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 ,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中小企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和普遍做法。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发展中小企业的“先行者”,不但拥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 ,而且还积累了中小企业发展的丰富经验。我国虽然也是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的国家 ,但是诸多原因所决定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的现状 ,客观上要求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 ,还应吸收和借鉴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这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推进我国…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之地位,但其生存和发展却受到"融资瓶颈"的严重制约,而通过立法对其金融扶持是促进其发展之行之有效做法.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扶持之立法必要性和现状所做分析,并确定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立法所求目标和遵循原则,从而构造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之合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超过1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可以说,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也就成为金融部门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中小企业在获得金融部门信贷支持方面困难重重。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希望金融部门把“口子…  相似文献   

4.
李慧 《社科纵横》2012,(2):47-48
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社会化生产和协作,为社会安置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成为国有经济的有力补充,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始终存在着。本文从中小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白继德 《社科纵横》2010,25(6):52-5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金融机构也制定了若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但是由于各种政策和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当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成为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谢子远 《创新》2011,5(1):59-62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但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台州商业银行的发展及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成功经验说明,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发展民营金融机构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及实践障碍。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和成长的出路在于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核心能力的增强。核心能力具有知识性、辐射型、不可仿制性的特征,核心能力的形成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行为和未来的选择。中小企业集群在国际化成长中要开拓地域环境和创造适应中小企业集群国际化经营的行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应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国际化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 ,依靠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已成为一个极为现实的选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有必要发挥自身作用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金融扶持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金融扶持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 ,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就中小企业而言 ,其自身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因素不利于金融扶持 ;第一 ,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出现的 ,资本实力不…  相似文献   

9.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倩 《探求》2007,(5):59-63
融资难是各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尤其困难,基于此种原因,有必要探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主要经验,借鉴它们的做法,以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完善的融资体系,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方式及其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卫华 《学术交流》2003,(11):97-99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创造L产值、促进竞争和促进就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期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其在资金融通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许多传统的融资方式也不适用于处于发展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1.
郭小平 《社科纵横》2002,17(5):40-41
本文结合实际 ,将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发展瓶颈进行总结 ,希望能引起中小企业的警示 ,以此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这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孙晓鲁 《社科纵横》2006,21(6):51-52
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多年以来,中小企业始终没有摆脱资金匮乏的状况。融资困难时刻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从企业的一般融资行为出发,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论述了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通过融资创新探析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硅谷银行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子远 《创新》2010,4(5):65-68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融资困难是影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我国采取了多项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但由于融资规模有限,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发展专业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银行——美国硅谷银行发展模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发展风险投资、强化信用环境是两个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康莉莹 《浙江学刊》2007,(6):160-16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政府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因信用不足而导致的融资困难等问题所采取的一项扶持性措施。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体例与具体法律制度,审视我国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健全、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立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美日中小企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和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政府设立了政府小企业管理机构,开展了小企业立法,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日本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小企业政策。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政府支持不到位是一个突出方面。为了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建议在提升机构级别、完善专项立法、畅通融资渠道,落实倾斜政策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在外经贸活动中相当活跃,具有一定的目标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众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具备了国际化的发展能力。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还受到管理能力不足,融资难的制约,整体研发能力不强等因素。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孙明华 《社科纵横》2007,22(8):50-52
自产业革命以来,随着中小企业地位的变化,中小企业理论也不断发展:主要经历了"中小企业淘汰论"、"中小企业扶植论"和"中小企业优势论"三个阶段。三种理论代表三种不同的政策趋向。分析中小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制定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税收,作为一项无可逃避的法定义务,必然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成果都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地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财务收益,使中小企业的经济利益合法地最大化。本文尝试从4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煜鸿 《创新》2009,3(10):46-4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从营销的角度提出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