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我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学说,前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本文在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对于前者来说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这标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正式形成.此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点睛之笔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一直坚持此思想,并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便有所动摇.就在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发生嬗变的时候,他的战友们仍遵循着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前行,他们共同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建国前后的丰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太理论内容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解决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这两个理论前后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起点,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虽然都是属于过渡性质的社会 ,它们的发展前途都是社会主义 ,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如果混淆两者间的区别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等同于“过渡时期” ,势必导致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上产生误导 ,即 :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从而也就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产生了一系列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错误。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毛泽东总结和概括的基本原理,揭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由此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普遍规律,是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是构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实践依据.党的七大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演变是偏离上述基本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建立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矛盾严重对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无阶级对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社会,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后必经的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一个待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史学界对它尚未作出准确的揭示和科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方面 ,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和实践的逻辑延伸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大部分。前者是主要的或基本的,但不是唯一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却是不可或缺的。两者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发展的标志,是中共党史上第一次理论飞跃的重大成果的体现。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发挥者。 (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刘少奇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同时多次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这表明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观是过渡性与历史阶段性的统一 ,既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看作过渡型的社会 ,又认为它是一个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刘少奇最早提出并多次论证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同时又多次以明确的语言指出经济建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这实际上是把两者放在不同的问题层面或范畴加以确认的 ,因而形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二重性。建国前夕 ,刘少奇曾不再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当作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 ,但二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 )关于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刘少奇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基本经济方针、经济发展步骤、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及利用外资等重要问题。 (四 )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法反映了全党长期以来的共识。关于刘少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 ,可以概括为 1 2个字 :长期准备 ,一步跨入 ,两步完成  相似文献   

10.
从毛泽东等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有关论述出发,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进一步说明了正确认识和研究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