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并购的含义和类型1.含义企业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1)企业兼并。这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的过程,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多家企业。分为两种:①吸收合并(又称为吸收兼并),是指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中,其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国家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联系的1000家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分期分批进行资产重组,吸收、兼并、联合一批中小企业,壮大规模.优化结构,争取使一部分企业进入国际大企业行列”。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之一。企业并购对调整我国失衡的产业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一、企业并购的四种基本形式: 1、以现金购买资产,指A公司使用现金或相当于现金款的等价物,购买B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其后续补充规定,首次对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进行了规范。1997年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规定兼并企业要按公允价值确认被兼并净资产,要将购买价格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而且还应摊消商誉。随着经济环境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存中国《反垄断法》中被称为经营者集中。企业合并或经营者集中除了能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公共利益外,也有可能产生垄断、妨碍市场竞争。(如美国《横向并购指南》对企业合并可能产生的后果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存在,背后在价格、产量方面搞协调;二是如果一家企业规模很大,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为目的,以现金、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并购战略的核心就是期望所买的企业能物超所值。笔者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企业并购的利益和弊端。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外延式成长路径。跨国并购是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并购。跨国并购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每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现国际化和外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相似,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企业股东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重要的发展趋势。企业不断的通过并购实现向外扩张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说过,"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然而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并购以后,并未能获得预期的发展。美国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年中,全球有70%的企业并购重组未能获得成功,在这些失败的企业并购案例中,有80%的企业失败的原因直接或间接的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企业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谢文刚 《经营管理者》2013,(15):229-229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实务中,记录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方法主要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购买法,而我国采用的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格局,本文对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华李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673-678
应用实物期权博弈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混合兼并并购的时间和条件.研究表明,兼并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本规模,相对现金流量大小直接影响目标企业兼并时机与条件.兼并企业和目标企业所在的行业也会影响目标企业兼并时机与条件.不同行业的企业兼并时机与条件是可以确定的.模型可应用于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表明在不同的行业中,国有企业产权是可以定价的,最佳时机也是可以确定的.依据是企业本身资本规模,资本盈利能力和转让期权.转让的时机与条件取决于国有企业和兼并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并购者的期望,协同效应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号博弈的企业并购交易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信号博弈过程。并购交易信号博弈分析表明,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魏薇 《经理人》2010,(3):102-103
操作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早已轻车熟路,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的并购高潮迭起,然而,两个企业的“合并”却还是比较新鲜的字眼,尤其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条件下进行合并。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在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进程中,提出企业内搞发展,外促联合,用八年左右时间将国有企业嫁接改造一遍。通过实施企业兼并使存量资产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流动起来。去年七月份天津市企协和国家经贸委研究中心对天津门家实施并购的企业进行了跟踪调研。调查期间,与市经委的企管现状调查组,对兼并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有很多好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一、推动企业并购实现资产重组天津市的企业并购,经历了两个阶段。从85年开始,当时在企业全面整顿的基础上,国有工业企业以促进扭亏为盈,通过关、停、并、转实施行业…  相似文献   

13.
李娜 《经营管理者》2013,(28):146-146
2006年丹东客运公司被辽宁虎跃快速客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此次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合并报表的处理,阐述了企业合并的作用以及合并后的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业务的发展,合并会计问题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有关企业合并的一系列准则.本文拟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对合并准则中有关合并会计的变革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辉  李莉 《决策探索》2007,(8):24-25
一、企业并购的动机 企业兼并与收购是企业资本营运的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企业的兼并收购活动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最早的平行兼并浪潮至今,它共经历了5次企业并购的浪潮,且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势头.在我国,企业间的兼并和收购活动也日益普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一体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企业并购的规模和数量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3.4万亿美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并购价值达GDP的15%.企业并购为什么能受到众多公司的青睐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但是有高达70%的企业并购失败,那么是什么导致并购的失败呢?要成功的完成并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从企业并购的时机和目标选择这样两个方面探讨了并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购买法和权益法的应用一直受到关注.本文对购买法和权益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法并存,是立足于国情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化,技术信息化,原材料资源的日益紧缺及政府的宏观把控。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制造生产企业选择将公司的业务从产品链的上游逐渐向中下游甚至终端客户靠拢。为了快速有效的实现企业转型,并购成为很多寻求资历雄厚的大型跨国企业的选择。然而在企业兼并受过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将更多的目光投注于固定资产,股本,软资产等之类的经济因素而忽视了人力资源因素。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企业收购后的事实案件中发现,人力资源能否在兼并后得到合理有效的整合,是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企业兼并中的管理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兼并是企业向外部进行扩展的一种市场行为,对企业兼并全过程的管理是企业兼并取得成功的保证。我国企业必须借鉴国外的企业兼并管理理论和实践,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加强对企业兼并过程的管理。在兼并前要明确兼并目的、制定兼并战略,在战略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在兼并进行当中要协调兼并双方的利益和冲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经营方式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兼并完成后还要进行后续的战略管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权益法和购买法是两种基本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权益法和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流程以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