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贵州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相互推动。相对而言,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吉林省与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乘数原理和投入-产出法,分析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程度,进而分析两省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的乘数效应不同是造成吉林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吉林省由于城镇人口规模小、大部分产业进口漏出大,导致其城市化的乘数效应较小;而且,吉林省以本地城市化为主,而浙江以异地城市化为主,这也导致两省城市化效应的不同.同时还应该看到,城市化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以吉林省应重视城市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我国1995—2015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已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经济增长对城镇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长期滞后性;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1978—2012年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剔除早期数据影响后,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说明在1990年以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特征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呈动态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各项指标中对城市化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子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特征指标中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子是城市就业率与城市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西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揭示西部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西部人口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内部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增长与人口城市化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对人口城市化水平提升具有不同的拉动效应。西部中小城市应率先放松户籍管制,刺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江苏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新一轮城市化运动,正由"土地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向以产业升级主导、城市空间集约的"精明增长"型城市化转变,城市成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载体,服务业又因城市的集约化而进入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期,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型动力系统。"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江苏要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等大战略,让城市与区域的空间扩张,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互动、共融之势,促进空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服务经济体系的形成,探索出一条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江苏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沿用Forslid and Ottaviano(2003)的自由企业家模型来研究由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流动所形成的城市化以及能源产品消费支出与经济规模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在提出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城市化、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城市化、能源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均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也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并最终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因此,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城市化进程及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进程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关系问题上,较为多见的一个观点是:在中国西部省份,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强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城市化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原因何在?文章试图为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一个理论框架。首先,对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机制作了一番梳理,指出其核心在于城市的聚集经济。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边际分析思想构建了一个规模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型,此时,城市的净规模收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关于提高农民收入路径的观点有很多,其中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来实现农民增收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基于河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情况,运用变量自回归模型(VAR)对二者的关系开展定量研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分析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果认为,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应采用长期政策以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拉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