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内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的创新与发展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传统教育环境下与互联网信息环境下各要素内涵及要素间关系的变化,阐述了互联网信息环境对"三体一要素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能源问题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的能源流动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影响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分析能源问题区域差异影响和形成原因基础上介绍了能源问题区域差异情形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殊性和形成的基本原则,从生态资源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和生态社会经济要素等方面构建了能源问题区域差异情形下的我国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性分析,研究体系中各个模块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对面向用户服务发展的关键影响要素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构建数字图书馆的系统动力流图模型。结合N图书馆定题信息服务的系统动力流图的模型仿真研究,验证系统动力学分析的结果。此研究可用于对大数据环境下某一具体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信息服务战略规划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互联网构建异地紧急支援网络,探索智能化服务开发,实现社会服务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工作服务的样态。在"互联网+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中,开始呈现出从基础层进行社会服务数据收集和整理、从平台层完成社会服务资源交互转化和安全防护,从终端层实现服务资源交互共享,即以基础层为依托、平台层为核心和交互层为外显服务转化的"互联网+社会工作"信息平台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子竞技这一新兴体育运动正在悄悄的崛起。目前社会对电子竞技运动存在偏见。我国社会舆论对电子竞技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对电子竞技运动无法产生认同。在此通过对电子竞技运行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揭示电子竞技本身发展的社会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与社会发展形成的互动关系,为电子竞技运行呈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团队,以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媒体与公众互动机制,群体事件与网络传播管理、社会危机应对与媒体策略,信息传播与文化变迁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能源互联网构想成为“互联网+”模式下能源行业发展的新趋向。从互 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能源互联网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达到能源利用的互联共 享、能源类型的相互转化以及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的相互结合。就对国家发展的意义而言,能源互联网具有保障能源 安全、改善环境品质和民生、影响国际政治布局等方面的战略意义。当前,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社会参与不高、可再 生能源消费占比过低、制度支持不够、技术难关等挑战。要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亟需改变观念,普及可再生能源, 完善市场机制,克服技术问题,制定能源互联网的中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地考察和访谈法,对街角青年恶性聚集空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恶性聚集空间物理环境为街角青年实施罪错行为创造较多便利条件,空间内人际互动关系形成罪错"借力合作"模式,对街角青年罪错行为产生助推作用,罪错行为是空间物理环境和人际互动关系共同诱导的结果。再嵌入、社会死角和社群隔离是恶性聚集空间形成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9.
智能工业转型和能源转型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实现协同转型。利用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智能工业转型与区域能源转型互动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互动效应的存在性并研究互动关系的形成机理,分析我国智能工业转型和区域能源转型的演化特征及互动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2007—2020年间,智能工业转型与区域能源转型水平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动效应;智能工业转型对区域能源转型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企业效益,而区域能源转型对智能工业转型的影响则源于政策驱动;融资环境、企业运营和环境政策等变量对这种互动关系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废气和废水作为非合意产出,细化测算存在要素替代和不存在要素替代两种情况下的长江经济带省级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和能源绩效效率,分析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和能源绩效效率。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整体上在两种不同非合意产出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和能源绩效效率均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不同省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废气和废水作为非合意产出的约束下,长江经济带能源绩效效率整体上大于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说明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的路径在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或污染程度的降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以及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