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帮老伴洗碗     
童少纯 《老友》2010,(8):45-45
退休前,我一直在工作上苦心钻研科研项目,拿过一些科学技术奖。但在家里,有些家务活我却从不问津,比如像刷锅洗碗。退休后,文友骆柄魁的"处女作"《刷锅洗碗也快乐》促动了我。我决心改变自己在家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让老伴轻松一下,于是放下退休前"高级工程师"的架子,要在帮老伴刷锅洗碗中寻求快乐。为此,我向全家郑重宣布:从今天起,家里刷锅洗碗的活儿,我承包了。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07,(11)
我的老伴宝予是从铁路设计部门退休的老党员。他平日里不善言辞,干起工作来却像换了一个人。在43年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忘我拼搏,从不惜力,人送外号"傻"党员。1999年,退休后的宝予受聘于河北某大厦的施工监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老夫不才,在职时工资就不高,退休后又打了折。好在"家庭财政部长"——我的老伴善于精打细算,故全家小日子亦过得悠哉乐哉。老伴出身贫苦,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譬如用  相似文献   

4.
又见邻居大妈风尘仆仆地旅行归来,我终于忍不住询问":您经常外出,不觉得累?"大妈一脸兴奋":走南闯北是我的梦想。先前为了孩子、工作、老伴,耽误了太多。如今儿女成家,我已退休,老伴走了,趁自己身体还行抓紧圆梦。人哪,得对自己好一点。"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短片:伦敦奥运火热进行时,闲适的泰晤士河畔,一位卖艺者光着膀子,背靠躺椅,抱  相似文献   

5.
老伴是个宝     
葛友根 《老友》2010,(4):19-19
我在职时是做老干部工作的,与老同志接触比较多,对"老伴是个宝"体会比较深。后来自己也退休了,老伴是小学退休教师。我们有两个儿子,都参  相似文献   

6.
王景龙  邵扣  侯艳丽 《老友》2014,(12):52-52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退休的事业单位干部,老伴是一名退休的国家机关干部。我今年56岁,老伴61岁。我俩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孙女也在国外上学。身边没有孩子需要我们照顾,我和老伴的日子过得很清闲,每天都是吃饭、散步、看电视,生活很单调、枯燥。我听人说,最近民政部门收留了一批孤儿,家庭可以寄养。我俩准备收养一个,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办理家庭  相似文献   

7.
我们退休之后,喜添爱孙,这给全家增添了几分欢乐,故为孙儿取名"悦悦"。由于儿媳工作较忙,除节假日孩子由她带外,其余基本上由老伴实行24小时责任承包。我和老伴虽然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关邑 《老友》2008,(3):43-43
老伴退休了,没有了单位工作的重负,没有了人际竞争的压力;儿子成家了,孙子上学了,我也退休了,对老伴来说,在家里少了相夫教子、带孙子的拖累,她成了时间的富裕者。太平盛世,人心思寿,人心思美。老伴便把时间和精力渐渐转向对自己的"包装"和"修饰"。  相似文献   

9.
案例:老刘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受聘于一所民办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精力不济,容易分心。比如正在写一个教案时,却突然会惦记老伴的身体,琢磨该怎么陪老伴去看病;一会儿又会想起该去幼儿园接小孙子了,得打个电话提醒儿媳……老刘不禁感叹:人老了,精力也不够了。  相似文献   

10.
花添晚年乐     
杨新生 《老友》2014,(6):42-42
正我是个"老土冒",不沾花草,直到退休前,对养花种草还是全无兴趣。而老伴从小就爱花,对养花更是情有独钟。她常常念叨:"我还在娘家时,就挑水养花,靠花换钱,买油买盐。"如今,老伴已经年过60岁了,对养花种草依然痴迷,老姐妹们送她"花痴"芳名。此名不假。一次日近晌午,她外出买菜,看见菜市场有卖花的,便将买菜一事丢之脑后,只买了一盆花回来。等菜下锅的我,措手不及,只能做无菜之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好几回了。这些年来,老伴的花情更浓,住所偌大的一个阳  相似文献   

