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壮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壮族共有13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区)内。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约有1230万人,占全国壮族总人数的92%强,他们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百色、河池、柳州等四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形成了许多本民族共有的文化特点,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的壮族在文化特点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仅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  相似文献   

2.
古代壮族法律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民族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壮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壮民族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民族法律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壮族历史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壮族传统法律文化,寻求在壮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文化,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的途径,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李锦芳,男,壮族,1963年生于广西田林县,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民族语文》等专业杂志编委、广西民族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壮族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壮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还有一部份分布在云南、广东等地。壮族有一千多万人口,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育自己的民族语言——壮语,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对这一系支的语言,也有叫汉藏语系汉台语群侗傣语族”①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壮侗语族诸语言和汉语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曾经有人认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今年1月22-24日在南宁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覃宏裕同志以及袁少芬、陈驹等六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壮族是广西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开展壮学研究,对于从广西区情出发,加快广西改革开放步伐,促进广西四化建设,增进各民族  相似文献   

6.
198 0年底 ,黄懿陆同志把他发表的《富宁传说试考》寄给我 ,我曾对文章的深度和广度提出意见 ,并鼓励他在民族文化的研究方面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多年以来 ,黄懿陆同志勤奋好学 ,读了不少书 ,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 ,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壮学研究的路子。《壮族文化论》就是他研究的成果。《壮族文化论》共收入研究论文 15篇 ,40万字。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云南壮族地区的历史文化 ,并推广到滇国的越人文化。其对滇国的研究是从古籍文献中的民族语言材料入手的 ,不啻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 ,读之令人…  相似文献   

7.
壮族文化和壮族族源都是当前壮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写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活跃和繁荣了壮学研究。但如何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仍感做得不够.事实上,壮族文化和壮族族源的研究二者密不可分.壮族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它既有同一性,也有地域差异性.壮族这种多层次、多结构的文化构成,与古代岭南地区西瓯、骆越两个不同支系的氏族部落群体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这两个氏族部落群体在融合成为壮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壮学研究面临着理论提升与实践运用的双重挑战。将人类学引入壮学研究,立足"地方的地理"和比较文化层面,能够将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置放在多元的社会构成和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对照与考察。桂滇黔交界地区就具有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展开壮学研究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壮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和壮族与多民族语言文化共同发展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 ,人口近千万。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史阐述 ,自成体系 ,材料和观点多有独到之处 ,填补了学术空白 ,将苗族文化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高兴地读了由李德洙等同志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一书。可以认为,这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编写和出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研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标志。这部310多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的出版和发行,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研究的关心重视。  相似文献   

11.
壮傣族群文化传播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曲折漫长的历史以及跨国跨境等原因,具有非同寻常的传播特色.广西龙州壮傣族群作为壮族支系,其文化传播具有独特、明显的形态与特征,对其分析研究,以期给类似的少数民族和族群文化传播以启迪思考,共享民族文化传播成果,互促互进.  相似文献   

12.
研究壮族语言,目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首先是壮族语言方言复杂。壮族现有人口2300多万,主要聚居广西,杂居湘、滇、黔、粤等省,散居全国。在广西大聚居区内,壮族按语言分为南壮、北壮;北壮又有侬、蛮之别;而北壮实际上又有东西的不同。桂西由于地缘关系又与云南文山、贵州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有壮、苗、瑶、侗等11个少数民族,以壮族为最多,占总人口的33.8%,其他10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①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早婚的习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婚龄发生冲突,必须对之进行特殊的法律调整。 一、早婚习俗的现状 早婚是男女未达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广西的壮、苗、瑶、侗等11个少数民族均有早婚  相似文献   

14.
梁庭望先生是著名的壮学家、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壮学、壮侗语族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他的壮学研究成果推动了壮族文化发展,他用自己所学为壮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中华文化板块结构"理论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促进了民族文学理论研究。五十多年来,他在这些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开拓,为我国民族文化与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伍永志 《今日南国》2008,(22):20-20
《欢歌》:“天人合一” 《欢歌》一票的图案为在具有广西喀斯特地貌特色的青山绿水中欢快地抛掷绣球、对唱山歌、弹奏乐器的壮族青年男女。邮票上红衣壮、黑衣壮、蓝衣壮三个壮族支系的服饰已经过艺术美化,尤其是女子的头饰,设计者选取了多见于当代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中的粽子式头套的造型。中年男子手执的乐器叫马骨胡,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李德洙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开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史研究的新局面,至今仍是学术界众所乐道的热门话题。其中,黑龙江省民族史学家杨茂盛先生撰写的《赫哲文化史》可以说是,在当今文化研究的学术热流中,犹如装载着赫哲人文化瑰宝的一叶扁舟。这是一部尽可能地吸取学者们研究赫哲族文化史的最新成果,对赫哲族的族名文化史、物质文化史、社会文化史和精神文化史,全面、扼要地研究和阐述的首部专著,对于人们全面地了解赫哲族的文化源流、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以及弘扬和发展赫哲族的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学至少从取得独尊地位而成为官方哲学始,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哲学和思想文化中就有了明显传播和影响。云南纳西族的阴阳观念渗透着《周易》阴阳观念的文化基因,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白族僧侣被称为"儒释"或"释儒"。阳明学对贵州少数民族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在壮、黎、瑶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岭南,儒学的传播影响和发展,更有广泛深刻而长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韦玖灵副教授的专著《壮汉民族融合论——历史上壮汉民族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已由气象出版社于 2 0 0 0年 8月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上壮汉民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的最终成果。研究历史上壮汉民族的融合与同化现象 ,目的在于让世人了解自古以来壮族和汉族这两个中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伟大民族的频繁交往与密切关系 ,相互融合与普遍同化。主要内容有 :古老的稻作民族与“那文化”;壮族先民与南来的中原民族的关系 ;从壮族称谓的演变到壮族的形成 ;儒学在壮族地区的传播与壮汉民族的相互…  相似文献   

19.
岑贤安,研究员,广西德保县人。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政治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研修班。从事中国哲学及壮族思想文化研究。曾任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研究所所长、《学术论坛》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天》、《道》、《气》、《理》、《心》、《性》(合著),《柳宗元哲学著作注译》(合著),《壮族》(泰文版,合著)。其中《天》、《道》、《气》、《理》、《心》并由台湾汉兴书局、七略出版社出版发行繁体字版,《气》由韩国学者翻译出版发行朝鲜文版。三次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20.
那坡黑衣壮     
《今日南国》2010,(5):44-45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徒等原因,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