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西南地域生态与山地建筑文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南具有丰富自然与人文生态特征。文中论述了西南山地地域特征与西南山地建筑文化的关系、意义 ,认为山地建筑文化的未来在于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之中 ,而扎根地域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研究则是西南山地建筑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山地文化的一种景观:中国苗族的居住和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居住和建筑自然相应地体现出浓郁的山地文化特征。这就是整体认同和相似前提下的群落断裂与差别。山地的自然阻隔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苗族居住和建筑文化的表层特征,其相互间的众多居住差异和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皆可视为对山地文化这种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无意识认同产物。这是我们研究认识苗族的居住和建筑文化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结合参加设计竞赛的体会 ,从地理文脉与整体风貌 ,历史文脉与城市肌理 ,空间网络与生态环境 ,山地风貌与建筑形态 ,以及传统文化形态保护与街区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简要阐述了山地传统保护街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与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进程。通过对传统街区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的探讨,提出以自然地理环境、街道空间格局、历史建筑实体和历史文化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山地传统街区保护方式。文章以王村为例,着重研究了山地传统街区中古镇风貌、山水生态和历史文化三种空间格局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定义范围与内涵,指出关注辽西山地传统景观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深层意义,为辽西山地景观建筑的发展和辽西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扩张后居住地与山地相结合的情况,结合某山地低密度居住区建筑规划及单体设计的工程实践,从总体布局、景观设计和单体设计等方面入手,试图整理出针对山地特殊环境进行设计的一些原则,以期获得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视觉和生态平衡,提高场所的个性,获得心理认同感,扩展山地居住的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大学第一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于2012年5月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隆重举行。主办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8.
花腰是彝族中的一支,他们属于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其村落文化除具有一般农耕民族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质:随和、自由与约定俗成的婚恋文化,顺应天时地利的建筑文化,娱神娱人的宗教文化,古朴功利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形成于明清时代的阁山大观音阁景区内的景观与建筑加以分析,探讨景域内的山地景点之间的关系,归纳出比较成功的山地景观处理手法,为山地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商业中心区空间构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模式具有明显的山地特征 ,它是受山地特有的地形特征、自然特征以及山地城市空间格局、历史文化发展背景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将运用调适理论探讨重庆市商业中心区如何结合山地生态特征和人文生态特征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加剧,环境问题受到全球各行业的重视,建筑师的环境意识也逐步加强,环境伦理因素正成为新时代建筑创作的责任和目标。论述了环境伦理观的生态转向对建筑创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提出了建筑创作相应的价值取向,即:生态美的建筑伦理观、自然美的建筑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伦理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当代建筑现状刍议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本源应以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指导 ,以融贯全球文化发展与弘扬地域文化为已任 ,创造新世纪的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语言和文学语言相互组合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试图探讨"建筑意"和"场所精神"的内在关系,进而分别从建筑欣赏的主体环节和建筑创作的客体环节两个角度,来论述文学语言对深化场所精神的意义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丁平  王君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5):101-103
建筑是人创造的物质文化产品 ,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 ,蕴含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本文介绍了建筑设计活动中的一些见解 ,意在促进建筑水平的提高 ,繁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5.
本土建筑文化与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是形成今天日本建筑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一交织过程的特点、层次以及形成这一交织的原因,最后通过中日对比,提出日本建筑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建筑界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系统性与层次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中国建筑文化由外而内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建筑的外在形式(建筑词汇),其次是建筑及规划的法式、原则(语法),最后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深层结构)。提出了中国建筑文化正是由上述三个层次所构成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筑空间的水元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是建筑的主体,而水元素在建筑空间营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从水元素的特性分析入手,阐明水元素在建筑空间中的构成手法;进而探讨水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创造与表达,水元素的空间表达往往能丰富建筑空间形式,创造空间意境,提升空间品质。最后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水元素表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发展,建筑师应探索新的表现方式,丰富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家对装饰艺术的把握在于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谙悉.继承、创新和发展,已是当今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如何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日益突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建筑创作及其形成等方面,对建筑风格的形成特点及其发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当代中国建筑风格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建筑风格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因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的强烈冲击,建筑设计表现出一种追求形式极端的倾向:由功能理性、技术理性、经济理性转变为对建筑形式的极端追求。这种现象在中国出现并迅速生长,为此现代建筑创作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建筑创作呼唤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