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论寂寞与学术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寂寞与学术工作似乎历来具有密切的联系,哲学家,学者或科学家通常看淡社会的名利权势,远离人事纷争,潜心于自己的工作,追求宁静,独立和孤独,他们的这种生存状态可以用寂寞一词来表述,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对自古以来学术寂寞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学术更多地介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工作也日益组织化,但寂寞作为学术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条件,即使对今天的学术工作,特别是高层次,基础性研究仍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需求,师范教育已面临着由三级向二级过渡,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现实.而办学层次的提升要求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相应地提升,这便对升格后的师范院校提出最为现实的要求.本文着眼于儿童文学的教学要求,论及了升格后中、幼师儿童文学教师在自身建设、学术追求、学科视野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此对目前已提升了办学层次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的自身建设提出善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庄子“真人”人格及其对高校学者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穿梭于"象牙塔"中的部分学者,把做学问当作显姓扬名的工具和手段,这背叛了学术精神,远离了学者品格.而<庄子>中的真人人格内涵极其丰富,能为高校学者提供理想的人格参照.其自觉以求真知、通大道为历史使命,贵真诚、法自然的道德品格与启大美、任逍遥的生命姿态等对高校学者的治学追求尤其具有特别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大学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目前对大学理念的片面认识 ,提出应从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教育观念三个方面全面把握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认识方面主要是要把握大学的本质特性和功能 ;在理想和观念方面 ,现代大学应追求和坚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大学精神和经济社会中心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5.
张绍谦  于志刚 《南都学坛》2008,28(1):101-113
学术积累、学术执著精神和学术责任对于学术研究中从量变到质变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刑法学研究中,赵秉志教授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在法学界可以说成为一种学术现象而存在。以其学术论文集为线索,反思赵秉志教授学术成就的取得和学术走向的轨迹,可以发现快速的学术反应能力和学术敏感性,源于厚重坚实的学术功底;准确的时代脉搏把握能力和学术战略眼光,源于返璞归真的学术境界;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源于厚积薄发的学术积累,源于浮躁时代背景之下的自我冷静和执著精神;长期的学术领跑能力和学术领军地位,源于严谨沉稳的治学态度;精美完整的研究布局和严谨的论文结构,源于令人称道的学术组织能力;长年坚守的务实精神和服务民生理念,源于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喷涌不断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贡献,源于与生俱来和长期养成的学术热情与执著。  相似文献   

6.
反思批判精神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之所在。这种精神在大学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不同,又体现了内在的逻辑联系。大学教师的反思批判精神由社会批判与学术批判的有机结合发展到追求真善美的学术批判再到学术批判与学术责任的紧密结合。在发展进程中,大学教师的反思批判精神受到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院校忠诚和学科忠诚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论伪学者     
如今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伪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什么东西都可以造假 ,有家报纸还刊登过造假处女膜的广告 ,可见“假”已无孔不入。这还只是物质上的。物质造假术进步了 ,精神造假术自然也不甘落后。学术界的造假运动早就有目共睹 ,出现了许多以抄袭而成名的教授———这当然只是一种低级的造假术。更高级的精神造假术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学者———伪学者。伪学者共有三类 :某些有钱的人、某些有权的人和以学术为职业但没有学术精神的人。近来要给教授们提工资 ,这自然是好事 ,而且也是早就应当做的事 ;但若工资提得太高 ,那么坐在教授位子上的人 ,就恐怕难以保证是真正的学者了。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不朽的小说学者.文章论述了作为小说学者的鲁迅在小说整理和小说史研究上的成就;探索和剖析了鲁迅的学术理念;阐述了鲁迅求是求真求信的科学精神;最后阐明了重温鲁迅、学习鲁迅精神给我们的教益、启迪和警示.  相似文献   

