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唐人传奇指唐代文士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小说在古代曾被看作搜奇志怪而“不本经传”的卑微“小道”。唐代小说以“作意好奇”而被称为“传奇”,当初自然也含贬意。不过名义上虽摈诸正统文学之外,而其实“世间则甚风行,文人往往有作,投谒  相似文献   

2.
从现存的唐人小说看,无论是琐语杂谈式的笔记小说,还是藻汇可观的所谓"传奇",都常常对域外奇闻轶事津津乐道,这使得小说在写作题材和风格上都超逾了前代.唐代的域外题材小说形成了"志怪传奇"与"真实平易"两种写作风格.唐代域外题材小说的繁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唐王朝繁盛的对外经济、通畅的文化交流为文人提供了一个认识域外、了解域外的平台,这是推动域外题材小说繁荣发展的外在动力;而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时代精神成为他们写作域外题材小说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自从鲁迅接受明胡应麟关于“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之说,并加发挥,明确指出:“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其后治唐代小说者,无不祖述此说。可是,“始有意为小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则惜乎语焉不详。(一) 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系与前此相比较而言。这就自然是说魏晋小说之创作本出于不自觉状态。事情确是这样。今人将魏晋小说概括为两大类:志怪和志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与元杂剧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传奇与元杂剧相关作品的比较研究程国赋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史长编》附录《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一文指出:“中国戏剧的取材,多数跳不出历史故事的范围,……甚至同一故事,作而又作,不惜重翻旧案,蹈袭前人。”这种题材因袭的现象在唐代小说的嬗变历史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由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发展演变而来。就它命名之意即为“传述奇遇奇事”。它的主要题材已由鬼神之怪逐渐转向人事之奇,脱离了六朝小说荒诞不经、因果报应的主题,开始正面摹写人生、反映现实。唐传奇题材广泛,涉及面广,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深刻细致地反映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其中在爱情婚恋题材中,叙写了一个个“凄婉欲绝”(洪迈《容斋随笔》)的士人与妓女的爱情故事,深深震撼人心。这类题材在唐传奇中历来被人们视为最具艺术魅力的内容之一。我们可以把爱情婚姻小说根据其结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悲剧型(包含怪异悲剧型),一…  相似文献   

6.
魏晋六朝朴素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和变文、话本等市井文学共同孕育了明清神魔小说,形成了由文言志怪小说至白话神魔小说的演变体系。从题材来源看,神魔小说更多的是取自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以及宗教化了的历史传说,产生了《西游记》、《封神演义》、《西洋记》等一大批作品,因而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背景。可以说,神魔小说是明清两代在“三教同源”、“三教圆融”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传说为题材,以宗教幻想  相似文献   

7.
贺付开 《船山学刊》2009,(4):181-184
唐代传奇小说兴盛的原因,从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来考察,是与史传文学,汉魏六朝小说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这在前人文学史论著中多有涉及。本文则着重从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举制度等原因.来论证唐传奇小说得以在唐代繁荣兴盛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莺莺传》中所体现出的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宋代的众多小说类书、选集对保存唐代小说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人对传奇作者、本事、创作动机等方面的考据较有参考价值;宋人对唐传奇名篇多有题咏,对其审美和情感意蕴有所阐发,更大量采用其中典故,促进了传奇名篇的广泛流传;宋人的文言小说创作,常常去模仿唐传奇的名篇佳作,白话小说和戏曲也从中取材。  相似文献   

9.
《传奇》是晚唐小说家裴鉶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构思奇丽,描写婉曲,寓意幽深,体现了唐人小说一些共同的创作规律,为历代小说史家所推重。 (一) 《传奇》也以“神仙恢谲事”为题材,但并不“张皇鬼神,称道灵异”,与汉魏六朝志怪群书大相异趣,它是借“神仙恢谲事”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笔记体与传奇体的品格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奇体和笔记体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两种基本类型,纪昀分别名之为“才子之笔”和“著书者之笔”。笔记体成熟于魏晋南北朝,以《搜神记》、《世说新语》等为标志,在宋、清两代又取得长足的进展,《阅微草堂笔记》是其中的位使者,传奇体成熟于唐代,宋以后偏重智慧与伦理的上层知识分子,一向冷落传奇;清代的蒲松龄以极大的“孤愤”和非凡的想象才能将传奇体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笔记体的传奇在品格上有重大差异。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曾将中国传统文学用“儒雅风流”来概括:“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  相似文献   

