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大学管理制度改革正向着"去行政化"方向推进.要提高改革的有效性,必然要将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根源揭示出来.本文从我国现代大学建立之时引进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来源以及我国大学的"单位制"管理现状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管理"行政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占春旺  曾志嵘 《河北学刊》2012,32(3):217-220
本文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行政化表征及成因,对大学去行政化的思路与路径进行思辨,提出认识大学本质,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是去行政化的思想前提;推进高等教育法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是去行政化的法制保障;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培育大学自主办学能力是去大学外部管理行政化的核心;健全大学章程,改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学术权力的主体作用是去大学内部治理行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高校“行政化”可以分为高校外部治理结构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行政化.高校“行政化”势必会降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阻滞决策程序的多元化参与、助长行政机构及人员的越权干预、妨碍学术事务的有效开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依法治校,通过大学章程的建设,重新定位高校与外部的关系;调整高校内部的决策、行政、学术治理结构.使大学章程作为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要契机,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历史的梳理,从宏观历史传统、国家政治模式和文化心理意识等方面剖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历史原因,提出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两点建议,即:一是要积极开展高校的“去行政化”研究工作,确定试点方案;二是要审慎地推进高校“法人化”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5.
司法与行政:中国司法行政化及其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行政化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大阻碍和重要对象 ,它也是研究司法改革“中端”层面的很好切入。本文从中国司法行政化的宏观观察、症结分析和克服对策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一条新的司法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第六十条赋予了村民委员会代表农民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在村民委员会强大的行政背景下,村民委员会的民事主体被行政主体身份吞噬,导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其行政化行使的问题。法理分析和司法实证分析均证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行政化行使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集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上的虚位。因此,必须从立法层面加以解决,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问题统一立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去行政化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高校去行政化就是恢复高校的自治性与学术权威的至上性,其路径在于高校的内外部管理范式的重新设计与构建.综观国外的经验与我国高校改革的相关实践,高校去行政化的制度设计要依法进行,具体就是通过大学章程即高校软法对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进行规范和高等教育法对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进行厘清.  相似文献   

8.
高校去官员化、去行政化改革值得叫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9年9月15日《新快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确认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称将去官化、去行政化、实现教授治校。他说:“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就是改革创新,改掉中国高校过分行政化的趋势,按教育规律办事,办一所不官员化、不行政化的学校,吸引一流人才,把南方科技大学办成高水平的研究型的高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司法机关的人、财、物事实上都在地方行政机关的控制之下,但至少在宪法层面上确立了“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司法机关独立原则。但是,有关法官独立的话语却始终不能提上议事日程,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社区行政化是城市社会转型初期所需要的重组机制,社区行政化是一种不经济的、不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对行政覆盖模式和行政授权模式两个案例的描述与比较,提供了对上述两个假说的经验支持.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需要寻找社区行政化的替代性方案,需要从行政化阶段转向治理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除“官本位”意识影响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本位”作为一种腐朽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 ,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都有明显的表现 ,同时带来了诸多恶果。它的存在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其复杂的现实环境。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彻底消除“官本位”意识 ,就必须从加强思想教育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徐元俊 《学术探索》2011,(4):141-144
通过剖析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行政化的表现及弊端,阐述去除内部行政化的实质与现实意义。厘清高校党政关系,精简管理机构;协调行政与学术权力,确保教授治学权;建立服务行政体系,防止权利“双肩挑”。构建民主管理机制,营造学术生态环境等改革措施与对策,去除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行政化。  相似文献   

13.
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须立足于程序运作实际检讨既有的逻辑困境。以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为样本,检察公益诉讼在权力行为属性上呈现出偏离检察权的“行政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协同执法的“直接行政化”及诉前检察建议异变为行政指令的“间接行政化”。检察公益诉讼运作的“行政化”根因于检察机关自身的行政式工作理念与办案逻辑,解脱之道亦在于此。检察机关应通过调整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方式,借助支持起诉强化公众参与。同时,为弥补社会团体在公益代表性方面较之于检方主导模式的不足,需要明确法官以公共利益监护者的身份主导环境公益诉讼,与之相应,须引入非讼法理以支撑法官主导的程序构造。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行政化现象对教学行为的干扰问题,开展问卷调查,采取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行政化现象集中体现在师生在教学管理上的权限和参与度低上。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固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发展不均以及外部宏观管理体制影响。因此从落实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重建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下降管理重心以及理顺与宏观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呈现出的绝对行政化倾向,是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障碍。高校思政教育具有自主性、针对性、思想性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相作用等特点,需要不断调整思路,积极创新,杜绝绝对行政化倾向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司法行政化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烁  虞振威 《理论界》2005,(4):78-79
现行法院体制的设置与运行中的行政化现象是阻碍司法改革深入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我国法院体制的行政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运行中的某些特征早已被历史中形成的“路径”所决定。理性地分析我国传统法院体制沿革的路径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现行司法运行的关系是当下司法改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商事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组织,与国家行政机构没有隶属关系。但是,在仲裁实务中,我国许多地方的仲裁机构呈现出很强的行政化倾向,即仲裁的行政化。仲裁行政化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与国际通行做法格格不入。《仲裁法》对仲裁机构定位的模糊、前苏联行政仲裁模式带来的路径依赖及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影响,是造成仲裁行政化的重要原因。克服仲裁行政化倾向,应该同时从仲裁文化的培育及仲裁制度建立这两方面进行。仲裁制度的构建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仲裁文化作为支撑,那么,再先进的仲裁制度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正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去行政化”与重塑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行政化表现为三种趋势:一是对外管理政府化;二是对内管理行政化;三是由政府化和行政化滋生的官僚化。随着高校行政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被严重扭曲。因此,对外要去政府化,扩大自主办学,重塑独立精神;对内要去行政化,突显学术自由,重塑科学精神;在高校内外管理上去官僚化,彰显以人为本,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根源包括传统伦理根源、宗教伦理根源和现代伦理根源。传统伦理根源主要有:儒家倡导的亲情伦理是狭隘有等差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人的功利主义;“官本位”弱化了国人的公益观念,淡化了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宗教伦理根源是宗教伦理从未占据我国的主流意识层面。现代伦理根源则是人们封闭的财产观和对待财富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20.
《人文杂志》创刊50周年了。创刊命名者不大可能依据20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在汉语学术界兴起的“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或“人文科学”(the humansciences)观念,也不会预见到世纪之交人文精神思潮对于中国现代化行程的独特重大意义。刊物标举“人文”,可能是心仪“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境界。这“轴心期”(Axial Period)的古典境界今天依然为现代人文精神难以企及。从一定角度讲,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已越发困窘了。一个违背人文学术本性而日渐强化的格局是行政化。所谓行政化,是指学者的研究方向志趣、学术选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