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红梅  冯姜娜 《社区》2009,(16):52-52
5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在东城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召开了东城区居家养老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东城区政府、市民政局、市社区服务中心、东城区相关委、办局领导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推动东城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让每一位有志愿服务需求的老人,都有一名固定的社区志愿者或1个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为其提供亲情、贴身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等重大事件见证了民间志愿者参与公益的热情和力量,这些民间志愿者组织服务在志愿活动中显示出独特的影响,初步形成了与"体制内"志愿者组织共生共存的格局。上海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和奥运志愿行动的推动,志愿服务在我国尤其是北京得到持续发展.在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载体,北京的志愿者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北京志愿者协会现有的志愿者组织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北京的志愿者组织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北京的志愿者组织在管理体制、资金筹集、社会动员、合法成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建立枢纽型志愿者组织,加强志愿者组织的统合管理;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拓展志愿服务的筹资渠道;搭建信息化平台,有效对接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完善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推进志愿者组织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某医学高校医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从组成特点、组织形式、参与动机、服务频率、成就感和收获等方面分析医学生志愿者的价值观、伦理思维和行为抉择倾向等问题,发现医学生志愿活动的组织形式依赖集体、志愿活动的目的正当、志愿服务行为被固化、志愿服务责任担当和行为选择需要引导等特点,进而结合医学生志愿者伦理素养分析其培育需求和必要性,并提出创新志愿服务宣传和组织形式、强化人文关怀意识与技能培训、端正行为动机并引导持续志愿活动、升华成果与持续激励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志愿者的动机是影响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反映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价值取向。以莆田市S社区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有社会责任型、精神满足型、人际交往型、盲目从众型和个人利益型,性别、年龄、收入状况、婚姻状况及家庭支持状况影响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意愿及取向。为引导志愿者确立合理的志愿服务动机,在行动上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要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科学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引领社区志愿组织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探索实行的基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成效显著。然而,目前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中尚存在诸如运行资金难以可持续保障、缺少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覆盖面有限等问题,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加强和完善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真正实现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供坚实的组织平台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湖北经济学院居家养老课题组对武汉市7个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专业养老设施闲置,社区养老服务人力与资金不足,心理咨询类、护理康复类服务缺失,社区日托中的法律问题亟待解决等问题。由于政府行为的"普遍性"与"局限性"难以对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做出及时回应,因此设想构建一种多元共治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财政出资,社会组织承担,社区整合养老资源,企业与社区、社会组织对接服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基于参与式治理理念,可从制度环境、主体类型、实践方式三个方面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基本逻辑框架。从制度环境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具有宏观制度环境开放鼓励、微观制度环境渐趋宽松、制度执行环境模糊约束的含混性特征,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主体类型看,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主体类型可以划分为养老服务供给型社会组织和支持型社会组织,分别强调其专业服务优势和多元资源支持。从实践方式看,社会组织主要通过承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机构养老服务、开展志愿养老服务、组织互助养老服务等直接方式,以及政策参与、资源动员、行业自律等间接方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基于参与式治理理念,可从制度环境、主体类型、实践方式三个方面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基本逻辑框架。从制度环境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具有宏观制度环境开放鼓励、微观制度环境渐趋宽松、制度执行环境模糊约束的含混性特征,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主体类型看,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主体类型可以划分为养老服务供给型社会组织和支持型社会组织,分别强调其专业服务优势和多元资源支持。从实践方式看,社会组织主要通过承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机构养老服务、开展志愿养老服务、组织互助养老服务等直接方式,以及政策参与、资源动员、行业自律等间接方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基于参与式治理理念,可从制度环境、主体类型、实践方式三个方面构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基本逻辑框架。从制度环境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具有宏观制度环境开放鼓励、微观制度环境渐趋宽松、制度执行环境模糊约束的含混性特征,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从主体类型看,参与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主体类型可以划分为养老服务供给型社会组织和支持型社会组织,分别强调其专业服务优势和多元资源支持。从实践方式看,社会组织主要通过承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机构养老服务、开展志愿养老服务、组织互助养老服务等直接方式,以及政策参与、资源动员、行业自律等间接方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志愿者权益保障问题也日渐凸显。志愿服务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保障志愿者权益,政府责无旁贷。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明晰志愿者权益保障中政府的定位与作用,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志愿服务财政支持与监管等手段相结合而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实现政府的作用,通过法律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完整的法制保障体系,将志愿者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使得医与养必须相结合,因此,今后应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我国在人才、政策、财力、观念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发展需求,必须采取加快多元化服务主体的构建、加大政府配套性政策措施支持、培育相关人才、丰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应坚持志愿服务组织替代责任为主、志愿者个人责任为辅的原则。我国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及免除制度还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保险体系不健全、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尽快制定《志愿服务法》加强对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及免除制度的法律保障,并通过健全志愿者侵权公众责任保险等方式优化志愿者保险体系内部结构,加强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力度,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志愿者侵权责任分配及免除制度。  相似文献   

14.
老年志愿者是健康社区治理工作体系中的有生力量,参与社区健康志愿服务是实现老年人自身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该研究以积极老龄化视角,从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支持、社会适应等维度选取变量,调查江苏南通某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和认知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老年志愿者的认知水平总体高于社区一般老人;60~69岁老年人是社区健康志愿者的主要力量,文化程度越高和与子女或与配偶及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其健康志愿参与更高,良好的社区交际及文体娱乐参与促进了老年人参与健康志愿服务,但尚未发现积极的社会参与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应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从宏观保障、中观支持、微观激励三个维度推动老年人参与社区健康治理发展,为老年健康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以提高老年人社区健康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激发其参与社区健康治理。  相似文献   

15.
强政府、弱社会状态下,社会力量对政府的过度依附状态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分权是对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力量角色的合理定位,社会力量分权居家养老服务相关内容不仅减轻了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的责任,同时保障了高质量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  相似文献   

16.
崔明军 《社区》2013,(21):19-19
献爱心弘扬道德风尚 “我们社区里有8个志愿者,主要是照顾一些孤寡老人或者小孩。比如,很多老人可能没办法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来吃饭或者娱乐,我们就安排志愿者每天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里。”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办事处红光社区党委书记孟建玲在谈及社区为老服务志愿活动时介绍说,社区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呼叫服务,老人有什么需求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与志愿者或接听员进行对话,需求能够迅速及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志愿者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调研资料所作的实证分析表明,志愿服务协议签订、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内容、志愿者个人费用补偿等几个方面都显示我国志愿者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志愿者对其服务组织的满意度评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加强和规范志愿者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德育内容的重要部分和载体,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在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社会责任感培养受志愿者自身素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者优良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志愿者活动质量的提高、加深服务对象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感情,树立其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志愿服务事业正在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式、特色化志愿服务格局,但还存在着行政化趋向明显、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志愿服务理念不够普及、管理较为松散、志愿服务短期化现象突出、志愿服务领域有待扩大、志愿服务资金匮乏、志愿者的量与质有待提升、志愿者培训不系统、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以健全组织领导、创新主体管理、完善效果评价、强化激励与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青岛市.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部分高校1 45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意愿和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养老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共发放问卷1 45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3.9%?大学生对养老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较高,了解途径主要为志愿服务团队;大学生养老志愿活动的参与意愿较高,不愿意参与的原因包括“活动内容枯燥?类型单一”?“缺乏专业指导”?“经费不足”以及年级?性别;实际参与到养老志愿服务中的大学生未过半,并且存在多种影响服务者活动满意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