11.
论明代传奇小说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传奇小说包括三种主要类型一种是由古文衍变而成的,这种类型的传奇小说,在选材与表达上受到古文体裁的制约,又比较明显地受到传奇小说的影响;第二种类型以“三灯丛话”为代表,兼受唐代的辞章化传奇和宋代的话本体传奇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新的叙事惯例;第三种类型是兴起于元代、盛行于明代的中篇传奇小说,这类作品受诸宫调等说唱文学的影响较大。本文试图对这三种传奇小说的类型特征、文化品格以及在小说史上的不同影响作出力所能及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7,(9):109-116
朝鲜士子在接受中国传奇小说文本过程中,经历阅读、模仿创作及传奇文体认知三个过程,传奇体小说逐渐发展为朝鲜汉文小说的主要文体之一。朝鲜传奇体小说艺术成就引人注目,其代表作《金鳌新话》被韩国学者赞誉为"打破了朝鲜操觚界的天荒"。传奇体小说在异域的突出发展,不仅还原了汉文传奇小说在朝鲜半岛的发展进程,也真实地体现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的文言小说,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为传奇体,一为笔记体,或者借用纪昀的概念,一为“才子之笔”,一为“著书者之笔”。笔记体成熟于魏晋南北朝,以《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为代表;在宋、清两代又取得长足的进展,《阅微草堂笔记》是其中的佼佼者。传奇体成熟于唐代,宋以后偏重智慧与伦理的上层知识分子,一向冷落传奇;清代的蒲松龄以其强度极大的“孤愤”和非凡的想象才能将传奇体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唐代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有关高力士的作品。在《高力士外传》中,高力士是一个见识深远、直言进谏的忠臣;在《松窗杂录》等一些杂事小说中,高力士却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奸佞小人。其形象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但反映出作者对帝王的批判及对宦官专权的痛斥,也反映出唐代小说家关注现实政治、寻求治乱之道的历史意识。唐代小说家这一历史意识,集中表现在唐代出现大量以历史为题材的传奇作品和"补史之阙"的杂事小说集上,使唐代小说具有了鲜明的"史才"特征。  相似文献   

15.
邓百意 《兰州学刊》2009,(12):180-183
场景作为诸叙述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是衡量叙事艺术成就高低的一个标准。中国古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等各类题材的小说,无论是以语言为表现重心的“文场”还是以动作为表现重心的“武场”,都构设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审羡风范的场景范型。这些典范场景不但构成了小说的核心趣味场,而且在结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仙境描写以宗教目的为主,人间生活和世俗情感并没有成为主体。唐人则"有意为小说",关注和反映现实人生。唐人笔下的仙境和神仙意象是唐代特殊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唐人小说中的壶天仙境描写少了许多虔诚的宗教信仰,更多的表现出文人"作意好奇"的游戏精神;人间"仙境"扬州意象表现了唐人求长生和求富贵时代心理;"神仙"窟的艳遇故事则是唐代文人狎妓冶游和交游女冠的时代风貌的曲折写照。  相似文献   

17.
论唐传奇"文备众体"的艺术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前人谓之“文备众体”,即史才、诗笔、议论三者结 合,形成了传奇独特的艺术体制。唐传奇“史才”的形成与史传文学密切相关,借鉴了史传文学围绕主人 公命运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及塑造人物性格的写作技法;唐传奇注重抒情诗,以骈体语言描 写景物,及以诗歌杂入正文之中,形成了“诗笔”的艺术特点;“议论”的作用是对叙述的故事加以评论,对 人物进行褒贬,力图从具体的描写中抽象出哲理来。“文备众体”既是唐传奇的一大特点,也逐渐成为古 代小说发展中的一条重要规律,说明小说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多种文体相互影响、渗透、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无声戏”是李渔的小说观 ,其内涵包括“通俗”、“传奇”、“创新”三个方面。“创新”是李渔小说创作的基本准则 ,也是其作品“自成一家”的重要原因。李渔小说的创新思想体现在“文无定格”、“结构第一”和“团圆之趣”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清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一般认为它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余脉。其实,它是全面地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并且加以发展而获得成功的,不独采自一家,比如,它也从唐人传奇小说中进行了借鉴学习,汲取了丰富的养分。 我国小说的创作到唐代步入了成熟阶段。唐人传奇吸收了秦汉史传文学的写法,从  相似文献   

20.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戏曲家,他的“三言”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在戏曲上,他的《墨憨斋定本传奇》同样有着特殊地位。冯梦龙更定传奇遵循两个原则情节可观和不甚奸律。在这两个原则指导下,冯梦龙在剧本的题材上,必然作了严格的选择。《墨憨斋定本传奇》可以概括为四类题材爱情、功名、历史和哲理。这些题材反映了冯梦龙自身的思想形态,也与他的“三言”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