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要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国都在做积极的努力。我们要跳出能源看能源,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发展低碳能源,是中国缓解能源与资源供需矛盾、遏制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  相似文献   

2.
转向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气候灾变看“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50年间,世界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动力是碳素矿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迄今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这三种矿石能源的比重仍占87%左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69%,石油和天然气约占24%,发电能源结构中燃煤发电比重高达78%。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17日至21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建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召开。也因此,2009年11月以来,低碳经济等字眼频频出现在江西的各大媒体。低碳经济是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它的实质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宏伟  冯昭 《城市》2011,(2):26-29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诠释 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衍生物,它的科学内涵的界定必须建立在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之上。英国早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就提到,低碳经济主要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少的环境污染和更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实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李峰亮 《职业》2011,(1):21-21
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市场,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千方百计挖管理、营销、技术、维修等各方面的人才,而营销技能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你想进入汽车行业吗?你知道汽车名企都在抢夺哪类人才吗?中国低碳清洁能源车的领军者——华泰汽车,来告诉我们2011汽车行业招聘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首要任务.能源生产和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电力)生产直接产生碳排放,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产生的碳排放大部分间接来源于能源消费.能源低碳转型是碳减排的最大动力,在碳捕捉、碳封存等新技术得到经济应用之前,能源生产消费低碳化是实现双碳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变暖日益严重并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们不得不关注起碳排放量过度和能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一场全球范围的低碳革命随之兴起。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以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一系列以“低碳”为前缀的新词汇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10年,关于全球能源体系的预期已经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在经历了长期的产能过剩之后,从2001年开始,全球能源市场中大部分能源产品的价格急速上升,能源供应链也极不稳定。全球油价在持续上升18个月之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后下降了2/3。此后,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影响之下,油价再度上扬至令人担忧的水平。事实上,令人担忧的远远不只油价上扬。例如,欧洲各国政府担心天然气供应的安全,印度等  相似文献   

10.
朱佳楠 《现代妇女》2014,(11):366-366
全球变暖成为国际性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全球变暖,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引入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分析影响陕西能源消费的因素,进而建立陕西能源消耗与GDP、外贸出口总值、工矿产品出口总值及第三产业产值间的回归模型。对陕西省人均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出未来陕西碳减排的艰巨性,对于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对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陆小成 《城市观察》2011,(4):126-133
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视角考察,加强低碳科技创新与科技公共服务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与前提。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低碳科技创新而构建的科技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型主要包括功能流程、功能类型、四维主体等。实现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功能,需要构建合作创新、政策支持、联席协商、要素流动等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ast research has overlooked how the wa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re framed contribute to a prevailing gap in the global governance of climate and energy. Empirical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rames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as expressed in key documen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Partly in contrast to past research, this paper finds (1) that there is a growing similarity in how the IPCC and IEA frame climate and energy; (2) that the IEA has gone from ignoring to acknowledg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to a low-carbon energy system; and (3) that there is a prevailing difference in emphasis, whereas the IPCC only marginally discuss energy, while the IEA is still mainly talking about energy needs and fossil fuels even if climate change and renewables have entered their agenda.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低碳城市群,促进节能减排,保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构建低碳化的城市群落生态体系。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区位、资源、人才、科技等优势和基础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而重化工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建设需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布局、低碳能源开发与利用、低碳消费与营销等。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安全问题的共同意愿愈来愈强烈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地走向"低碳发展",低碳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尤其发达国家在确定低碳发展战略、完善低碳法律框架、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推行低碳产业结构、实行低碳优惠政策、利用低碳市场机制、加大低碳财政投入、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依靠低碳科技创新、形成低碳生活型态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对我们实现低碳发展、维护气候安全这一人类社会的最终共同愿景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厦门低碳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力  倪玲  李响 《城市观察》2010,(4):102-109
厦门城市规划与交通结构滞后于低碳交通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迅速增长严重制约了厦门低碳交通转型。为了实现厦门低碳交通转型,相应的对策有:加强低碳城市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结构,激励低碳交通技术创新,完善低碳交通制度,促进低碳港口航运产业转型,推进低碳航空发展。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区域性的海西城市低碳交通联盟,大力拓展各种低碳交通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6.
城市增长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低碳城市”不仅需要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也需要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方式转变。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的生活碳排放,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综述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空间蔓延三个标志特征)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简要介绍当前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构成及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绿色低碳经济是在全球共同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获得全球性的共识与重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将绿色低碳概念引入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构建新形势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荣 《城市观察》2011,12(2):174-178
低碳交通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方式。居民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其出行方式决定着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和使用程度,影响着城市低碳交通方式的建构。因此,在完善交通硬件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的同时,要利用政策、教育、宣传方式大力培养居民低碳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深圳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低碳城市运行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深圳建设低碳城市的减排目标,并分别从低碳城市的规划、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方面总结了深圳的政策和做法。本文认为,深圳要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进一步改变能源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并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傅京燕 《城市观察》2010,(2):111-117
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气候变化的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中国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本文认为,解决气候变化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以应对气候变化,并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