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语》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语体史书,载录了许多西周和春秋时人用乐、论乐的资料。从这些材料能够看出音乐在先秦社会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音乐在先秦社会中的功能主要包括乐占、乐教和宴飨用乐。《国语》论乐文字展现了先秦乐论的三个重要特征:开始注意音乐的娱乐功能,强调乐是政治兴衰的表征,中和是先秦音乐审美和音乐伦理的核心范畴。《国语》所载时人用乐和论乐,既有一定的神秘意味,又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政治功用性。  相似文献   

2.
当代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已经不是单纯的耳听手记收集字、词、句材料,而要充分记录语言族群生活中的言语事件和言语实践。记录手段、内容、成果形式和传播途径也多样化。田野调查记录活动涉及族群文化敏感、社区禁忌、族群内务、说话人隐私、相关权益等伦理问题。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伦理缺失主要表现在:触犯族群文化敏感和行为禁忌,对语言社区资源缺乏珍惜,忽视发音人和说话人的知识产权,语言报告中泄露和传播语言族群个人和群体隐私信息,未经许可采用暗访、暗记、偷录和偷拍获取语言材料,不当支付酬金等等。当前应尽快建立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记录的伦理准则,推动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历史文选》教材选自《左传》的若干篇章为分析对象 ,说明理解春秋贵族文化是全面深入地理解《左传》的重要前提 ,同时指出继承春秋贵族文化传统对现代社会的重大意义 ,以及大学在培养“精神贵族”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论证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言语行为。由于语言与思想的离异性、人的情感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论证必然显现出伦理内容,而且必然会对听(读)者和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对论证必须有伦理规范加以约束,使论证伦理成为良论证的一个必要条件,以使论证更全面地发挥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起交际沟通作用,也具有道德伦理的色彩.在语言交际中,言语信息的内容、言语态度和言语方式都有言语双方社会地位伦理关系的痕迹.对此古代的先哲孔子早已注意到了.<论语>中不少地方论述了言语行为的道德规范,语言的社会功用等方面.这些论断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即使在今天,也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贵族社会所称述的"威仪"承袭自西周。"威仪"观念体现出春秋贵族社会的某种认识方式。然而,根据《左传》的记载,"威仪"逐渐淡出贵族话语,礼仪之辨则被春秋贵族特别强调,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在认识方式方面的转变,贵族社会从宗法伦理之外去寻找社会秩序的合理根据,力图在思想领域建立起新的制度。虽然春秋贵族社会在观念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凿枘不合之处,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却是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对受众的想象存在着文化低端化定势,当下都市娱乐类传媒大量采用了流行言语和时尚言说方式,形成一种夸张、油腻、生僻化、雷同的言说风格。这种言说风格通过持续而广泛的传播,正在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规范,其更深的社会文化背景则是公众心态的普遍浮躁和对语言规范的解构。若不注意控制这种言语文风,将对语言体系的健康发展产生过多的噪音。  相似文献   

8.
作为言语社区,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有的流行语言,即大学生流行语言语变体.通过大量收集大学生所使用的流行语,从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角度对这些词汇及句子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该言语社区社会文化特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受众的想象存在着文化低端化定势,当下都市娱乐类传媒大量采用了流行言语和时尚言说方式,形成一种夸张、油腻、生僻化、雷同的言说风格。这种言说风格通过持续而广泛的传播.正在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规范,其更深的社会文化背景则是公众心态的普遍浮躁和时语言规范的解构。若不注意控制这种言语文风,将对语言体系的健康发展产生过多的噪音。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应首先设定为言语研究的一种范式,旨在揭示言语研究在语言学中的学理渊源和方法论动力,以期充分激活语言学中的言语研究。通过对学史的梳理可以呈现以Saussure、Bloomfield、Jakobson和Firth为代表的4个广义结构语言学流派的言语思想与语言观、言语理论与言语研究方法。评价这些流派在言语观和言语研究方法上的关系、扬弃及其纵横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宪法具有根本法的地位已经得到认可,但宪法是否还是公法却有诸多疑问。从其他大陆法系和地区的现行立法和理论来看,宪法仍然具有公法属性。从美国宪法的发展来看,其宪法只规范国家行为,具有实质上的公法属性。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宪法具有公法属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毛细管柱SE-54柱,气相色普法测定氯乙醇的含量。面积归一法测定氯乙醇相对含量,标准偏差为0.33,回收率为98.6%~99.8%。为氯乙醇中控及产品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电磁介质受力中的一种错误,并给出了各向同性电磁介质表面所受的电磁力和合力的普遍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冠状病毒(CoV)宿主范围广泛,具有高度变异性,对冠状病毒的研究一直是难点。本文描述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引起的SARS、禽流感的冠状病毒特点,希望能为进一步这一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多用和善用比喻是《诗经》和《荷马史诗》这两部诗作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在比喻形式和用动植物作比的侧重点上,描写战争的喻体与被喻体的选择以及比喻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反映出不同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6.
<荒原>和<情人>是20世纪享誉文坛的著作,二者虽然在体截上有所区别,但在主题、雌化处理、身体叙述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孤儿”现象的成因及初步探讨了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王的名称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中祖母的名称王母,男子中的强力人物因其同王母的性关系成为王父并随着家庭的出现成为祖父.王母王父因其辈份、势力和能力上的原因成为氏族组织中的领袖,于是王获得社会领袖的意义.王字的写法可能源于古人祭日用的玉版或玉串.远古时巫因在祭祀与原始宗教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对世俗的行政管理成为世俗领袖王.随着社会的发展,王作为最高行政领袖的作用和地位突显,巫成为王权的附属与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了中国民法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与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民法的诉讼时效和国外民法的消灭时效本质上相同,并且通过对国外消灭时效适用对象的分析得出结论: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消灭时效的立法政策,立法政策决定了时效的效力规定;对象与效力之间具有逻辑性;立法技术上,以请求权为适用对象,能和消灭时效效力规定桓和谐是较佳选择。立足中国市场经济现实,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对完善我国诉讼时效适用对象的规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当防卫的规定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关于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应解读为自我保全、优越利益以及法确证原理。否定防卫挑拨成立正当防卫应从挑拨者基准说、被侵害者基准说和防卫者基准说三方面进行把握。第三人为保护挑拨人利益实施防卫的,成立假想防卫;被挑拨者对第三人实施攻击,第三人自己以及挑拨者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实施防卫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唆使、帮助正当防卫行为的,不应评价为共犯予以处罚;利用他人正当防卫杀人,不成立杀人罪的间接正犯,而是成立杀人罪的教唆犯。数人共同实施防卫行为的,是否防卫过当,应进行相对性、个别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