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古希腊哲学中,最初具有普遍理性或终极普遍理性思想的哲学是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无限者”学说,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则奠定了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最初根基。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的“数”,以及古希腊“原子论”学派的实体实在论也都具有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韵味。  相似文献   

2.
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范畴,否定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直观性,引发了原子论和理念论的斗争,直至二十世纪哲学还可见其思维的轨迹。其影响不仅表现在作为实体概念本身的延续,尤其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转变上,使哲学从巴门尼德开始,进入了主要以逻辑推理代替感性直观的阶段,开始了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从而开创了一种真正的形而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刘习根 《肇庆学院学报》2008,29(3):20-23,41
普罗提诺的“流溢说”中充满着浓厚的古希腊哲学精神。他将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论等结合在其中,形成了“太一”、“理智”和“灵魂”三大本原,这三大本原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它们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4.
古代希腊堪称西方美学思想的摇篮,在其多咱多样的形式中几乎蕴含着以后西方美学发展史上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古代希腊美学思想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古典时代前期,属于古希腊早期美学思想时期,主要哲学家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从公元前五世纪古典时代至公元前四世纪,属于古希腊鼎盛阶段美学思想时期,主要哲学家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代希腊早期哲学家的学识渊博,爱好广泛,既谙熟哲学,潜心研究自然科学,对文学艺术也怀有浓厚兴趣。特别应该指出,他们联系文学艺术实践,探讨了美的本质、美  相似文献   

5.
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目前哲学史界尚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我国所出版的哲学史教科书一般都把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说成是唯心主义。对于这种传统观点,笔者持有不同看法,在此,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广大哲学史研究工作者。 (一) 巴门尼德(公元前六世纪末—五世纪),古希腊早期的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爱利亚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做过克塞诺芬尼的学生,但他的思想观点与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思想经历了从"前苏格拉底思想"到古典时期形而上学的转变,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为这一转向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他对前苏格拉底思想中的巴门尼德模式和赫拉克利特模式都给予了深刻阐发和改变,使得两条路径的叠印得以可能,为希腊古典时期形而上学的统贯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种转向中开启了一种意义至为深远的基调转换:本原问题从此被存在问题所取代,思之事情的二重性就此开始逐渐沦入遗忘状态。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数”这个基本哲学范畴和以数为中心的哲学观。他认为数是万物的始基或本原。数既是万物的生成要素,又是万物的构成形式。一方面从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入手考察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又把数和物割裂开来,并且神秘比附把数推广到全宇宙包括人的社会生活。他的哲学思想表现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发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二重性,集中地反映出科学思维萌芽与宗教神话幻想的联系。毕达哥拉斯去世之后,后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分裂。费劳罗斯和蒂迈欧斯继承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二元化哲学,形成了后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二元论最后倒向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开了柏拉图“理念实体论”和亚里士多德“纯粹形式论”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先河。而阿尔克莽、辛巴索斯、恩培多克勒、爱克方特斯继承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形成和发展了后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内部的唯物主义倾向,成为德谟克里特为代表的原子论唯物主义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范畴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按各个不同时期提出、讨论和深化的中心范畴为主线 ,以范畴发展的相对确定形态为契机 ,古希腊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 ,大致可分为 5个阶段 :从泰利士到赫拉克利特 ,从巴门尼德到德谟克利特 ,从智者学派到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以及亚氏以后的晚期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9.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在长期的数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观察到了各种事物都具有数量关系,因而在讨论宇宙万物的本原时,就提出了以“数”为万物始基的哲学思想。长期来,我国哲学史界把毕达哥拉斯的这一哲学思想看成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唯心主义,认为毕达哥拉斯的作为万物始基的“数”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的东西;他把数和具体事物割裂开来,抽掉了数的物质基础,使数成了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和世界本原。这种说法是缺乏根据的,歪曲了毕达哥拉斯关于数的原意,把我们现在对数的理解强加在古人头上了。我认为毕达哥拉斯以“数”为万物始基的宇宙观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唯物主义的;他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是在米利都学派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高尔吉亚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当时著名的怀疑论哲学家。他在《论存在或论自然》一文中,针对早期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三个著名的怀疑论命题,即“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他运用反证法,对这三个命题进行了比较严密的逻辑论证。  相似文献   

