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具体探讨莫里哀喜剧的讽刺艺术,指出其讽刺由于对象的“丑”的不同而分为直接讽刺、幽默、滑稽三类,同时还对喜剧中的闹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喜剧”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美学的一种范畴,二是指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喜剧”,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喜剧”是指戏剧性的喜剧,如带有喜剧性的小说、诗歌、笑话、幽默故事以及曲艺、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广义的喜剧的艺术手法问题。喜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各种艺术形式所通用的一般手法自然均可为其所用,此外喜剧还有其特有的或惯用的一些艺术手法,我们仅就其中一些比较稳定的基本手法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滑稽辨说     
滑稽历来是“模糊”美学:本体不明,界限不清。它缺乏戏剧的实体性、幽默的高雅性和丑的内蕴性。它其实只是人的一种特殊审美心理模式。它异常活跃,无处不在。大众化使它失去高品位意义;喜剧化使它获得审美价值。滑稽是一种荒谬悖理的现象,亦即人类嘲笑自身不足的一种审美愉悦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它把中国古优讲说滑稽故事,以及受古优影响而形成的讽刺喜剧、笑话和相声艺术的艺术手法掺合进小说,构成了《聊斋志异》异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要讨论幽默艺术,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幽默。我们应把它与更高层次的美学概念“喜”区别开来,又与同一层次的其他美学概念“讽刺”、滑稽”等区别开来。幽默是喜剧中的一个范畴,是喜剧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讽刺、滑稽不同。在笑的领域里,对肯定性事物的缺陷付之同情的嘲笑为幽默,对否定性事物的无情的讥笑为讥刺,单纯而不含道德评价的逗笑为滑稽。老舍也说:“滑稽可以只是开玩笑,而幽默有更高的企图,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1].幽默是老舍语言的一贯风格,较…  相似文献   

6.
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终生从事戏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喜剧艺术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莫里哀将喜剧与性格相连是其获得长久喜剧笑声的基础之所在,他赋予笑声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喜剧脱离浅薄的关键。他以公开的秘密、重复中发展的结构特色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莫里哀的喜剧在欧洲艺术史上是一个高峰,它使喜剧同悲剧具有一样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 从笑的心理机制分析,我们可把喜剧样式,相对划分为讽刺与幽默两大基本范畴,前者象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伪君子》等,后者就如丁西林的戏剧了。讽刺喜剧,用鲁迅的那句名言:“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来注释,是恰当不过了。讽刺喜剧在设计戏剧情节时,常常用误会巧合,冒名顶替,调包误认,微服私访,藏匿窃听等大胆的夸张,出人意外的突变,违反逻辑的失常手法,把生活现象加以变形扭曲,在舞台上展示一幅幅活动的漫  相似文献   

8.
<正> 喜剧美学,是戏剧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喜剧为审视对象,研究喜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观众的审美心理,考察喜剧在审美效应方面的诸种表现。喜剧的创作,需要一种喜剧美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公元14世纪,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郑廷玉创作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看钱奴》,塑造了虚伪、刻薄、吝啬的“看钱奴”贾仁的形象。300多年后,在法国杰出喜剧作家莫里哀的笔下,也出现了以贪婪、无情、吝啬著称的阿巴公——讽刺喜剧《悭吝人》的主人公——这个典型的“悭吝人”。东方的“看钱奴”,西方的“悭百人”遥遥相对,而又惊人相似;仔细品味,虽异曲同工,但也同中有异。本文试图以《看钱奴》和《悭吝人》为例对中西古典戏剧作粗略的比较,透过戏剧文学现象,在横向比较中,以初步探讨中西古典  相似文献   

10.
法国17世纪的文学主要是"古典主义"的悲剧,何以难登大雅之堂的莫里哀喜剧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并一跃而成为后世法国戏剧的"经典"?除了莫里哀本身的戏剧天赋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现象呢?本文将从莫里哀所处的时代背景、观众观念以及其莫氏喜剧本身的艺术魅力入手,来探究这一喜剧形式大获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莫里哀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同时也是喜剧芭蕾的创始人,讽刺手法是莫里哀戏剧创作的中心原则和主导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喜剧芭蕾《贵人迷》的分析,阐述了在《贵人迷》这部喜剧芭蕾作品中讽刺手法的具体运用,以及舞蹈片段的运用对这种讽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喜剧浅论     
喜剧是笑的艺术。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时期,这种笑的艺术倍受摧残,瀕于毁灭。那时的艺术创作真可谓哭笑不得:哭,则是“悲悲泣泣,人情感化”;笑,则是“嬉皮笑脸,丑化工农兵”。今天,喜剧这朵艺术之花又在百花园堅竞相开放,为无数欣赏者所喜爱。本文拟对喜剧的涵义,喜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喜剧的本质、规律,喜剧艺术的美育意义等方面作一番粗浅的探讨。一人们对喜剧的涵义,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喜剧指戏剧的一种类型,它与悲剧、正剧一起,被统称为戏剧艺术。广义的喜剧与悲剧(广义的)等一样,作为美的形态,属于传统的美学研究的领域,它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喜剧性现象及其在艺术  相似文献   

