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人的现实存在即拥有生命,是其他一切存在的先决条件,存在着的生命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之后,大学生群体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并呈现出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之间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随机抽取河南省和福建省五所高校大三和大四学生360人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四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大三学生(P<0.05);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r=0.398,P<0.001)、与生涯适应力呈显著负相关(r=-0.180,P<0.01),生涯适应力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0.43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显著中介作用(P<0.001)。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可有效降低由就业压力引发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十分艰巨,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采用分析、归纳、综合的研究方法,得出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生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因、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城堡、社会支持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的结论,四个方面的合力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大学生自杀事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并有增加的趋势,大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挫折承受能力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淡薄。故此,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存在教育缺失、管理缺位等隐忧。因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管理、社会参与不到位或滞后;学校教育失衡和管理缺位;婚姻观念变化、家庭结构不稳、家庭教育失策等多因素所致。应通过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快相关立法、社会扶助设施和制度的建立;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夯实的家庭教育基础;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等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的教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四个环节是: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工具;借鉴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抓好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教师人生观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大学生个人、家庭教育、学校文化和社会环境等。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竞争与开放意识;二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三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项救助机制和工作体系;四要建立并完善“家庭-学校-社会-自我”为一体的长效的合力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8.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性价值观是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价值观错位,其原因一是转型期社会的负面影响;二是学校、家庭教育的偏差;三是高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四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缺陷。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育爱心和责任心,在社会实践中磨炼,培养自律精神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隐性和显性两种现象,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杀有三大因素:学习目标过高是其自杀的重要原因;神经系统脆弱是其自杀的内在原因;消极哲学、文化的影响是其自杀的外部原因。为此,要从学习、人际关系、能力、外部环境四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定位教育,杜绝当代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考试作弊形式趋于多样化,作弊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大学生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考生自身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应采取对策完善相关制度,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11.
近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为了更好的预防自杀.从系统分析角度,探索大学生自杀心理发展过程.确定大学生自杀干预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次.特别在学校层次方面,如果做好预防系统、预警系统、处置系统和跟踪系统四个子系统的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影响,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个方面,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中:(1)教育思想是否正确,是否重视全面发展的问题;(2)是否抓住关键期,进行早期教育的问题;(3)是否注意因材施教,教法是否得当的问题;(4)是否提供超常发展的环境条件问题;(5)是否重视创造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6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并行性中介模型和纵向性中介模型探讨大学生社会目标、道德推脱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道德推脱得分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2)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在其社会目标和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调节作用;(3)道德推脱在大学生社会目标的发展和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4)大学生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相互影响。依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案件逐年增多,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学生自杀与其承受的情感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自身心理的脆弱等方面有着重要联系。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可以从加强生命道德教育、心理体验、加强挫折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开展牧师—教徒式交流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浅析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忽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本文浅析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如部分学生缺乏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把具有创造性的生命看成是线性的动物水平的生命;大学校园中不时出现自杀或杀人的现象,这都体现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如今部分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反思,容易走极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庭和社会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生命观教育,其次是学校缺少完整的生命观教育体系,再者是我国生命观教育领域资源紧缺。针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及成因,本文提出了其解决途径及方法,即转变观念,加强家庭教育及引导;加强相关师资力量和课程建设;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生观是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的统一。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我们事业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途径是加强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加强个人修养,在实践中躬行和体验;用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目标规范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在社会、时代、集体中构筑自己人生理想实现的宏图。同时,必须统一和确立四种认识:一要持之以恒,二要增强时代性,三要同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四要多头并进,实施“软着陆  相似文献   

17.
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社会和谐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重视程度、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问题。为此,国家应出台政策法规指导生命价值观教育,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8.
激发培育大学生的入党意愿,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愿跟党走的自我信念系统,关键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设置诱因,强化动机;二是培育动机,促成行为.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四个维度,不断强化正诱因,找准并规避负诱因,并通过课堂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网络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六种途径培育动机,促成大学生入党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已经引起了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广泛重视。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与大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与促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在教育管理实践中,要充分认识构建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的必要性,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提出构建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高校贫困生的队伍也在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思想、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针对这一现象,首先阐述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问题的现状,认为高校贫困生多有自卑、嫉妒、虚荣等不良思想;然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着手,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的大环境、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以及自身的性格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出现;最后根据原因,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校相关制度、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