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的制定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确立为中国人民革命的指导思想。通过斗争实践、与错误思想进行论争、全方位多途径地进行传播,以及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特点,它标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作出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日渐常新的重要课题。最根本的是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务必理论联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民族特性,务必要有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历史必然性的,是深刻总结和反思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和民族化,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日渐常新的重要课题。最根本的是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务必理论联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民族特性,务必要有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历史必然性的,是深刻总结和反思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密切结合所产生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繁荣昌盛、光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的过程,就是它在中国日益传播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本文拟对辛亥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周年了。当我们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回顾五四运动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在中国兴起,才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的历史行程。对于我们增强和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把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历程里,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寻求解放的道路,先进的知识分子历尽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直到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蓬勃向前发展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先进的知识分子最先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并且在传播的历史过程中,起着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世纪之交的历史经验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的革命性、科学性与开放性的完美结合.它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一定会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中国文艺的发展起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还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革命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了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他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进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它的主体思想和支柱理论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马克思主义观正确与否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人要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就必须掌握构建马克思主义观之科学方法。历史经验证明,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坚持以与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斗争为动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198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离开我们已整整一个世纪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仍葆其美妙之青春,它的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指导着我们为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伟大目标而奋勇前进。我们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持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①,自它产生之后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它一经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立刻显示出无比强大的战斗力和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最先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提供了诸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海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占着光辉的一页。而海南革命根据地能坚持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最根本的原因是广大革命干部和战士坚信马克思主义终必将在中国取得胜利,因而满怀信心,前仆后继,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依靠群众,坚持海南革命斗争的结果。那么,马克思主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海南传播的?这是本文力图叙述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一种工具,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及其在现实中的展开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的反思与总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是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文化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逐步扩大的。 早在“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中,由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初步运用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观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开始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力图对它作出新的说明并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均告失败的历史情境下,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相遭遇。在国际视野下中华民族已是无产阶级民族的观念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革命的合法化论证路径之一,并进而演化为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理论接点,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8.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长眠不醒与世永辞了。一百年来,马克思创立的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日益广泛传播,马克思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在蓬勃发展。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人民革命和建设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与实际斗争相结合。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普及大众,完成革命理论的武装。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历史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我党注重区分不同对象,分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工农群众、红军士兵和党员干部三个层次,采取不同措施,开创性地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地推动了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思想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同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一样,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和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一方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另一方面,它又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自己独到的贡献。本文着重就第二个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