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对"英美新批评"单质化与标签化的概括,有悖于它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新批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得到说明:一是要区分英国新批评与美国新批评。二是新批评不是铁板一块,其不同成员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各有差异。三是新批评实践家的"文本细读法"并无统一步骤和程序。在借鉴英美文论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内文论教材的编写模式,可以更为丰富多样、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耶鲁学派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了耶鲁学派跟新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之争的关系,探讨了耶鲁学派文学批评理论的由来,并指出了耶鲁学派各成员之间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英美新批评派的主要理论主张,并做出简要评价。第一部分着重阐述新批评的两个前驱,艾略特和瑞恰慈的观点,以及其理论对后来者的影响;第二部分系统梳理新批评的诸种概念,并具体分析其对前人传承超越和自身历史局限;最后则归纳出新批评派的基本特征,并做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4.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一支重要的理论流派。“张力”论一直被作为新批评派关于作品内在构成的最高总结。本文通过对艾伦·退特(AllenTate)提出的“张力”说的梳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新批评。  相似文献   

5.
新批评理论对现代诗歌的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新批评派所倡导的"细读法"对济慈的《秋颂》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悖论、反讽、张力等质素,从而体会其怎样通过客观意象的排列消解诗中的张力而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英美新批评派立足诗歌文本语言结构,推行"细读"式文本解读,认为诗歌结构应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复杂性和统一性。张力论是体现复杂性和统一性的文本构成理念,比喻、悖论、反讽等都可以将诗歌中异质、矛盾、辩证的因素协调统一到诗歌的整体中,构成充满张力的有机整体结构。尽管新批评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大加贬抑,但用新批评的诗歌理论来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可以反拨新批评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批判立场,挖掘出浪漫主义诗歌的张力性有机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复义"(ambiguity)是英美"新批评"派(TheNewCriticism)用以解释文学特征、定义文学性的一个关键性术语。在新批评看来,文学文本的语义结构与科学、哲学等非文学文本具有本质性的区别。文学文本的语义不是单纯的或清晰的,而是多重的、复杂的和含混不清的。  相似文献   

8.
复义--新批评的核心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义"(ambiguity)是英美"新批评"派(The New Criticism)用以解释文学特征、定义文学性的一个关键性术语.在新批评看来,文学文本的语义结构与科学、哲学等非文学文本具有本质性的区别.文学文本的语义不是单纯的或清晰的,而是多重的、复杂的和含混不清的.  相似文献   

9.
英国现代文论家瑞恰慈的文学批评思想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化倾向.他首次将语义学与心理学引入文学批评,为新批评派和"心理学批评"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建构"语言本体"的批评原理;确立"冲动平衡"的批评标准;践行"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批评家,瑞恰慈的文学批评思想给为"新批评"理论的形成和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洛威尔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大半辈子按照新批评的理论、原则写诗,颇有成就,成为新批评派的后起之秀,一颗上升之星。当新批评理论走向式微,不能适应创作需要之时,他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从客观主义的"非个性化"转向主观精神的发掘,创作出《生活研究》这样继《荒原》之后最具影响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现代诗;开创、发展并超越自白体诗歌。他不断改革创新,他的创作生涯成了美国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新批评是20世纪形式文论大潮中一个重要派别,其理论遗产至今影响深远。某些新批评派领袖人物长期居住在中国,与中国知识界关系密切。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论形成时,特别重视新批评;20世纪80年代“方法论热”中,新批评的地位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批评的研究在中国向纵深发展,渐渐融入中国文论的基矗在当今学界推进批评理论的努力中,重估新批评在中国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是一个历史命题,这一命题经过历时性的层层累加,达到了对七子派复古的丑化和妖魔化效果。这一命题有很大局限性,其弊端主要有三:其一、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全面理解,侧重于从文学层面进行过度化概括;其二、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多层面阐发,将七子派视为一个整体,无视主流与末流之別;其三、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动态考察,未从变化的角度把握七子派成员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刻意制造七子派与其他文派之争,无视各文学流派之间的交融与传承。王世贞晚年提出"有真我然后有真诗",有矫正七子派末流之弊的用意。  相似文献   

13.
文学研究一般是以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为本体,而英美新批评派研究文学的侧重点则在于作品。细读是研究作品的方法之一,也是英美新批评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其核心在于以文本为中心,用语义分析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并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其每个部分都影响着整体,同时也接受整体的影响。本文以易安词中的《一剪梅》和《声声慢》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文本细读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七月派现实主义的研究有待于突破目前的瓶颈状态.从七月派成员各自执着、奋斗的生活经历来理解七月派忠实于人生与民族的现实主义文论的缘起,从七月派作者对于生活的特殊理解来体味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烈得难以自抑的情绪,将为七月派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向度.正是由于这两者的结合,才使得七月派"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具有了发生的有力根基,并且获得了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评论集》主要选编五十年代F·R·利维斯兴起的劳伦斯复兴运动以来国外评论家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评论,其中不少人受利维斯的影响,或师承“新批评”派,采用不同批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劳伦斯及其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进行评论,不乏深入细致的剖析,也有不少真知灼见。总的倾向是,这些评论对劳伦斯的成就都寄予明智的同情,本着以瑜不掩瑕,求是务实的精神和公正的态度,对其著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劳伦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方"重农派"文学运动是由一群南方文人在20世纪20、30年代发起的一场充满魅力、兼有政治和社会意义的文学运动.从广义上来说,"重农派"文学运动包括"逃亡者"诗学运动、"重农派"文学运动和"新批评"理论活动三个前后承接、互为一体的发展演变阶段."重农派"文学运动在其本质上是一次文学运动,是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回归.美国南方重农主义思想是对欧洲和美国重农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对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在美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作品意义的对立调和思想,被具体化为"张力"、"反讽"、"悖论"等理论形态和批评实践。这种对立调和思想可以依次上溯到瑞恰慈、柯勒律治、谢林和康德等人,是由他们的有关思想变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英美新批评从属于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本体论是其理论基点,文本细读是其主要方法。新批评派对惠特曼一首诗歌的解读是其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新批评派诗歌批评的特点。新批评派对这一诗歌解读的个案给了我们关于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学新批评派对麦克卢汉传播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深受文学特别是新批评派的影响:新批评派为麦克卢汉植入了形式主义的思想种子,让他迷上了文艺思维的模式,塑造了麦克卢汉式的表达风格,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文学研究一般是以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为本体,而新批评派研究文学的侧重点则在于作品.细读是研究作品的方法之一,也是新批评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其核心在于以文本为中心,用语义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并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其每个部分影响着整体,同时也接受整体的影响.分析李清照词<武陵春>,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细读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