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尉缭是先秦时期的杰出兵家,《尉缭子》也是战国秦汉之际极具代表性的兵书.秦汉以降至于宋明,相较孙武、吴起等著名兵家,尉缭所代表的"兵形势家"并未受到历代学者足够的重视,是以《尉缭子》一书及其著者尉缭也一直是中国传统兵学和先秦兵家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就以校注和引用两方面,作为历代对其书其人在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述评.  相似文献   

2.
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的发现,改变了对传世文献《尉缭子》的传统看法,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拟对《尉缭子》一书中三个词语进行考察:围、从、废军,并对传统工具书中的一些义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尉缭子》是我国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著名兵书,但因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真伪有争议而不被重视。1972年在山东沂县银雀山一号汉基中与其他先秦兵书一起出土了《尉缭子》竹筒的残卷,其内容与今本《尉缭子》大体相同。这就证明了《尉缭子》一书的真实性,此后学术界对它的研究逐渐加强,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对于尉缭子军事思想的论述似尚嫌薄弱,本文拟从《兵谈》一篇入手,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杀士"一词见于<尉缭子>等传世兵书中,银雀山汉简<兵令>也见"杀士 ",<孙膑兵法>更有<杀士>残篇.学者们对它有多种解释,包括"杀死士卒"、"减少 士卒"等.这些解释比较符合"杀士"的字面词义,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它们与兵法著作者 的本意和当时的战争实际相去甚远.将"杀士"理解为"牺牲士卒"也有违军法"亡士卒多 者,斩"这条军法.结合军法原理和有关条款,应该把"杀士"这个概念理解为:通过赏信罚必,使兵卒成为敢于拼死杀敌之士.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所出土的《尉缭》竹简证明:今传《尉缭子》一书,并非像清人姚际恒在他的《古今伪书考》中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后人的伪托;恰恰相反,它本是在西汉时期已经广泛流传的先秦古籍。今本《尉缭子》一书,就是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尉缭》。  相似文献   

6.
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尉缭子浅说》,是青年学者徐勇同志的力作。该书既是古代兵法的通俗读物,又是研究《尉缭子》酌学术专著。现评介如下: 一 古代兵法的通俗读物 《尉缭子》在学术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伪书,不受重视,少有研究者问津。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其中有六篇与今本相合,被专家们确定为先秦古籍,说明今本《尉缭子》不是伪书,这才引起人们对《尉缭子》研究的重视。而今本《尉缭子》经长期辗转传抄,其文字误漏、衍夺,甚至篇  相似文献   

7.
徐勇同志新著《尉缭子浅说》(以下简称《浅说》)由解放军出版出版发行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笔者认为除其他人论及的优点外,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三个鲜明特色。 《浅说》的第一个鲜明特色是体例新颖、匠心独具地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交叉叠合式框架结构。该书主体包括“总论”、“译文及浅说”、“附录”三大总分。“总论”分作三:“《尉缭子》的作者和成书”、“《尉缭子》的著录和版本”、“《尉缭子》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附录”析为四:“《尉缭子》校勘记”、“尉缭与《尉缭子》资料汇集”、“近年来国内《尉缭  相似文献   

8.
军事用语作为行业用语,和全民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文章以《尉缭子》为例,论述了军事用语对全民用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军事用语作为行业用语,和全民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文章以《尉缭子》为例.论述了军事用语对全民用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尉缭子》是战国后期的一部兵书,最早见录于《汉书·艺文志》,早在北宋元丰年间就由政府将它与《孙子兵法》等合编为《武经七书》,作为将帅必读的兵家经典。长期以来人们多把《尉缭子》视为伪书。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了大批西汉早期的竹简,其中就有《尉缭子》的残简,内容与后世流传的版本基本相同,证明《尉缭子》并非后人伪托之作。伪书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尉缭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活动年代,至今还是一个争执不下的悬案。有人根据文章开头有“梁惠王问尉缭子曰”这句话,认为作者是梁惠王时候的  相似文献   