11.
廖仕成 《老友》2014,(12):39-39
正退休在家,我无事可做。老伴见我整天闲在家里,便开导我说:"你闲着没事,到菜市场上去看看,买买菜、算算账、动动脑筋。如果天天闲着,过不了几年,你的大脑准会变得迟钝。"我一向是"工资一交,不管吃穿",家务事都是老伴一人操持的,平时连商场都很少进过,更不用说买菜了。老伴这么一说,如醍醐灌顶,我猛然觉醒:腿脚越走越活,头脑越用越灵,人在家闲着,长久下去,是要闲坏  相似文献   

12.
丁女士: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退休前一个人生活了五六年,退下来才感觉到孤单。经熟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他大我10岁,是退休大学教授。因为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职业经历,我们彼此都满意,不久便结婚了。我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婚后,我把我们的家重新布置了一遍,既温馨又富有情趣,老伴对我做的饭菜也赞不绝口。旁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很相配。可我心里总不那么痛快,觉得老伴对我的感情不够近,甚至有些  相似文献   

13.
退休后,很长时间呆在家里,除了读书看报写写东西。便是听音乐来打发日子,老伴觉得这样对身体不好,劝我学习打门球。我原本以为打门球很容易,岂料一拿起门球棒却不是那么回事,球不是击得太重滚出界外,就是打得太轻.到不了位,有时很近的距  相似文献   

14.
马志国 《新天地》2016,(9):56-57
马老师: 您好!我和老伴都是70多岁的人了,应该说老两口日子过得还算挺好的.可是,最近两年来,我们却常常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为什么?说起来您也许猜不到,就因为老伴的写作爱好. 是这样的.老伴年轻的时候喜欢舞文弄墨,也算个文化人吧.退休后没事可干,看人家有的老年人写文章,他就练起了写作.应该说这个老头子,天性就有点偏执,如今写作的爱好成了他最大的执着.特别是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后,倔强劲就更上来了.  相似文献   

15.
乐从菜园来     
宋增明 《老友》2013,(7):42-43
退休之后,老伴见我整天闷在家里,就鼓动我出去多活动,可是我嫌到外面活动太闹腾,不愿意去。她说了几次后,见我没有行动,也就作罢。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有一天,老伴对我说:"既然你不愿出去,那就把院子里的那块空地拾掇一下吧!"老伴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把那块地要是鼓捣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6.
张玉娟 《社区》2012,(3):52
自从孟大爷退休后,似乎越来越不好"惹"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冲着老伴发火,还动不动给儿子打电话,"你快回来,这事我管不了";因为嫌饭做得不好吃,家里连着换了3个保姆。家里人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成了他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17.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18.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19.
我自退休后,很快便选准了一块较为适合于自己兴趣爱好的小乐园——写稿,并以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点。我学习写作并品尝到写作的欢乐与甘甜,是从写退休生活日记开始的。记得那是1995年7月末,老伴突患肩胛骨损伤。恰巧当时《江西卫生报》刊登了陈书林写的《拍打保健法》。我按该文要求,为老伴拍打了数日,果然奏效,治好了老伴的伤痛。此事我记入了日记。8月,我将这篇日记整理为《谢谢您,  相似文献   

20.
老伴的牵挂     
侯家赋 《老友》2015,(2):42
儿媳妇生孩子,需要老伴去伺候。由于实在脱不开身,我不能和老伴同去,便成了看家的"留守老头"。老伴知道我自结婚以来,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油瓶倒了也不扶的"懒汉"。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她确实放心不下,所以临走前给我准备好了油盐酱醋、大米、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和药品。上汽车前,老伴再三叮嘱我要按时吃药,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糊弄、凑合,衣服要勤换洗等等,说得我很不耐烦,装着没好气地对她说:"你放心走吧,我饿不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