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型社会大变革、大流动的特定背景诱发了中国社会边缘群体游民意识的复苏,导致了部分社会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游民意识及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构成社会稳定风险的隐性来源,防范和化解游民意识复苏和社会边缘群体游民化的关键在于化解其生存危机,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培育公民文化和完善法律救济以保障边缘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边缘人(marginalman)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的概念,"广义上指未充分参与任何群体的人,狭义上指同时参与两个以上的群体、其行为模式捉摸不定的人。边缘人常常是文化冲突的产物,其特点是缺乏群体认同感,不认为自己真正归属于哪个文化群体。"[1]少数族群、移民等因其身份归属问题易于表现出边缘人特征,而"社会的分层也能分化出边缘人,社会下层的人位于群体的边缘,这里是社会文化空间里的边区"[2]。本文所指涉的边缘人即是由社会的分层所形成的边缘人,他们处于社会的下层,与中心世界呈现疏离态。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中击.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是每个民族兴旺发达之路.没有现代化、就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但是,一旦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该民族文化的消亡.如何帮助这些少数民族稳定地进行社会、文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在转型期注意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边缘群体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边缘群体的组成结构、社会地位、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正负影响 ,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边缘群体问题的重要意义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剑英同志曾经讲过"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而且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这一重要论断内蕴的深刻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叶剑英的社会转型思想,对于 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粗放式的管理理念与发展模式是造成中国社会管理层面出现漏洞和“真空”的主要原因.“真空”和漏洞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控制失调,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由粗放型社会向精细化社会的转型是社会精细化发展对中国社会管理的内在要求.技术作为精细社会建设的推动力,具有科学化、标准化等特点,是构建精细社会的核心与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总动力.  相似文献   

7.
论人格素质的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震撼着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而且还伴随着人的素质向现代化特征的转型。人格素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把它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拟就人格素质现代化的特征和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既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阶层、区域结构、组织管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于新旧两个世纪的交界点上,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文化和教育与之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和教育改革问题。文化转型首先有赖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并且必然导致作为文化表现形式的教育的转轨,也就是要在扩大开放层面,加快发展进程的同时,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跨世纪人才。这也是建设未来新文化的需要。为此,除了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现实的迫切需要走技术理性主义的道路外,不应忽视对人的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全面素质的优化。基于此,致力于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改变,尤其是重视价值结构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重建,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不能设想,一个价值失落、道德沦丧、文化衰败、教育落后的社会最终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无论是作为教育的前提和依据的文化,还是以传承文化、培养人才为主要功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都面临一个转折、变革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边缘贫困群体是一个新出现的困难群体.结合江苏省南京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认为"低保"标准偏低、界定的单一化、就业不稳定以及政府缺乏专业工作人员,是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针对边缘贫困群体的4点扶助对策,即推行"发展性社会政策"、实行差别救助、积极发挥社区援助功效以及强化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1)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在关键时刻,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升华;(2)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4)将会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得到新拓展.  相似文献   

12.
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城市和谐社区的基础和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城市和谐社区的灵魂。活跃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和谐社区的建构,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促进它们的良性互动,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活跃的、健康向上的、文明进步的社区文化是城市和谐的基础和关键,体现在实践的紧迫性上是如此,反映在理论的深刻性上也是如此。因此,全面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必须有时代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方法,有思路,有对策,有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工夫:要有正确的社区文化理念;要有健全和完善的文化运行机制;要有广泛和自觉的社区居民参与;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应运而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谐文化重在建设,不仅要植根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更要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成分,不仅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更要有具体实践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意味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然而,在工业社会历史阶段中生成的可以归入现代主义范畴中的文化却如此深入人心,拒绝和抵制变革,从而使人类陷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出现是工业社会亦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后果,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变革要求与文化延续间的冲突,也是风险社会出现的原因之一。置身于风险社会,对工业社会的个体性文化以及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竞争文化进行反思,确立合作文化的建构目标,是一项迫切任务。风险社会意味着人类被动地成为命运共同体,为了将它改变为积极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行动这样一条道路可走,而合作行动的文化要求,则指向了合作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意味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然而,在工业社会历史阶段中生成的可以归入现代主义范畴中的文化却如此深入人心,拒绝和抵制变革,从而使人类陷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出现是工业社会亦即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后果,但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变革要求与文化延续间的冲突,也是风险社会出现的原因之一。置身于风险社会,对工业社会的个体性文化以及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竞争文化进行反思,确立合作文化的建构目标,是一项迫切任务。风险社会意味着人类被动地成为命运共同体,为了将它改变为积极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行动这样一条道路可走,而合作行动的文化要求,则指向了合作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6.
对外战略是指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以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各种政策、策略和原则。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文化因素在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文化价值观可以引导国家利益的建构和追求方向,同时它本身也是构成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在对外战略中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这方面,中国战略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泛道德主义取向、和合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以及诚信博爱是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仅有利于增进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回应和化解当代世界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而且有助于形成全球共同体意识、实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拓展。师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师德建设的几个原则,用和谐社会的理念审视和推进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重视各个社会阶层的顺畅流通,使个人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岗位之间自由变动。所谓农民分化就是指农民由原来单一的农民职业、农民角色向非农职业、非农岗位转移的一种趋势。当前我国出现的农民分化问题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必须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个体发展等功能,终极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文化特性。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活动在于传承人类社会的科学和文化并不断探索真知,发展文化,通过培养拥有先进文化的人来实现对社会的促进。只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和功能发挥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法律信仰与和谐理念的分析,对和谐理念给予一种历史的、坐标性的价值定位,认为法律信仰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法律信仰危机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中国社会的现状,分析法律信仰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指出和谐社会中法律信仰建构的根本途径是呼唤德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