9.
韦伯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将学术的作用归结为帮助人类实现理性化的生活、构成个体生命意义的精神资借,以及最终帮助人们达至清明无蔽的境界。同时,韦伯建议想要在学术研究中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坚持学术“天职”观念,奉行立场中立与价值多元的原则。韦伯的思考既彰显了学术研究对于学者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也为当前有志于学术和以教职为业的青年人提供了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0.
办刊理念作为办刊思维的结果,是一种长期的精神追求。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在创办不长的时间里,通过求真、求实的实践和行动,在理念追求上已显出几方面特点:追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组织稿件、创办栏目;追求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成果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追求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追求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的统一;追求编辑学者化。办刊理念的追求与践行,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风》是《学衡》杂志的继续,在保持反对新文学运动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了抗日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情感。因《国风》的成员多原《学衡》的作者,此时在中央大学群聚,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后学衡时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涵在这一时期同时表现出鲜明的尊孔倾向。从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的活动,可以看出国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文化政策与文学、学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代大儒焦循儒医兼治,他的经学著作是清代学术的典范之作,不但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学术风貌,而且尽显清代扬州学派的通学风貌;他治医主张"通儒治经之法用以治医经",他的治医理念从另一侧面表现了他的通儒风采与通儒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从<秦汉文学论丛>的阅读感受谈起,系统地分析了刘跃进先生在中国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刘先生的研究富于学术个性和创新精神,他以文献学方法为基础,注重对具体问题的整体观照,视野开阔,历史意识强烈,分析问题往往切中肯綮,从关键处深入开掘.在文学研究理念方面,他提出了"三重境界"、"两个跳出"理论,并以"实证立学,走向通融"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他的中古文学研究,始终基于一个宏大的研究构想,有着独具匠心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晚清学者刘熙载在上海龙门书院的著述和教学实践,更多地表现出儒家"圣贤之道"的影响;在晚年刘熙载身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学者与道、释消极遁世观相异趣的积极的入世观、致用务实的精神和修己安人的社会理想。刘熙载的研究领域涉及经学、文艺学、文章学、语言学、教育学,甚至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刘熙载以其在上海龙门书院的教育实践应和了中国近代经世致用的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   

15.
赵宋立国奉行“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政策,士大夫是宋朝统治的基础,其风气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机构的效能,政治的清明以及宋王朝的兴衰成败。因此士风研究是宋代政治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宋初三朝是宋代各项政策体例的草创期,对于有宋以来的士风建设,士人精神格局影响深远。宋初士大夫阶层的整体精神风貌表现为隐逸、变节、奢靡和因循持重。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学衡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前,鲁迅针对《学衡》杂志第一期作出了对学衡派的评价,虽然学衡派并未正式对鲁迅言论进行反驳,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今天,重新反思这场论争,可以看到鲁迅与学衡派的分歧决非私人恩怨,而是分别代表了文化转折期相反相成的两种思想倾向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态度。前者站在全盘反传统基础上,希望通过引入西方现代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革新,创造新文化;后者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准绳,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促进中国文化的转型。站在21世纪的开端,思考这两种文化选择的意义与局限,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将会提供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章太炎一生,不管是从政还是做学问,道德问题是他始终关注的焦点。道德救国是章太炎伦理实践的最终目的;道德救国的特点是“儒行”救国;“儒行”是一种“依自不依他”的力行哲学;“儒行”救国则是章太炎“依自不依他”力行哲学的道德实践。“儒行”之意味,简单地说,即尚气节、重力行。具体来说,有三层意蕴:一是刚性的、依自的儒家道德;二是为伸张正义而蹈厉敢死的游侠风范;三是成就“儒行”的一种本源性力量:通过人生亲证实现主体绝对的道德自由而产生的一种道德意志力量。  相似文献   

18.
《诗经》时代的"士"是一个"阶级"、也是一种"职业"。由于社会的变革,"士"阶级不断扩大,在理性觉醒和时代精神感召下,具有文化知识的士人阶级渐次形成并走向政治舞台,体现出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本思想和"德政精神",由此一种新的士人主体文化精神形成并在社会践行,成为社会文化核心精神。民本思想的显露,疏远了神权巫术,承认了人的至高无尚作用。士人的新思想、新观念朦胧性的成熟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同充满活力和野心的时代相结合,得到了社会认同。而诸子百家思想就在这士人文化母体中孕育并形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正面临着认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的双重困境,主要受到知识民主化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为秉持大学精神文化之鹄的,需要坚守和发扬大学哲学性格。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策略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理念,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志趣,塑造理性的大学学术精神,并在开放过程中变革大学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论学术腐败及其治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学术腐败是指学术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学术腐败表现为多种形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