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批评在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变迁中兴起。在人们的物质生存、精神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世界中,存在着现实的生态、精神生态与文化生态。生态批评的动因在于文化生态的变迁,生态批评的主要对象、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处在文化生态中的生态文艺与文艺生态现象,发展生态批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批评是新世纪文论界的一大显学,它把文学批评放在地球生态圈这一大语境下,以独特的生态批评视角和对全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而充满生机和活力.本文从其兴起、理论及实践的发展等三方面,对中国17年来的生态批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整体性的分析评述,肯定了生态批评的多声调为我们昭示了中国文艺学与时俱进的前景,指出了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并对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认为中国学界完全可以藉此来参与国际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艺学是对传统文艺理论形态加以合理改造而建构的新理论形态,它旨在运用生态审美的眼光来审视人类的整个文学活动。建构新时期中国生态文艺理论,首先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资源,整合儒道释文化的生存智慧;其次,合理地吸收西方生态批评理论资源,确立自身的学术品位和理论品格,为中国生态批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真正建立起自身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模式,形成具有当代性和时代精神的生态文艺理论,并在文艺实践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批评的时代责任与话语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批评在全球化进程中兴起,是一种自觉承担时代责任,关注人与自然的生存,关注社会现实的 文艺理论批评。中国本土具有古老而丰富的生态话语资源,儒家与道家的生态观各有特点。在传统文化基础 上,有可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话语,与时俱进,参与全球对话,建设21世纪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界对"生态批评"的言说,呈越来越热的趋势。这些言说包括对生态批评何时出现,为何出现,它的内涵、对象、范围、特征、意义、思想基础、理论依据、价值标准等的认识和讨论。然而,对生态批评的谈论往往存在着与生态文学、生态文艺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文学研究等词混用,以至缠绕不清的问题。而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利于生态批评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拓展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70年代文学生态批评在美国的兴起,斯坦贝克研究获得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他的作品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斯坦贝克作品的生态品质,包括斯坦贝克生活的西部环境、他对生态科学的终身兴趣、他对人与自然关系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等等。对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斯坦贝克生态批评研究成果现状进行述评,期望为国内未来斯坦贝克生态批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古西域各族人民积淀下来的生态文化,是今天新疆生态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新疆生态文化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使生态文化建设制度化、科学化;保持、发展和建设多元性的生态文化;提高各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生态认知水平;将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内化为行为准则;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生态文艺作品,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问题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研究迅速成为中国文论研究中广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之一。在经过了萌发和草创阶段之后,目前已进入了学理的探索、丰富和深化阶段。尽管中国生态批评及其理论形态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目前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但理论上的尝试和建设及争鸣已开启了学科建构的新视角、新观点,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中国的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研究已初见规模,并必将在新世纪中国文论建设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生态批评,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前沿话题,刘文良的学术著作《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是该学术领域颇富创见的一项研究成果。鲜明的创新意识,精巧的辩证之思,突出的文本意识,浓郁的中国情结,是该著鲜明的个性。该论著着力于构建一座带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诗意之厦”,为中西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研究实现良性互补和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生态批评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对“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中心主义”和环境公平。其分支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深层生态主义主张超越生态学作为科学这一事实达到“自我意识”和“地球智慧”深层次境界;文化生态主义认为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问题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与文学领域;印第安族裔生态文学的关注焦点从社会关系转移到了自然关系。生态文学代表作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生态批评是人类为其所生存世界斗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发展观不仅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生态平衡观念贯彻到社会文化领域。生态伦理原则向人文文化领域的推扩促进了文化生态审美标准的形成;文化竞争的优胜劣汰的丛林原则逐步过渡到文化生态审美的共生互补原则,产生了基于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平衡及文化系统间的相互制衡衍生的文化生态审美范畴系统,为多元化的人文世界的审美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学的交叉学科,所研究的范围是生态系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生态文学的视角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现代作家从不具有生态性到无意识的生态性到有意识地创造生态文学的过程,探寻中国现代文学生态性的意义及导致生态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是否拥有“历史” ,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汤因比说过 :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领域不存在线性发展理论 ,甚至不存在进步 ;但借助现代生态学理论 ,可以对其“演替”进行描述 ,并取代“发展”、“进步”的理论概括 ,为跨文艺学、生态学的“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重建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蔓延全球的生态困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它迫使人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历史和未来进行认真反思。社会生态论者认为生态难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应用引发人地关系的对抗,只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为本",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理性统治形式,才能够重建社会生态平衡,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精神生态论者认为精神价值的消解引发自然生态失衡,只有通过精神自由的回归重建精神生态平衡,才能够推进个体生命秩序与自然生态秩序的辩证契合。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是辩证有机的"生态大系统",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美学包括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大系统 ,而各自又有其分支系统 ,保持各系统的生态平衡以及两大系统之间的平衡对于审美与艺术的发生、价值构成有重大意义。在人与自然逐渐隔离的今天 ,生态美学的使命就是追求更深刻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过多地从宏观上考虑大学如何适应社会变化、被动接受政策安排,忽视了大学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大学文化研究也大多从教育学的角度切入,缺少文化学的视角。应将大学文化置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之下,从大学文化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大学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究大学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客家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根基和生存、发展的顽强生命力,同时面临严峻而特别的文化生态问题。客家在印尼的人口比例偏少,地理环境分散,长期受全面同化政策压制,文化生态环境恶劣。苏哈托时代之后印尼客家文化迅速复兴,在这一历史机遇中,要把多元文化适应和中华文化凝集作为印尼客家文化发展的总体策略,并根据印尼客家实际和民主化、现代化进程进行文化生态环境创新,在客家族群发展壮大提升社会地位,享有更多的民主、平等权利的同时,为印尼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媒介生态学的生态学范式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媒介生态学绝不像一些理论家所认为的是一种概念运用词不达意导致的歧义和误会。也不像一些理论家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比附性的隐喻。所谓的媒介生态学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思想观点频现差异,多有龃龉。不同代系、学派、学者间也不尽相同。其中,刘易斯·芒福德的技术生态学、麦克卢汉的媒介感知影响论、哈罗德·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罗伯特·洛根的媒介生态系统论、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论、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尤其引人瞩目,堪称是媒介生态学的几种典型类别。生态学范式贯穿于整个媒介生态学研究之中,媒介影响着生物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是众多媒介生态学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其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沙的历史风貌不复存在,众多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建设。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加强成片大范围历史建筑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