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莆田书院文化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是中国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莆田书院文化始于南北朝,发展于唐代,鼎盛于宋朝,衰败于清末。莆田书院文化的创立与发展,在当地营造了一种从师习儒的良好氛围,为官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科教文艺的繁荣昌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莆田书院教育方式颇具特色,藏书丰富,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莆田书院文化的蓬勃发展,为“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岭南书院兴盛于明代,在晚清达到高潮,它极有助于古代岭南地区文化的普及和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传统书院倡导个性自由,重视学术创新,强调人文情怀,为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许多启迪和参考。基于书院制建设的现代大学文化创新具有引领的作用,传承传统书院文化,实现现代大学文化创新,是中国大学的文化使命,有助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形成于唐末,发展、兴盛于两宋,延续、衰落于明清,前后存在了一千多年。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  相似文献   

5.
?北京书院史?跳出了关于书院研究偏好宏观历史研究的思路,而代之以文化视野下的北京书院研究,在大视野、小范围的研究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作者以书院的日常生活与运作为侧重点,关注的是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给书院带来的重要影响,这为书院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该书将书院发展与历史语境紧密结合,既能透过书院窥探政治文化、军事争夺、经济发展等给书院带来的影响,又能以书院这一视角发现许多逸出宏大叙事之外的历史细节。作者对北京书院历史命运的研究,不仅在于总结书院发展之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而且注重分析北京书院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究中国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本质上的异同,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意义重大。以封龙书院和巴黎大学为基点,从三个方面对中、欧古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崇圣尚礼和经世致用”的书院精神与“尊崇探究,追求自由”的大学精神;受儒、释、道不同宗教文化孕育的中国书院和以基督教神学为唯一精神核心和行为准则的中世纪大学;几近接近却又自成体系的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最后概述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各自优秀的教育传承对现代大学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两宋为湘南文化大发展时期,官学已成系统,书院数量剧增,家族文学不断兴起,外来文化对湘南社会影响深远,基于教育及民俗的发展,地方文化精英的大量出现,而湖湘学派的形成则标志着湘南地域文化的正式成型.  相似文献   

8.
莆田书院文化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于南北朝,发展于唐代,鼎盛于宋朝,巩固于元明两朝,衰败于清末。莆田书院文化起步早、发展快、数量多,成为全国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莆田书院文化的创立与发展,在当地营造了一种从师习儒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私学、社学的兴起,为官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当地科教文艺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莆田书院教育方式颇具特色,办学渠道多,藏书丰富,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莆田书院文化的蓬勃发展,对“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历史时期广西文化教育发展的兴盛期,科举考试、官学教育与书院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这与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空前发展密不可分。宋代广西的文化教育在整个古代广西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宋、元两代,广西文化教育的发展呈明显的落差现象.宋代是广西文教发展的兴盛期,科举考试、学校与书院教育取得较大进展,这跟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空前发展分不开.元代是广西文教发展的中衰期,科举不盛,学校与书院教育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这与当朝的民族歧视政策及广西地区社会局势的动荡不无关系.尽管发展情况各异,宋元时期广西的文化教育在整个古代广西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均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院文物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尚未有书院文物定义的界定.本文就书院文物的定义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和文物学背景、书院文物的内涵与功能及价值,在理论上作出了尝试性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形式和文化载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和谐独特的文化精神.广西古代书院在教学方面的和谐精神体现在:教学与学术研究和谐结合,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道德修养与学问和谐并进,多采用问难论辩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古代广西书院的和谐精神对加强新世纪桂林文教事业的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藏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古代书院具有藏书、教书、读书、写书和编书的功能。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挤压,义务教育的普及,出版业的市场化运作,国家各级图书馆的开放服务和高等学校与社科院的学术研究,使书院失去了传统功能,必须承扬和创建新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书院应当成为人文传统的传承者,人文学者探讨自由思想的文化沙龙和宣讲人文精神的大讲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为己之学的教育理念、成己成物的价值定位以及独立与自由的文化品格一度书写了教育的辉煌,显示了书院教育的独特价值。结合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的现实,分析了回顾传统、重寻中国教育的文化根基,对当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的培育、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大学学术自由的形成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宋代书院的兴起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院兴起于宋代并获得巨大发展 ,有其特定的背景。一方面 ,虽然通过三次兴学运动 ,官学有所发展 ,但其一直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和学术全面发展的形势 ,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出现。同时 ,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术的繁荣和印刷术的进步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因此 ,书院便在宋代应运而生了。书院的兴起 ,对当时教育和学术的发展曾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后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培养知识丰富、结构合理、学有所长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构建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综合大学应当从自身的学科优势出发,建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保证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文中主要以西南大学为例,从探讨综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内容及其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