13.
“就他的光荣而论,并没有缺少什么;就我们的光荣而论,倒是缺少了他。”这是莫里哀逝世以后,法兰西学士院在他的塑像座基上的题词,是对这位生前没有好运气,而死后在法国、欧洲,甚至全世界赢得了赫赫声誉的喜剧大师的高度评价。莫里哀以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类戏剧事业,他在三十多部喜剧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喜剧人物形象,其中“伪君子”答丢夫,“悭吝人”阿巴贡等艺术典型至今还出现在戏剧舞台上,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作为西方戏剧正宗的悲剧的研究成绩显著,而对于喜剧的研究却有些逊色。我们社会主义时代,既需要悲剧,也需要喜剧,因此,加强对西方戏剧史上象莫里哀这样的喜剧作家的创作经验的探讨和总结,无疑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的需要,是一  相似文献   

14.
奥利弗·戈德史密斯的戏剧《屈身求爱》是一部借鉴莎士比亚式闹剧结构,描写和讽刺社会风尚的喜剧,即闹剧式的风尚喜剧。剧作家戈德史密斯以嬉笑怒骂的形式、讽刺的口吻、细腻的笔触以及滑稽搞笑的场面刻画出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世态风俗,借以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儒林外史》卓绝千古的讽刺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吴敬梓很好地处理了讽刺与理想、肯定性人物与否定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以含蓄蕴藉的笔词表达讽刺情绪方面,作者确立起冷静的讽刺品格;在讽刺的喜剧气氛里,作者嘲弄了滑稽丑人物,透过喜剧性形象直接逼视到了悲剧性的社会本质,造成了悲喜剧交融的美学风范,增强了讽刺效果;以对社会百态的“实录”作为基本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以白描为中心的一系列具体的讽刺艺术方法。吴敬梓对讽刺艺术的全方位探索,使得《儒林外史》成为一部文学史上罕见的成熟的讽刺巨作。  相似文献   

16.
看《水浒》,使人忧,又使人乐;让人哭,又让人笑。确切地说,《水浒》是一部涂抹着悲喜剧色彩的作品。全书后五十回,悲剧性强烈,但前七十回却有颇为突出鲜明的喜剧描写:那令人舒心开怀的气氛,那欢快乐观的格调,那形形色色的喜剧性人物,那使人捧腹的情节波澜,那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的生动场景,特别是那多姿多彩的喜剧形态,象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滑稽喜剧、抒情喜剧等等,部各呈丰姿,各具韵味。但不论是构置喜剧形态,或是组织喜剧矛盾,还是形成喜剧因素,都必须借助于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和诱人魅力。对此,《水浒》作者确是出手不凡、颇有造就,不仅娴熟驾驭了独特的喜剧手段,而且还撷取其他一些手法,赋以喜剧的特定因素。择其要者,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7.
席勒一生没有写过一部喜剧作品,也没有一篇喜剧专论论文。他有限的关于喜剧的论述和阐发,却形成了西方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上最为独特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席勒认为,从戏剧的题材和对象上来看,悲剧应该高于喜剧;然而,从戏剧的表现自由来看,喜剧应该高于悲剧。喜剧是美的心灵的表现,喜剧可以使人保持心灵的自由,喜剧使人趋向更高的目的。喜剧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可以使得一切悲剧成为多余。席勒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结束了古典形态的贬抑喜剧性和喜剧艺术的喜剧理论,让喜剧性和喜剧艺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崇高的目的和伟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幽默和滑稽往往混淆于诙谐、戏谑、怪诞、挪揄等审美方式,通过对两者的词源探究,可以发现它们有各自相对完备的美学涵义、要素和结构,可以被列为继美与丑、崇高与优美、悲剧性与喜剧性之后的第四对审美范畴,是隶属于美与丑这两个总范畴之下的喜剧美学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审美类型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和领域,除戏剧艺术外,还表现在美术、音乐、电影、诗歌、小说等多种文艺样式和体裁之中。悲剧美是一种崇高之美,悲剧感能震撼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坚定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喜剧的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以诙谐可笑的艺术形式来体现深刻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20.
提起喜剧,人们马上就想到讽刺,殊不知,喜剧不仅可以用来讽刺,也可以用来歌颂。在我国新文艺的实践中,歌颂性喜剧这一朵鲜花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现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一喜剧艺术形式的研究还没有认真开展起来。本文拟就歌颂性喜剧在喜剧史上的地位、歌颂性喜剧的特征以及歌颂性喜剧中崇高与滑稽间的辩证关系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