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词汇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全民性、社团性、动态性和共时性。根据稳定度和普遍度的差异,词汇可以分为基本层、常用层、局域层和边缘层。在历史语言研究,特别是历史词汇研究中,经常出现方言、口语、白话、俗语等概念,这是几个从不同方面划分、相互重合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它们都具有社团性,并与局域层相关。我们应该将这种对词汇的新认识与词汇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文字记录语言,也能影响语言。在汉语中,有一些词语的用字,并非采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而是采用它们的形体特征。其中,有基于汉字形体分析理论的假会意结构,有以汉字整体轮廓为基础的各种比拟表形。由这些方式产生的词语,具有明显的俚俗色彩。  相似文献   
3.
缩略是一种语言形式的变化,它从原词语中选用部分形式组成一个新形式表示与原词语相同的意思。在缩略过程中,选取的形式有的有单独表意能力,有的没有,这表明,缩略过程中选择的是形式片段而不语义单位。  相似文献   
4.
非理复合词是汉语词汇在历史发展中,一些来源于多个语素却又不能按一般语义结构规则分析的词。它有四个来源两个不同层次的成分长期相邻使用,形成跨层次凝合词;从一个常用词语中选取部分音素或音节组合成等义的新形式形成缩略词;从一个熟习的词语中略去所要表达的词,让剩余部分表示被略去词的意义,是隐缺词;用不对应成分替换一个词的部分,造成一个与原词整体意义对应的词,产生非理仿词。  相似文献   
5.
汉魏六朝佛经在汉语研究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佛教随着中西交通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佛经翻译事业的兴起。现存材料证明,在桓灵之世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翻译家,如安世高、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其后译经者辈出,象东吴的支谦、西晋的竺法护等都翻译了大量佛经,十分著名。东晋以后,翻译大家更多,译经的水平和规模也更大,许多经文都长达数十卷。历来研究佛学的专家多肯定东晋以后的译经,如方立天先生说:“直到道安的时候,我国的佛教徒对印度佛学还是处在生吞活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博士"的外借和返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在南北朝时已从官职演化为尊称教师的一般名词,被借入突厥语中,又被转借入了其他北方民族语.五代以后,通过汉族与西突厥、契丹、女真(满)、蒙古等民族的交往,返借入汉语.由于民族间文化交流中的取长补短作用,汉语在"博士"一词的返借中没有引入"传授文化知识的人"一义,而主要从武术、音乐、杂技等方面引入了"技艺的传授者"或"技艺精熟的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词语缩略的界定及其理论诠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汉语缩略词语的批评,往往与语言实践相矛盾,原因是这种批评缺乏对缩略本质的了解,缺乏对缩略这种现象的科学界定.本文把汉语词语缩略界定为从一个常用的词语中抽取部分在形式上有代表特征的成分表示这个词语整体,是由于说话人追求省便而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形式萎缩,是一种基于言语的历时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这个词语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内部结构和各语素的意义被忽略了,代表成分的选择取决于它在形式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用描写的方法,对魏晋天师道文献中的同义词作了考查。在共时层面上,发现了包含3451个词项的861组同义词,其中最少的为两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最大的为52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同义组的数量,随各组成员的增加而递减。而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义现象中旧质与新质的比例大致为3:1,反映了词汇在继承和创新中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太平经》中的汉代熟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对话和口述方式写成的《太平经》有很强的口语性,不少地方反映了当时汉语的发展趋向,其中保存的语法和词汇的资料,对于了解汉代后期汉语的面貌和研究汉语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搜集了此书中出现的一些熟语,并作了简释。  相似文献   
10.
东汉佛教文献中有大量的音译词、意译词以及经典罕用的流俗词语,给人一种强烈的新异感。音译和意译两种方式常常并行,有时彼此融合,带来词汇的变化。东汉佛经中的音译词,绝大多数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异域色彩,它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生命力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