11.
“音乐和谐论”是毕达哥拉斯音乐哲学观的合理内核.他认为,整个宇宙范围内的所有事情皆有秩序,并且万物皆数,灵魂是和谐,而音乐则揭示了数和“和谐”的基本性质.此观点为其后的新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古希腊音乐理论、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对现实音乐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以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观特别是系统演化原理为指导,以科学学中的科学发展理论和科学史为参照,以元翻译学中的翻译学总体发展模式和历史框架为背景,对古代翻译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较为详细的反思和梳理,以获得对其较为清晰的系统认识.通过考察获知,古代时期自然哲学与人文文化浑然一体,科学系统主要呈现在初步分化的同时朴素综合的发展趋势;与此一致,古代翻译学中也已出现各种译论特别是古典语言学译论与古典文艺学译论的初步分化,但它们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在整体上呈现以古典文艺学译论为主、以古典语言学和其他译论为辅的朴素综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克塞诺芬尼哲学主体思想其实质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早期伦理学说。这种学说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并不是作为爱利亚学派思想先驱而存在的一种过渡性理论,而是在赫拉克利特之前、继毕达哥拉斯之后又一新兴的思想体系。克塞诺芬尼是古希腊早期哲学中对三大基本主题——真、善、美——进行初步研讨的思想奠基人之一。其“一”和“整体”概念实指一种新神,该神扮演着人类偶像和榜样并引导世界向善。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4篇文章都围绕“神话学的变革”这一主题来展开探讨。(德)瓦尔特·伯克特著,唐卉译的《东方智慧文学与创世神——兼谈对古希腊宇宙开创论的影响》把我们的视线拉回到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东方文学,让我们看到在东方文化传统中以细致的知识传递和生动的口头演述为特征的智慧文学与创世神话是古希腊哲学形成的早期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赫拉克利特是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他把自然界及其规律作为认识的对象,肯定了认识对象和内容的客观性。巴门尼德明确地把思维与存在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提出来,对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恩培多克勒提出的“流射”说,可以说是早期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明确地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蜡块”说,认为人的感官就像蜡块,外物在蜡块上印下的痕迹就是感觉。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展开的唯名论对唯实论的斗争中,把人们的眼光从天国引回到现实,这对于近代认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道教外丹黄白术的理论体系中,阴阳五行说和万物自然嬗变论、物质性质转移与改性论、物质自然进化与人工调控论等金丹理论思想,巩固了人类对自然界物质元素组成与性质的认识,反映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组成、性质和相互变化结合方式的认识,这实质上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化学思想的萌芽和原始形式;同时也以思辨的形式抽象概括了物质性质变化之规律。尽管在道教金丹理论中不乏臆测成份乃至神秘主义的种种谬见,但这些金丹思想无疑可视为中国古代朴素的物质组成论、物质结构论和物质反应论的原始形态。  相似文献   

17.
古代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可以追溯至高等教育萌芽之时。东方精英教育源起于美索不达米亚流域地区出现的高等教育活动,后期在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等古代东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也相继出现精英教育形式;西方精英教育雏形萌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而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可以认为是古代西方精英教育的思想和理论的雏形,成为后来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自由教育的源头,也成为整个现当代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精英教育理念之滥觞。  相似文献   

18.
德谟克利特本体论的精神实质是基于自然哲学的原子本体论,这一本体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朴素唯物论、机械运动论、虚空存在论、影像认识论,其哲学价值在于用自然物质来解释世界的本体、解决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原子方式统一“一”与“多”、为原子论注入了原初的主体性.德谟克利特原子本体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人所生活的地中海地区是地跨欧亚非的多民族聚居区。希腊人在频繁的对外战争和贸易当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创造了不朽的古代希腊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分为四个阶段: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为古希腊美术启蒙时期,古风时期为古希腊美术发展时期,而古希腊美术巅峰状态出现在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驮小牛者像》为古风时期的作品,创作于公元前560年,雕刻的方法明显受到古埃及艺术的影响,雕像对称、肃立及正面表现是典型埃及雕像的特征,然而从驮牛这一形式及对人物肌肉精准的努力可以看出希腊人对既…  相似文献   

20.
审美本体存在于主客体关系中。西方古代美学主要侧重于对审美本体的客体性探讨,属客体论美学。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两种古代客体论美学共同的逻辑起点,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强调美在客体的理性精神,从亚理斯多德到狄德罗则强调美在客体的感性形式,分别从唯心和唯物两条路向上将客体论美学推向峰巅。两种理论倾向的相互逆转和综合,预示了西方近、现代主体论美学诞生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