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它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并结合柏林和凯家提出的"语义特征普遍性"理论,探讨英汉基本颜色词的象似规律,从而论证了人类认知的共性是英汉基本颜色词在次序、语义场、范畴等方面有着惊人的象似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对国内外颜色词研究文献爬梳,发现颜色词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涉及基本颜色词及发生顺序、颜色词来源考释、颜色词语义研究、颜色词文化内涵、颜色词的编码过程及其认知机制五方面内容;所用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认知语言学研究法、社会语言学研究法和比较语言学研究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重点梳理了国内外颜色研究的具体内容、范式和方法。结果发现,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这一领域的研究面临着理论单薄、研究思路雷同、跨学科研究视角欠缺的问题。本文提出,汉语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应结合传统训诂学、普通语言学中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构建更具说服力的框架理论,并注重对古代文献资料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异同,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产生这些畀同的原因,从而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颜色词翻译过程的设想,即理解认知、对比认知、选择认知。在此基础上,为达到对颜色词的正确理解与规范表达的效果,作者还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且可行性强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是极其活跃的词,是语言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范畴的模糊性出发,阐释颜色词的模糊性,并通过对隐喻和转喻两种重要认知模式的论述,展现颜色词多义现象产生的根源,最后指出颜色作为基本范畴,借助这两种认知模式发展了众多的引申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探讨颜色词更容易使人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本文试图用认知语言学中Fauconnier(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BlendingTheory)来分析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认知活动,即译者转换意义时的心理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英汉颜色词语义认知模式看文化心理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分析多义词各义项是怎样围绕原型义项构成关联,从而揭示出多义词各义项得以形成的认知背景,即认知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汉颜色词汇语义认知模式的异同,以此探讨两种语言中主要颜色词汇的文化心理图式之差异。  相似文献   

7.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和技术人文性。新文科视域下,我们应从多个维度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观察。从学科维度看,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的不断深化、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跨领域合作以及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等方面。从历时维度看,共时层面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是历时演变的必然结果,或延续或移变或新发展。从技术维度看,认知语言学研究不断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于语言认知研究之中,强化了语言与认知的互动关系,试图揭开语言理解与生成的认知运作机制。从时代维度看,新认知语言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人文学科危机”的产物。从中国维度看,新认知语言学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这五个维度可以较好地呈现“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时代景观。文章对于提高新文科学科属性的认识以及构建认知语言学研究五位一体的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多年来,200多年前开创的历史语言学和现代认知语言学逐渐开始融合诞生了历史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基于用法的模式”来研究语言事实背后的理据性的传统,这使历史认知语言学就有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的天然优势来观察相关语言现象和语言结构的历史变化过程、追寻其历史变化事实背后的内在规律。文章以具体的实例分别详细说明了COHA在对美语词汇、形态、句法、语义到文化方面的作用,这些实例说明COHA极大地拓展了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多年来,200多年前开创的历史语言学和现代认知语言学逐渐开始融合诞生了历史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有“基于用法的模式”来研究语言事实背后的理据性的传统,这使历史认知语言学就有与语料库语言学结合的天然优势来观察相关语言现象和语言结构的历史变化过程、追寻其历史变化事实背后的内在规律。文章以具体的实例分别详细说明了COHA在对美语词汇、形态、句法、语义到文化方面的作用,这些实例说明COHA极大地拓展了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为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保证。  相似文献   

