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怀远县位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归属尚缺定论.怀远方言可分为南、北两片,北片无入声当属中原官话郑曹片,南片有入声当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南片话里的入声正在以信蚌片方式舒化,一俟舒化过程完结,南片将转入中原官话信蚌片,中原官话将实现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的全覆盖并全线推进到淮河南岸,这在"中原雅音"的南扩史上也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徽境内中原官话信蚌片的语音特点并不一致。知庄章三组声母的读音、晓匣母合口一二等字与非组声母分混以及疑影母开口一二等字声母今读的情况皆有不同;各点方言合口介音的存废、阳声韵尾的归并以及古入声的今分派规律也有差异。根据以上不同,此区域方言可分为淮霍型、蚌固型和五凤型。语音差异的形成与各小片的历史行政区划和历史移民有关。  相似文献   

3.
宁夏盐池话的语音状况及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东接陕西定边,南连甘肃环县,西靠本区灵武,同心,北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定边,环县话属中原官话秦陇片,灵武、同心(北部)话属兰银官话银吴片。《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93—105,以下简称《分区》认为,盐池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44、阳平35、上声53、去声13,古入声今派去声,因而将盐池话归入兰银官话。1987年,笔者两次到盐池及邻县调查方言,发现地处两大官话临界地带的盐池话,语音特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古入声实际派入阳平,不同于兰银官话和中原官话,盐池话的归属应当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4.
四川官话方言入声区与无入声区对峙,这是由历史文化原因造成的。四川官话入声区方言由中原汉语直接发展而来,无入声方言由明清时迁入四川的移民带来的明清官话发展而来。从入声区的一个代表点——合江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可以探讨保留了古入声调的四川官话的历史来源,以论证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5.
关于淮南方言的归属,历年来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争议就在于淮南方言当属江淮官话还是中原官话,焦点是淮南方言中有无入声字。认为存在入声字的学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淮南方言中有入声调;而时过六十年后,有学者认为淮南方言中没有入声字,当属江淮官话。事实上,在方言的研究过程中,既要重视共时研究,也要重视历时研究,因为方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避免方言研究中出现争议,最直接的方式是全面而深入的保存下方言资料。  相似文献   

6.
鄂渝陕交界地区是一片方言混杂地带,存在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方言)。通过梳理归纳前人研究中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区别性音韵特征,测算出鄂渝陕交界地区91个点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和黄孝方言的特征接近率,可以明确该地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核心分布区,以及由这三类官话方言互相接触形成的四片混杂分布区。核心分布区圈出了三大类主体型方言:西南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川黔片,旬阳县西部(以及安康市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白河县、旬阳县南部呈东西纵列分布的黄孝方言。四片混杂分布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南鲁片的混杂区,渝北和陕南邻接地带的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黄孝方言的混杂区,以及以白河、旬阳南部东西纵列分布带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两片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混杂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怀远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特点.怀远方言中存在一批由"不表义入声音节"担当前字的分音词,其特点与晋语分音词极其相似.在描写怀远方言语音系统的基础上,列举常用分音词,以对深入讨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寿县方言属中原官话,但古入声字在今寿县方言的归类并不与中原官话的分派规律一致,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文章列出了寿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指出了入声字的特殊分派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9.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的一些语音特点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朝峰片汉语方言韵母的发音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ɑ,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读为[調];二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朝峰片汉语方...  相似文献   

10.
巨峰方言处于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两个官话次方言的交界地带,相对复杂。文章描写巨峰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分析六项语音特点,即中古端组、见组、日母字的读音,曾梗摄开口一二等入声字的读音,入声调的读音和两字组连读变调。端组和见组声母都有塞音型和塞擦音型两种读音类型,具体音值不同;日母有声母、声母、l声母和零声母四种读音;曾梗摄开口一二等入声字韵母多读作ei;从入声调读音上看,巨峰方言属于冀鲁官话;两字组的变调都发生在前字,前字为平调时最容易变调。  相似文献   

11.
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各大方言中的分化情况异常复杂,湘语的入声是所谓的"假入声",古入声字在湘语中的发展演变有着显著的特点.从湘语区选取了47个方言点,对今湘语入声的具体调值、调类情况,以及古入声字在今湘语中的分化做了一番探索性的调查研究,认为湘语的古入声字有三种分化形式:坚守型、中间型、四散型,并且以声母的清浊、古韵摄和今元音的长短为演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将现代吴、闽方言的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音进行历时比较,分析现代吴、闽方言阳声/入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非入声韵的衍化问题。现代汉语阳声韵与中古非阳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部分中古阳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阴声韵;其二,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阳声韵;其三,部分中古阴声韵在现代吴、闽方言中读作鼻化韵。现代汉语入声韵与中古非入声韵的衍化主要有两种典型情况: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变。  相似文献   

13.
现今有些方言的古入声调类已经消失,古入声字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调类中,这种变化对人们学习、掌握语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母语出发,借助与普通话的对比探求几条较为可行的判断方法,是快速掌握古入声字的捷径,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加深对自己方言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石门方言里,每个词语都有与语法结构相对应的轻重格式.轻重格式里的轻读音为石门方言的轻声.石门方言的轻声不限于重轻式,轻声音变主要表现为原有声调的变形.这种轻声引起的声调的变化是石门方言里惟一的变调形式.轻声变调所产生的调值一般与本调有关,与前后音节的声调无关,可分为语法变调、区别新旧词的变调和别义变调等.语法变调中的结构变调是石门方言轻声变调的主流.这些不同类型的轻声变调目前已出现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松滋方言的轻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滋方言轻声的特点是音长缩短和音高变化,其音高延续了前字声调的终点音高;松滋方言的轻声音节只有音高特征,但轻声前字曲拱特征仍然保留着;前字为阳平和上声的有变调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6.
信阳方言词语散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阳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使信阳方言词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表现在亲属称谓词、动物称名词和指代词等方面,与北方方言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对信阳方言在亲属称谓词等方面所具特点的探讨,说明其与所属的中原官话相比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湘西汉语方言古全浊声母今读共有9种类型。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不送气音,入声字大多今读送气清音是湘语古全浊声母自身的演变。古全浊声母舒声字今读送气清音是江西移民带来的赣语影响的结果。古全浊声母仄声字今读不送气清音是在与官话方言长期接触下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博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齐国与鲁国之间的军事要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保留了不少古代方言的语音特色,至今博山方言中还保留着古代方言如入声字、合音字的发音痕迹。因此,博山方言的声、韵、调,在山东方言乃至北方方言中都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江津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方言的一种 ,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与北方官话大同小异 ,但其语音、一般词汇与普通话相差较大 ,与重庆市其他县区相比 ,独具特点。尤其是保持了入声 ,在重庆较为少见 ,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