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是“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马克思在法学领域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破天荒地把唯物史观引进了法学,用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解释法律现象,从而使法学变成了真正的科学。本文试以马克思的法律思想作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就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问题,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卡尔·马克思早年是攻读法律专业的,对法学有着精湛研究,就象在其它科学领域一样,他在法学方面也作出了宝贵的、巨大的贡献。他和他的战友恩格斯有关法学的论著,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的法学理论,对开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其基本规律,从而在法学领域实现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法律思想,对于繁荣法学研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法律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大部分篇幅是法学专著,卷首论  相似文献   

4.
法学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转型、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使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早日建成。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法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转型、具体法律制度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使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推进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早日建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法律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研究法律教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科学门类的分化,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教育学的研究,已经提到了我国法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日程上来了。首先,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律教育学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陆续制定并颁布了许多适用我国国情的法律,可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没有哪一个时期比得上这一时期的立法工作更卓有成效。所有这些法律,对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发展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法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传统法学理论中的重要问题。斯密、马克思和诺思这三位不同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从经济学的视角和理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揭示了经济发展进程中法律作用的逻辑机理。读解他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大学早在1979年就设立了法学本科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展法学教育的十二所高校之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法律人才,教学中坚持法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法学专业功底扎实、娴熟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法律人才,为民族团结与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法学教育中法科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强调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的传授,忽视对法科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这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产生不可低估的阻碍作用。因此,高校法学教育应当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按照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和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法学研究者应从经验事实和注重多种本土法学资源的实际效能出发,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藏族习惯法的关系问题,作为国家法与少数民族本土法学资源协调发展的个案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并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藏族习惯法关系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目标的确立,法律的世界化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给我国的法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成为法学应用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的深层动因。这些动因给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方式的诸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推动了当前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法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传统法学教育很难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给法学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契机。文章分析了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开拓法学教育发展思路的若干对策,以深化改革、满足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法律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伦理价值思维等综合素质,以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司法界道德风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角度,阐发了在法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法学教育中强化法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学思想 ,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的许多法学思想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立法应从实际出发 ,法随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立、改、废 ,加快立法的进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列宁的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法律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独创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它是毛泽东等同志对有关法律问题的正确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至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分析法学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引入法学领域 ,是法学研究 (方法论 )及法治建设的重大变革。经济分析法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同在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 ,应当辩证分析、科学借鉴运用经济分析法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因革命斗争的需要多次亲身经历了诉讼实践;作为一位科学巨匠,马克思对诉讼法学有较多的涉猎。正是这些因素,使我们有可能从马克思思想宝库中得到一笔宝贵遗产——马克思诉讼法律思想。系统地发掘、整理和研究马克思诉讼法律思想,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诉讼法学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诉讼立法和审判实践也存在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八荣八耻"的科学概括不仅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对国家法治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法律和道德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八荣八耻"做出法学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法学的创新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之所需,也是建设法治社会之根本,亦为建设和谐社会必由之路。而“以人为本”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为我国法学的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在“以人为本”的语境下,中国法学创新将从法律观的创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创新两个途径展开,并将促进我国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理论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董必武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论述,以其科学的方法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严谨的逻辑关联准确揭示了法治的精义,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基础。董必武不论在实践上还是在思想理论上,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梳理和深刻挖掘这笔珍贵的遗产,既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需要,也是繁荣和发展我国法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