10.
隐喻和转喻是传统语言学上的修辞手段,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在色系和源域上体现出的一致性,也说明了隐喻、转喻是人类共有的基本认知方式。人类通过源域到颜色域的映射,来获得颜色认知,同时精准地描摹颜色,细分颜色间的差异。在颜色认知的过程中,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也承载着民族的某些特性,通过英汉隐喻、转喻类颜色词源域与色系的对比来帮助了解语言背后的民族共性和个性,有助于我们顺利进行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和英汉互译活动。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历史辩证法 ,否认自然辩证法 ,制造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的神话。为此 ,试图从揭示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真实态度入手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以回击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否定自然辩证法的论调 ;同时 ,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 ,展开反批评 ,阐述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农民农"是相对于"农民工"而言,特指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区域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通过近期沪郊调研发现,"农民农"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和"农民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作为经济因素承担着拾遗补缺的功能;二是为身为异乡异客的"农民工"提供家庭支持功能;三是作为嵌入的外来社会服务网络强化了节点效应。在当前城市如何与外来人口特别是从事所谓"低端行业"外来人员的和谐共生、共荣的问题上,对"农民农"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记录的语素可能是具有不同构词能力的语素、可能是具有不同数量功能的语素、可能是具有不同意义的语素、可能是具有不同数量意义的语素.汉字和语素之间的关系是纷繁复杂的.本文试图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阐释这种关系,并通过对语素"素"的剖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对自由理解的混乱,分析了洛克、卢梭和密尔3位思想家的自由思想。分析认为:洛克认为一切人生而自由,包括对自己人身、行动和财产的支配权,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且必须得到人民的授权; 卢梭坚信自由平等是人类的本性,唯有当一个共和国保留了这样的人性,才可以被称为是合法的,他主张主权在民,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尊重契约和立法精神,所有人都应当服从普遍意志,政府不得违背公意和法律; 密尔相信社会不断进步,平等的趋势不可逆转,自由是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因为自由能催生出独立的个体、负责的政府和新的观念,他主张遏制多数人的暴力,对损害他人自由行动的行为加以限制并建立代议制政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的目的仅仅是保护法益,还是包括惩罚犯罪以维持社会秩序,运用一般的刑法解释方法难以作出解答。刑法目的的合宪性解释在我国有其必要性。根据合宪性解释,我国刑法的目的包括保护法益和惩罚犯罪以维持社会秩序两个方面,而且后者具有一定的优先性。但这不符合刑法以及宪法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根据宪政的精神、价值对宪法以及刑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使之顺应注重保护法益以及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刑事法治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6.
从康柏公司的发展历程引出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中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与环境不对称的问题,即认知行为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特点是“快吃慢”,其实质就是认知模式转化的快慢问题。所谓的认知模式,就是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影响人们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而学习型组织的要点就是改善人的心智模式或者说是认知模式。在竞争逐渐演化为企业的行为竞争趋势下,将高新技术企业与学习型组织契合起来,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改善认知模式,进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竞争能力,应该说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话语的对话性与诗学问题——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具有对话性是巴赫金话语理论的核心思想。对话性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话语在称述自己的对象的时候,会与他人话语产生对话;其次,话语的对话性体现在话语的说出总是以听者的存在为前提,以获得应答与对话为目的。根据话语对话性在形式结构形态上的呈现与否,巴赫金将文体作了小说与诗歌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巴赫金认为,与自然科学相比,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们以话语作为存在方式,且具有一种内在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18.
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个命题本身是从唯心主义哲学家那里引申出来的,在哲学史上,它的主体大致经历了从“神”到“自然”、“理性”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对它作唯物主义的解释未免有些牵强附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现实的个人”这一历史观的出发点,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合理“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时所相对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正确的提法应当是“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而不能说“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自然法传统认为,法是客观的、永恒不变的。马克思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法虽然是客观的,但却不是永恒不变的,相反,法是历史的、变革的。其理由是:法来源于生产方式,因此法是客观的,但是法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法是历史的、变革的。  相似文献   

20.
许多专书认为“人声”是一种以其“短”而独立存在的声调。“人声”和别的调类的区别凭借音长,别的调类相互间的区别凭借音高。换言之,平上去人四声有两套划分标准。那么,怎样证明“人声”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短调”呢?一些专家称,是调长的对立。可是笔者发现,证明其“对立”的论述与音理不合,所谓“对立关系”不能确立。可行的解释应是,声调是以音高为声学特性的语音单位,人声音节上的声调和别的调类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平上去人”的“人”并不是一个独立调位,而是声调系统中某调位的条件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