11.
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杰出的军事家慕容恪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军南征北战,使得前燕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从辽西深入到中原腹地,势力急剧膨胀,其规模也由边塞小国向中原王朝政权迈进。观其一生,驱高丽、灭冉魏、攻前秦、战东晋,纵横沙场数十年,鲜有败绩,堪称军事天才,五胡十六国第一名将。  相似文献   

12.
王维的佛理诗重视象喻的使用 ,其方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 ,从纯粹言理出发 ,直接引用佛经中的典故 ,使其所言之佛理 ,更为准确明显 ,表现出以理取胜的特点。其二 ,则是从某一感性形象出发 ,通过景物的描写 ,来显示他对佛理的体悟 ,理寓景中 ,景理相谐 ,使诗的意味更加深长。前者带有浓郁的佛教文化的色彩 ,展示出佛教日益融入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而后者则典型地表现出中国文人的情趣以及王维个人的品性、艺术才能与风格。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和魏源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建军、作战、国防建设方面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为近代军事改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袁世凯是清末一个新军将领,他的军事思想颇为丰富.学习西方,变革军制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培养各种新式军事人才,以适应编练新军的需要,是袁世凯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重视军纪建设、关怀士兵和对士兵人格的尊重,在袁世凯军事思想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重视武器装备,是袁世凯军队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致力于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世凯的军事思想还有着务实性和片面性的特点,即重技艺而轻战略,重训练而轻理论,重陆军而轻海军.袁世凯的军事思想对清末陆军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韦应物与陶渊明并称“陶韦”,学陶是韦诗的基本方面。除此以外,韦应物还很注意学习《古诗十九首》、“大小谢”以及其他汉魏以至晋宋齐梁的诗人,形成了其诗歌“源出于陶”,融汇诸家的艺术风貌,取得了自创新格的成就,颇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司马懿是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即位后,将司马懿从朝中派往荆州御敌,后委以方任,这样他不再能直接参与朝中事务。曹真病逝前,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到西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公孙渊拥兵反叛后,魏明帝又派司马懿远征辽东,并对司马懿统兵作战表现出相当的信任。魏明帝临终前委任的辅政大臣中本来没有司马懿,说明他对后者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但病中的他后来听信刘放、孙资的话,最终让司马懿与曹爽一同辅政。在魏明帝朝中,陈群与陈矫掌握实权并得到皇帝的信任,而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耐人寻味。总体说来,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至于司马懿对魏明帝的态度,可说是“饰忠于已诈之心”,并通过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期 ,曹魏控制西北 ,蜀汉占据西南 ,两国主要在西部地区争战 ,粮草供给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为此双方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曹魏在西部一些适宜农业的战略要地大兴屯田 ,开发关陇、稳定河西 ,每年收获大量谷物供给军粮 ,以守为攻 ,迎战蜀军 ;蜀汉占据西南之后 ,诸葛亮注意处理好民族关系 ,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 ,劝农积谷。为了解决北伐运粮的困难 ,还在汉中及渭水南岸一些地区设置少量屯田。不同的农业开发措施与双方的治乱胜败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魏书》中关于柔然的记载,以负面居多,柔然首领曾为北魏奴隶以及与柔然战争中不败的魏军神话则是其中代表.从《魏书》中所记载的柔然族源问题和魏军不败两个方面入手,比较对照同时期南朝史书及后世的《资治通鉴》,通过详细分析,指出了《魏书》中有关柔然形象记载的不准确性,这对正确解读《魏书》,恢复柔然的真实形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维基于自己坎坷不平的“悲剧性”遭遇,往往在诗歌创作中对一些身处不幸的人表示深切的同病相怜之情:首先是对贫寒志士、不幸女子以及不遇将军的悲怨处境表达深厚的同情,以此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幽怨。其次是对那些解印归田、拂衣归山的隐士吐露仰慕和向往的真情,而且表示相从归隐的意愿。  相似文献   

20.
王守仁善于从政治角度去处理军事问题,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十分重视谋略,在建军思想上强调选将用将,并将因材施教原则应用于军事训练.他将心学运用于军事之中是其军事思想最具特色之处.阳明心学虽属唯心主义体系,他的军事思想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