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发展协同效果,并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效率。研究发现农业保险通过农业信贷的中介效应对农业发展影响显著,财政支出在农业信贷与农业发展中有调节效应,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发展协同效果良好,而环境因素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效率测算有显著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上升。在环境因素中,成灾面积、灌溉面积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运行效率提高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正向影响,而财政投入对于不同投入指标影响方向不同。根据以上结论,我国应因地制宜建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机制,合理配置财政投入,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合理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3~4 K温区热阻法温度波动抑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2007—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直接 影响和要素配置的间接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农业保险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渠道提高农民收 入,其相对贡献分别为 61.19%和 38.81%,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整体影响为正,但作用力度较小。要 素配置的总体中介效应显著为正,其中,农业投资和技术进步是农业保险助力农民增收的关键传导机 制。农业保险对不同保障水平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在政策梳理基础上,基于典型案例和 2012—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农业“保险 +信贷”政策影响农业信贷发展的成效进行典型省份“点”的剖析和全国“面”的门槛检验。研究发现:在典型案例分析层面,农业“保险 +信贷”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林牧渔贷款 +财政补贴”为样板的实践模式,该模式以农户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前提,以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农业贷款贴息为保障;在全国面板数据检验中,农业“保险 +信贷”政策对农业信贷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受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双重门槛效应影响,即农业“保险 +信贷”政策对农业信贷的影响存在适度最优水平;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平滑农户收入波动效应是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双重门槛效应存在的重要原因。建议一方面着力提高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另一方面提升农业保险合同完备性,进行农业保险服务创新和国际经验借鉴,以期实现农业“保险 +信贷”支持农业信贷发展的最优成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建立以农业信贷为核心的农户收入理论函数模型,从理论上验证了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区间的扩大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农业保险与信贷联动的扶贫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农户通过农业信贷融入资金后,提高了其收入上限,但灾害发生时,其收入下限也随之降低,单一农业信贷政策并不能防止农户“因灾致(返)贫”;(2)基于201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信贷与农业保险联动的扶贫作用,其影响系数为0.017 0。因此,要大力推行“保险+信贷”模式,加强银保合作,增加农险与信贷创新型产品的供给,使其在我国脱贫攻坚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山东省1983-2008年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保险是影响农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但是,农业保险的技术性难题使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偏低的参与度使农民收入对农业保险的敏感度有所降低。完...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农业风险上升,合适的农业信贷和保险规模与结构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农业经济的效能。基于理论分析将农业信贷和风险管理因素引入生产函数中,利用2006-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不同农业生产区间下农业信贷、保险与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周期存在明显的经济区制转变,可将其划分为正常波动区间和持续下行区间;农业信贷和保险均能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但在不同农业生产区间下二者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持续下行区间,提出应加快由“农业信贷”单轮驱动的农村金融模式转变为“农业信贷+保险”双轮驱动模式;当农业信贷、保险处于合适的阈值区间时,才能有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首先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阐释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地流转程度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在非粮食主产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应;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农业保险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渠道,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保障性发挥灾后赔付作用,增加农民收益,产生福利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风险偏好,而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产生技术进步效应。农业保险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有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厘清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路径及效应,对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踏车理论、中介效应理论,选取中国25个农业大省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产品价格、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规模、粮食生产效率在农业机械化影响农民收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价格的中介路径影响农民收入。其中,生产环节农机通过阻碍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减少;加工环节农机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提升,通过提升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农业收入增加。提出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生产环节农机补贴力度、加强加工环节农机技术推广是有效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支持和稳定本国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农业保险、农产品扶持价格政策和农业信贷补贴)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状况是衡量一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不断萎缩,日渐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增长的瓶颈。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一个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体的农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助推器。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绿色发展水平的度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每增加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会增加0.024%,农业保险能够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分析发现,优化要素配置是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机制,但农业保险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前沿面的扩张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信贷薄弱地区、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土地流转率低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农业保险具有绿色普惠效应;同时农业保险能够促进免耕、精播少播以及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基于此,从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推出绿色险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陕西省690户设施蔬菜种植户购买“银保富”大棚损失险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政府推广与农民金融素养对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农民行为响应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推广显著促进了农民购买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但政府宣传推广农业保险政策与农业保险产品的力度有待提升;金融素养对农民购买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农民金融素养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金融素养在政府推广影响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农民行为响应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0—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保险、农业技术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模型与框架,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能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性降低投保成本,产生福利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促进农业技术的使用,产生收入效应;农业保险对于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和东西部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提出完善农业保险的保障体系、强化农业保险的影响作用、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等对策,以推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企业投保农业保险存在诸如定损技术落后致准确性差、农业保险相关法律建设缺失、农业企业投保的政策扶持不够、保险公司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完善之类的问题。福建农业保险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购买农业保险。政府应加快建立农业保险与涉农信贷互惠促进机制,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企业遭受的信贷配给,激励农业企业为降低自身信贷风险而更加积极地购买农业保险,推动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的螺旋上升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8—2018年面板数据建立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就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具体影响路径看,农业要素市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农业要素投入在该影响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劳动和土地要素投入的中介效应显著为正,资本要素投入的中介效应显著为负;城乡二元结构对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对直接路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从而弱化了劳动要素投入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正面效应和资本要素投入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强化了土地要素投入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设计/方法】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落后和发达两个地区农业人口非农就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农业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业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论/发现】农业保险是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非农就业是农业保险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通过提升农业效率加速非农就业,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农业保险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会因非农就业水平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相比非农就业低水平地区,农业保险在非农就业中、高水平地区,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存在较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对农民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2015-2016年北方6省12县种植业保险的调研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性偏误,系统考察了农业保险排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排斥对农民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受排斥农户与未受排斥农户的农业收入差异为6%左右。考虑异质性后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未受排斥的年轻农户和规模扩大型农户农业收入增长明显。此外,相较于高受灾农户,未受排斥的低受灾农户因为受灾和补偿概率较低,农业保费成为农业额外成本从而降低了收入。提出应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降低农村农业保险排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防风险、稳收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二者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非线性耦合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业保险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990-2010年,我国农民收入和农业保险发展之间呈现出显著非单调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1-2020年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面板数据,通过DEA-E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采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财政支农水平、劳动力质量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生态效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农业受灾率对农业生态效率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农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正向促进效应,门槛值为39.7359%,这一促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有所削弱。据此提出,应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从而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各省份农业生产韧性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演变分析,进一步从抵抗力、恢复力和变革力三个方面明确了农业保险提升农业生产韧性的内在逻辑,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地区农业生产韧性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增长速度趋缓,整体上处于高韧性水平的地区较少,同时期粮食大省、经济强省的农业生产韧性水平一般高于其他省份;农业保险整体上可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韧性,且这一效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恢复力和变革力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抵抗力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粮食主产省和高成灾率水平地区,这种提升效应更大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