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伴随着不同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交流,翻译研究重点也从语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翻译研究,:不同文化在传播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文化渗透特征。译者在文化翻译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文化渗透现象。反之,文化渗透也对文化翻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翻译与文化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关系也趋于更加开放和包容。与此同时,多种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也带来了相互之间的融合和对抗,可以说当前的情势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机会和挑战。如何面对这种可能由文化渗透带来的威胁,应该采取何种手段维护国家语言安全,通过对各国相应策略所做的调查,相信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浅议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个开放的世纪,是各国抓住机遇突飞猛进的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西方世界的交流有时并不是很顺畅.基于此,着重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原因以及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破除中西文化交流的三大思想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倡导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有三大思想障碍 ,即认定不可能有平等的文化交流 ,认定未来世界文化的大趋势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或认定文化融合的最终境界是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 ,夸大不同语言、文化系统的不可译性。在对平等交流有无可能 ,无差别的、统一的世界文化有无可能 ,准确的文化翻译有无可能等三个理论问题作了辨析以后 ,作者表达了一个愿望 :中西双方回到平等交流的元点上来 ,加深了解与认识 ,促进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强大的影响和渗透下,中国文化逐渐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又导致了中国的文化自卑感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生。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文化的地位和交流问题?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核心概念即视域融合理论,对我们认识中西文化交流具有某种启迪。只有站在文化全球化的高度,抛弃狭隘的文化地域本土观念与思维模式,以多元开放的态度,包容大度的胸襟,来审视中西文化交流,才能最终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世界文化格局承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重建新的结构,是一种历史的趋势,人类文化在比较、融合、批判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身份越来越模糊,世界文化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对作为传承世界文化载体的传媒面对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庐山作为千古名山,它的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文化内涵似可用12个字概括:畅融三家,并蓄中西,蕴涵政治。从东汉起,儒、释、道相继进入庐山,互争雄长,竞相发展。近代以前,庐山中西文化并蓄集中于佛学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染指庐山,出现了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庐山与政治发生关系,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将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语言艺术的精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且对文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般来说,语言能够更好的反映一个地区的民族特征,这其中既包含该地区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也包括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这点在英汉谚语也有体现。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所以英汉谚语又存在着差异。本文首先分析英汉谚语的起源,其都来自民间生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和宗教文献;然后主要从生活实践经验、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宗教思想的四方面,对英汉谚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英汉谚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渗透与融合。最后指出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谚语逐渐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英汉谚语在互相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的自我繁殖 ,总是要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 ,互相影响、补充、渗透 ,不断借鉴、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对各国的社会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①但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际时 ,往往因文化、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出现不理解、误解、甚至曲解的现象 ,从而使交流受到影响。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应把研究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文化、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文化是一个社会学范畴 ,从广义上说 ,它一般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或者…  相似文献   

10.
珊瑚既是中西经济贸易的商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珊瑚通过海陆两条贸易通道,由遥远的地中海世界流传到中国以及沿途各国,在不同的文化圈形成了共有吉祥寓意、又各具特色的珊瑚文化,并为世界营造更加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文明史上,“丝绸之路”这条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陆桥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纪元。炳灵寺石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炳灵寺石窟艺术的繁荣,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又使其得以长久保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近代以来,伴随全球化,西方文化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拒斥、被动接纳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会通三个逻辑阶段。本文以全球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三位一体”为最高价值标准,评析了中西文化冲突的三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在中西文化冲突、磨擦过程中,一方面,西方文化精华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精华的价值取向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可”;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也向西方文化渗透,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价值取向被西方文化“认可”,并以统一的价值取向,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会通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一体化必将推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广告作为经济信息传播的排头兵,承担起了跨文化经济信息传播的重任。但地区、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具体广告实践中非常棘手和敏感的因素。通过对跨文化广告传播在文化差异作用下的冲突与融合进行深入分析,寻求中西文化间的契合点,提出培养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以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当具有静守性、中和性的中国文化遭遇具有攻击性、开拓性的资本主义文化时,我们应采取纵、横交叉式的中国态度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批判性的交流和融合,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争夺中建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规律。如果没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文化就会走向故步自封,最终走向灭亡。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就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同时,随着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呈现出各种特点,并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学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21世纪人类文化的大格局,仍将是多元并茂、互补共进,人类文化、东西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彼此逐渐走向趋近和融合,在趋近与融合中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互补互动、创新发展。汤因比的“世界统一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既不符合文化发展自身的逻辑,也是不现实的。中国文化在中西文化趋近与融合的大背景中,必然实现进一步的融合与创新,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目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环境的特点: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为深入和广泛;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传媒公司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生产和交流的商业化程度大为增强;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继续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世界文化的美国化在继续;发展中国家依据国际法,积极采取措施,趋利避害,保护本土文化;东亚经济的崛起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国内环境方面,有利因素:积极进行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基本国策;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增强了文化实力,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以及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渴求和包容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知识界和民众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心态趋于更加理性;不利因素:文化产品的商品化造成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文化环境。展望:未来中西文化交流将有三个主要特点:中国吸收西方文化进入更为理性的阶段;更主动利用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今后几十年内,中西文化交流依然是中国的输入远大于输出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论争提出了“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观点,围绕这两种观点产生了多方文化论辩。这次文化论争在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上提出现代化的发展取向并进行了初步论证,在内容上提出文化发展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问题,在方法上提倡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给出了多种中西文化交流的答案。但是,这次论争未能对文化作出实质性的正确界定,在文化发展的目标、内容及方法上也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环境中,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语境下,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文本的形式进行着艰难的文化选择与不懈的文化探索.它们将聚焦传统文化精神、凸显地域文化色彩、融合族别文化特质、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作为开掘重塑民族文化、保持增强文学民族性的文化策略,展示了自己向世界文化开放并与之对话的同时努力寻求恪守与建构的文化姿态,其总体的文化取向对21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以体用范畴对中国社会出路的探索继“中体西用”与“西化”论思潮后,梁漱溟以“意欲说”文化哲学对“西化”论展开了再否定,但却重蹈了体用割裂的覆辙。此后,熊十力通过“本心”本体论哲学建构对梁漱溟的思想予以改造与转进,从而以体用一致原则构建了一种堪称“中体新用”的中西文化融合理论模式,在唯心主义路线上完成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融合思想辩证综合的理论任务。全面梳理从梁漱溟到熊十力的思想发展进程,对于深入认识近代中西文化融合思想的发展规律以及推进当代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创新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