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邱家洪 《南方论刊》2010,(4):52-54,5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问题依然突出。鉴于重庆城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及成因,要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基本取向,调整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设计,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更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杜宪苗 《东岳论丛》2008,29(1):187-190
在制度构建中理念的弘扬是必需的,在我国现阶段构建系统的矿工权益保障制度已刻不容缓,而在这一制度的构建中正义的理念应当是最为基础性的理念。矿工权益保障的正义应当是社会本位基础上的公平与正义,它要求在社会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即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为保障社会公平所建立的国家调控下的社会分配制度也应当以实现正义为基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兵  张永春 《人文杂志》2012,(3):151-155
退休政策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社会正义和公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价值共识,正如罗尔斯所言,正义是社会的基本结构问题。资源的相对稀缺成为人类社会寻求正义的基本条件,在这个前提下,社会正义应该是公平分配。本文对我国现行退休政策的公正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改善退休公正的政策建议:男女应该同龄退休,并且女职工和女干部也应该同龄退休,在"十二五"期间尽快消除养老保险"双轨制",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养老退休制度应该是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基本公平、公正地享有相同的退休权利。  相似文献   

4.
马国亮 《社会科学家》2023,(11):150-154
新时代,教育公平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公正、提高人民福祉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均有着重要意义。从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求来看,教育公平的国家战略转型,应锚定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公平基础、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高质量”、从“分配正义”走向“承认正义”、从“统一性”走向“差异性”这几个方向上。在具体实施上,应该通过以下方式推进我国教育公平事业的发展,包括推进教育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公平政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个性发展和特殊需要,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大力开展乡村教育,遏阻知识贫困的代际传递;培育积极参与教育公平事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强化教育公平的社会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也被作为评估教育改革的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当前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政策的非公平导向,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过大,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失衡等.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仅要致力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更要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实现实质上的公平,即平等与效益、均衡与优质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的公平.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是人、社会和国家权力与权利的延伸和表现形态,有着塑造人、社会、国家的功能。宪法对国家和公民文化权利的规定,建构了文化产业权力和权利的基本关系,构成了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权利最核心的正义关系。重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公民、社会和国家的权力和权利关系,在建立和树立实现市场经济正义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正义,从而使得"文化产业正义"成为"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正义体现,用公平、均等的文化产业权力与权利观,建构中国新文化产业正义观和新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安排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中公平公正合理的教育产品供给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公平、有效的公共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实现公共教育国家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杨维东  芮南 《兰州学刊》2013,(8):194-19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大量流动人口选择到北京工作和生活,其子女在京受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放开后,具有在京高考意愿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渴望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望。"教育公平"表象的背后是诸多利益群体的博弈。文章从新公共行政视角着眼,运用社会公平复合理论分析进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在京高考政策问题,厘清社会公平的复杂性、多元性,并提出政策调整所需考虑的若干因素,实现社会管理政策之间、省市之间、中长远政策之间的统筹。  相似文献   

9.
文章依据中国四大城市实证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人们在不断富裕的同时,社会不公平感也在同步增加的矛盾的社会事实,指出所谓的以收入分配不公平,即贫富差别为中心的社会不公平中不仅有"结果"的不公平,还有"机会"与"过程"的不公平。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公平观是个历史范畴,从平均主义中的公平,到效率中的公平,再到正义中的公平,是社会公平观的否定之否定。只有实现正义中的公平,才能和衷共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实现正义公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唤,是党和政府“十二五”工作根本出发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前,教育不公已成为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社会问题之一。成人教育具有大众化的性质,可以为弥补教育不公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邱炳厚  高俊伟 《理论界》2005,(12):40-41
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江泽民同志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社会正义就是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2.
李文学  彭华 《兰州学刊》2009,(4):162-165
长期受我国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义务教育领域的政策体现了城乡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义务教育领域出现了重大政策变革.文章以公共政策的视角,对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政策变革比较分析,指出义务教育改革是对农村教育长期低水平投入的补偿性改革,而城市义务教育改革体现的是教育权利的公平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仍只是基础性的保障,未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差距,公平导向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均等化教育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尊问题依据尊重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承认的自尊"与差异"评价的自尊"两种,在政治哲学领域二者的实现关乎社会制度基本正义的建构。罗尔斯公平式正义理论中,自尊具有基本善的重要地位,虽然有学者指出罗尔斯通过自尊概念无法充分论证正义两原则中的自由优先性,但是在实现公平式正义理论相比功利主义更能实现正义观念稳定性的目标中,自尊概念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岳文海 《中州学刊》2005,(6):119-121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定、教育和人才公平、社会公正.只有解决好以上五大民生问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的民主属性:基于公平正义原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公平的正义原则"主要探讨社会价值应该采用何种原则加以分配才能保障公民享有实质平等自由,从而确保结果公正,实现社会正义。"公平的正义原则"强调平等自由权利的公正分配,强调经济和其他社会资源分配必须在机会均等开放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差异性分配,对确立中国村民自治的民主属性具有借鉴意义:国家权力的适度介入有利于平等和自由;民主意味着村民基于"公共理性"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充分的对话、讨论、协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公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向军 《天府新论》2004,3(2):14-17
社会公平或者社会正义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证。当前 ,促进和维持社会公平 ,需要从建立正确的社会公平观、完善分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政策适当调节收入、照顾困难群体、打击不正当获利行为及废止影响社会公平的社会政策和设置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多年来已经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改革,但是问题仍然存在,人户分离现象是其集中体现。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城乡隔离、实现自由迁徙。自由迁徙是正义社会的基本品质,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对自由迁徙落户条件应实行必备性条件与选择性条件相结合的目标模式;为实现自由迁徙法制化,有必要进一步采取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政策是社会公共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教育发展中的“二元”格局:城乡间、区城间、性别间和校际间的差距。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公平的实现,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进程。所以,消除差异是中国教育政策的理念转向:教育政策要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城市中心”转向“均衡发展”;从“市场产业化”转向“公共利益性”。  相似文献   

19.
追求公平和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目标和社会理想。在当下社会正义面临各种挑战的情势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和谐社会对公平和正义的崭新要求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20.
结构功能主义技术—功能论的教育公平观认为通过机会均等的教育与职业的联系,激励社会层级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转型中国公共教育制度构建与教育政策影响深远。实践中的精英复制,使之黯然失色。为教育公平祛魅,警惕政治国家利用教育公平弱化公民社会,回归政治国家公共资金提供者与教育权利保障者角色,是实现教育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