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苏联军事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即所谓战争题材文学的“第二浪潮”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全景文学”的兴起。70年代中期,苏联的战争题材作品出现了新趋向,有了新发展。邦达列夫,巴克拉诺夫,贝科夫,瓦西里耶夫等是当代苏联军事文学中风靡一时的“战壕真实派”作家,他们都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被称为“前线一代”或“尉官作家”。邦达列夫曾经说过:“有这样一些作家,他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几代人。作为一位自传性很强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完整的折射在他的作品中。在不同的时期,海明威适时的用他的作品反映他的人生感悟。他痛苦的战争经历,充满冒险的生活,捕鱼打猎拳击等等爱好,都成为他作品中真实的一部分。海明威的作品伴随着他的人生经历一起成长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正> 一、海明威在两个概念中的位置海明威崛起于欧美象征主义由诗坛而向整个文学领域渗透、扩张的年代,有的研究者将他也视为象征主义作家,认为他应该“与爱伦·坡·霍桑和麦尔维尔列为一类,即描写象征内心世界形象的作家”但不少研究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如美国评论家哈里代就说:“在新的文学史里我不愿看到海明威作为‘象征主义’者出现.”并认为他“是二十世纪美国小说里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优秀的作品里总是坚定地维护现实主义.”这两种意见,构成了海明威研究中关于象征主义问题的基本分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回味。但评论界对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却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文本入手,以历史的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可以发现海明威虽然更倾向于以男性视角进行创作,善于关注男性世界,但他确实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笔下的许多女性不仅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且具有“硬汉”的某些特征。他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数量众多的“五四”军人题材的作品虽然长期被排斥在文学史的经典叙述之外,但它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它一方面为我们记录下了战争年代军阀们的种种罪恶,另一方面它通过“审判惩罚模式”和“忏悔反思模式”明确地反映出了“五四”作家们明确的反战立场。正是这一立场,使“五四”战争小说于不自觉中形成了新的范式,无“主义”、无英雄、无战争过程。  相似文献   

6.
“迷惘的一代”首先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因此,我们研究“迷惘的一代”,就必须把它与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与美国这一时期的繁荣联系起来。在这一时期内,有两位重要的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和约翰·多斯·帕索斯,在美国还没有卷入一次大战时,就自愿到意大利前线和法国前线服役。另一位重要的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也应征参加了美国军队。这些作家和其他作家一部分作品直接描写了战争,另一部分作品描写的是战后和平时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简论海明威的“冰山”风格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是作家的一种艺术追求,一种艺术境界。它力图实现作品更大的思想容量,使作品具有底蕴和充满力度。“冰山”风格的形成,得力于海明威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储蓄,得力于严谨的创作态度,得力于作家对文字简约的刻意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真实表现,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一生遭遇了战争、自然、生活的险境磨练,使他成为具有正义感的、永远打不败的斗士和作家.在人生的探索中,他虽然也有迷惘、绝望的思想情绪,但他有自我超越的硬汉子精神,于是成为一个传奇人物和象征.  相似文献   

9.
“战壕真实”小说及关于它的一场论争陈敬泳以战争小说蜚声文坛的苏联“前线一代”作家中有三位的姓氏都以俄文字母“”开头,被称为三“”作家。这就是邦达列夫、巴克兰诺夫和贝科夫。由于体裁和题材相同。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风格相似以及作品发表的时间相近,以三“”...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强烈独创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艺术风格独特,既简洁、凝炼,充分体现了他的“冰山”写作原则,又含蓄深厚,具有多重寓意和象征色彩。本文以《A Day's Wait》为例,剖析了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回味。那么,与这些坚毅的男性并存在以战争、狩猎、暴力和死亡为背景的作品中的女性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她们与男主人公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本文在较全面地研读了海明威的主要作品的基础上,对他作品中的女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可划分为两类:现实的女性和理想的女性。论证了两类不同的女性在“海明威的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中所扮演和担负的不同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强烈独创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艺术风格独特,既简洁、凝炼,充分体现了他的“冰山”写作原则,又含蓄深厚,具有多重寓意和象征色彩。本文以《A Day's Wait》为例,剖析了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及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3.
傅获是一位勤于耕耘的作家。他文笔姿纵,题材广泛,在间谍、战争乃至社会伦理等方面,都不乏可取之作。他的作品以对生活的深入剖视和对艺术的刻意追求,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注意。这些作品取材切近生活,内容健康积极,力求表现时代脉博的跳动,具有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这个名字是一个与战争和勇敢、爱情和暴力、美和死相连的名字.他不但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自己在公众面前的"爸爸"形象,还以其独树一帜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优雅风度的"硬汉"形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具体分析了美国著名现代作家海明威的思想倾向和创作成就。针对美国学者把海明威比作“一头老狮子”的论断,作者指出:海明威顽强奋斗的精神的确是值得尊敬的,但由于世界观的局限,他找不到正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因而总是逃不脱迷惘和失败。这就使他的作品充满“困兽犹斗”的悲壮气氛,他本人也只能说是“一头受伤的老狮子”。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的妇女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小说家。本世纪20年代他曾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于世。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他的长短篇小说的背景多是一个被战争破坏了的萧条社会,一个墮落的世界。战争摧毁了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灵;他们对前途既无信心,又无希望,因而成为所谓“迷惘的一代”。战后社会经济的萧条,搞乱了人们的道德价值,更使女人堕落,而女人又去糟蹋男人。女人的淫乱,已成为人类生存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之一。因此,海明威的多数作品都贯穿着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海明威是一个在个性上充满许多矛盾的人物。他即十分慷慨,又极端自私;他热爱生活,同时又一直不停地思考着死亡;他一生刚勇好强,但他的勇气终又结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今天被视作现代派的鼻祖,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可是在他的时代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作家,他的同时代的人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创作的巨大意义。他的作品,从被看作为“非文学”,到被承认为“正宗文学”,最终被世人所认可,并成为人类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从卡夫卡的性格和主要作品人手,通过对它们的解读,使人们对卡夫卡能有更直观、更立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是20世纪极富盛名的美国作家,被誉为"影响作家的作家"。对于他自己的创作风格,海明威称之为"冰山理论",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将其"冰山理论"推到了极致。《雨中的猫》是海明威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作家践行"冰山理论"的又一力作。小说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冰山"之下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读者深刻体味到小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即: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战后人们思想的迷惘以及夫妻之间感情的隔阂。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结合"冰山理论"来解析海明威小说的"八分之七"。  相似文献   

19.
<正>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与欧内斯特·海明威同时代的杰出作家。进入二十世纪后,正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优秀作家为美国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与海明威一样,菲茨杰拉德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四十六岁的一生是短暂的,其创作生涯不过二十年,但他以自己特殊的文学天才和辛勤创作为  相似文献   

20.
“迷惘的一代”文学用新的表现方法丰富和突出自己的创作个性,后来独树一帜,使美国文学别开生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歌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传达战后一代人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孤独、怀疑和彷徨。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