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延绵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进入新世纪,肩负新的使命的理论工作者,定会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和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两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含经济、政治关系和优秀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中国延绵近一个世纪,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进入新世纪,肩负新的使命的理论工作者,定会回应时代的呼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揭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寻求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源泉。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在于符合时代要求、加强理论创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86年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大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又反过来成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引擎。红色文化的传承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应使红色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日渐常新的重要课题。最根本的是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务必理论联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民族特性,务必要有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历史必然性的,是深刻总结和反思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逻辑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是,开辟了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和民族化,创立了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提供了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的一个科学化的历史进程。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化、现实化、民族化和大众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日渐常新的重要课题。最根本的是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务必理论联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民族特性,务必要有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有历史必然性的,是深刻总结和反思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先进文化形态的身份,同中华民族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信仰的过程。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政治意义上的认同建构应该以文化的认同建构为基础和前提。从文化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整合、提升,并实现自身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发展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就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尤其是与中国现代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现代化规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过来又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建构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互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和谐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文化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现行的“毛泽东思想”概念主要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很少讲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不讲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除了带来对毛泽东思想丰富内容的简单化外,还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理解上的偏颇,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忽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作为产生于欧洲的理论成果,传入中国竟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这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西方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也就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未来社会有着美好构想的科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文化,二者真的能够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对于二者的关系问题,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文章就试图做这个工作,以期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任何理论的演化都无法脱离其所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化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融入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结合的过程,包含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是指在国内外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书斋到世俗、由被少数人推崇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历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的基本途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演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断融合。在当代中国,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问题,对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并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目标、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创造马克思主义实践手段并为群众所掌握、付诸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这四个基本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性动力机制指的是那些驱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各种内在的动力构造要素;其精神实质从其根本性质上来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因;从其基本功能上来讲它确保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前进方向;从其核心特征上来讲它增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承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