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试论土族婚礼歌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土族婚礼歌的艺术特色赵维峰婚礼歌是土族在本民族的婚礼中所演唱的歌曲,带有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土族民歌种类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之一。婚礼歌是土族人民世代传唱而流传下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不仅婚礼歌的音乐具有古朴自然的特点,其...  相似文献   

2.
土族婚俗奇特 ,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婚礼的全过程是在歌舞中进行的。而土族婚俗中的婚礼歌展示了土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婚俗 ,反映出土族歌舞音乐独树一帜的特点。该文仅对土族传统婚仪的婚俗以及婚礼歌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3.
土族婚礼不仅以其礼仪的严肃性与规范性、仪程的繁琐化与模式化 ,形成了神圣庄严的文化品格 ,而且载歌载舞的礼仪演示使土族婚礼具有了深厚的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是土族人民聚居区。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保持了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继承并不断地丰实和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其中,贯穿于整个男婚女嫁的婚礼始末的婚礼曲“道拉”是婚礼进程中特有的重要内容。它在土族的民间文学宝库中象珠玉一样放射着异彩。  相似文献   

5.
土族哭嫁歌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哭嫁歌是土族婚礼风俗乐歌的重要类型 ,是土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蕴含着土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对哭嫁歌的演唱内容、演唱程序等的分析 ,对土族哭嫁歌作了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6.
土族是我省独有的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土族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作为土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土族民间文学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形式繁多。本文对土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及谚语寓言等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土族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历史时空变幻中,土族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经历了怎样的传递和调整过程,以及当前土族精英分子如何利用部分历史记忆和学术资源影响土族民众,土族民众如何利用历史记忆资源获取各种利益,从而为土族族群自我认同的历史变迁及现存的学术争论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禁忌对土族妇女的制约东永斌禁忌,在民间也叫“忌讳”,土族人称作“什当拉”。长期以来,禁忌作为传统文化心理,广泛地影响并且束缚了土族人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土族妇女身受其制约就更深、更广。本文拟就此谈谈一管之见。一、宗教禁忌对土族妇女的制约土族是一个信...  相似文献   

9.
土族民间祭祀圈与信仰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民和三川土族村落中的部分神祗为切入点,试图用文化人类学中的祭祀圈、信仰圈理论来解释和探讨土族民间信仰与土族村落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土族禁忌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土族禁忌的表现形式、传承因素以及禁忌的规范功能等三个方面,就土族禁忌文化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长期以来,土族丰富的禁忌文化在调整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海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原生态的舞蹈样式广泛传承于各个民族之中。本文以世居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主体民族的民间舞蹈为审美对象,归纳出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民族性、民俗性和宗教性特征,并对它们独具魅力的审美内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湖南嘉禾的伴嫁歌作为汉族的代表,以其丰富的唱腔早已闻名遐迩。而土家族陪十姊妹歌,作为土家族婚嫁音乐中的一个部分,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本文拟对这两个不同民族而又各极具代表性的婚嫁音乐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映象》的歌舞大量来源于民俗仪式。在整个歌舞中,祭拜神灵、生活劳作、节庆纪念等民俗活动仪式贯穿始终,包含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民俗活动仪式具有唤醒、传承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功能。因此,原生态歌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味,积淀着深邃幽远的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14.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壮族的民间歌舞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舞蹈、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民间乐器及民间戏剧等。其中民间歌曲内容尤为丰富多彩,包括小调、叙事长歌、风俗歌、儿歌、山歌等。而风俗歌又分为春牛歌、酒歌、摇篮曲、哭嫁歌、哭丧歌、加特、拦路歌等;山歌又可分为欢、西、比、伦、高腔山歌等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三峡民歌中的女性情结,特别是情歌的“姐儿中心”现象可以发现,不是三峡民歌占据女性情结,而是女性情结占据三峡民歌。“姐儿”阿妮玛是原始意象,她象征着女神崇拜。与“姐儿”相关的是“幺姑”阿妮玛和“郎”———阿妮姆斯,也都被女性情结所规定。本文对哭嫁歌也进行了独特的心理阐释,认为哭嫁是哭出一个母亲来,象征女性的节日,而哭嫁歌就成了女性———母亲的绝唱。  相似文献   

16.
哭嫁歌曾是土家族地区风行的抒情性仪式歌谣,是新娘在哭嫁仪式中拥有的话语权.她们借此权力.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与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进入媳妇角色作心理准备.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口述材料与哭嫁歌文本资料,就土家族哭嫁歌的主体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湖北长阳土家族哭嫁歌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文化遗产,使得哭嫁歌受到人们的关注。哭嫁婚俗在商周时期汉族生活中早已有之,《诗经·王风·葛藟》实际就是中国最早的哭嫁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