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理人》2007,(6):28-31
营业额已经超越了1亿,如何成功突破10亿?梦寐以求,却荆棘重重。尽管处境各异,亦有章法可循。传统行业新思维,新兴行业新方法。重塑商业模式,点燃创新激情。破译新形势下,企业成长壮大的密码,找到企业高速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中移动是一家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获取了暴利后,这些利润流向何方、如何使用,是用于企业内部滥发高薪、挥霍浪费?还是体现国企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个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0年,西南铝新产品产值只有4.4亿元,2005年新产品产值提高到7.1亿元。2006年1月至11月,西南铝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成为中国铝加工行业第一个、重庆市又一家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企业,提前实现了集团“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4.
唐振伟 《经理人》2008,(8):72-74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中国企业来讲.这种商业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众多的机遇和挑战,10年间,少数企业包括联想、华为等业绩一路扶摇直上,突破千亿规模;同时,很多曾经的品牌企业从坡顶滑落,一蹶不振。 那些在过去10年快速扩张、逐步走向国际化的企业如何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中继续一路走好?他们要实现在未来10年继续领先需要具备哪些基因?需要防范哪些陷阱?  相似文献   

5.
10亿,这个数字有什么奥秘?为什么许多企业家提到这个数字?这里的“10亿”是指企业年营业额。这个数值当然不算大,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中国企业有很多,同时这个数也很大,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就在这个数之下徘徊,“10亿”如一道最难跨越的坎!  相似文献   

6.
涂冬梅 《经理人》2010,(5):102-104
据有关方面估计,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均人流量将超过40万人,而整个世博会期间人流量有望突破1亿人。面对这样一个人流量高、时间相对较长的传播契机,企业该如何搭上这艘顺风船借船出海?直接参展的企业宣传侧重点又该在哪里?没有机会在世博会现场登台露面的企业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  相似文献   

7.
程东升 《经理人》2008,(8):75-77
过去10年,乘着中国总体经济扶摇直上的东风,中国企业走过了激情燃烧的10年岁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成长。尽管中国企业距离真正做大做强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竞争与摸索中也诞生了少数几家突破1000亿规模的市场化运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袁学伦 《经理人》2007,(6):40-41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惊讶于新兴行业不断演绎的井喷式暴涨的财富传奇了。相比传统行业,新兴行业的企业突破10亿的门槛似乎是那么轻而易举,那么理直气壮,他们究竟破译了怎样的成长密码?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赵民给出了一个公式:“风险投资+创业者+高成长性行业+纳斯达克上市+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GE掘金绿海     
陈振烨 《经理人》2008,(3):45-47
一家营业额和市值分别超过1700亿美元和4200亿美元的企业,它每年仍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你是否会感到很惊讶,并且好奇地想知道,它高速增长的动力从何而来?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给出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企业的转变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当被市场逼着走时,那就为时已晚了。  相似文献   

10.
营业额已经超越了1亿,如何成功突破10亿?梦寐以求,却荆棘重重。尽管处境各异,亦有章法可循。传统行业新思维,新兴行业新方法。重塑商业模式,点燃创新激惰。破译新形势下,企业成长壮大的密码,找到企业高速发展的‘·金钥匙,」从1亿到10亿 企业成长新密码@本刊编辑部 @曾立平 @袁学伦 @熊小丽~~  相似文献   

11.
李伟 《经理人》2012,(2):6-6
李途纯的陨落,当引起企业界的警惕和反思。从“央视标王”,到“10年10000亿”愿景,再到今天的破产清算。太子奶为自己超乎自身资源能力的战略目标付出了代价。而令人扼腕之处在于,它并不是唯一一家。飞鹤、春都、三株、五谷道场、太阳神,这些“火箭式”成长的企业都在昙花一现后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12.
周建华 《经理人》2007,(10):74-77
一家在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国内外巨头的挤压下即将崩溃的公司,由于借助体育和娱乐,在体育与时尚之间架起一道通往蓝海的桥梁,从而获得再生和高速成长,销售额从2002年仅为1000多万,到2006年举突破10亿元。在新的蓝海市场中高速成长,使得这家来自中国的快公司,吸引了全球资本大鳄摩根士丹利关注,并迅速获得大摩的财务投资。  相似文献   

13.
赖利芬 《经理人》2013,(2):68-69
2012年,电商领域掀起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价格战,各大电商不计亏损捉对厮杀。有人甚至扬言:盈利拐点,还要再等5年!电商,似已进入寒冬。爱购网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年销售额突破2亿,净利润率达10%!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与传统电商的差异何在?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1万亿美元。中软国际作为国内IT服务领域的一家重要企业,业务范围涵盖了从业务流程外包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目前软件外包已成为其重要业务方向,其业务量约占整个集团业务量的50%。  相似文献   

15.
黄鸣 《经理人》2012,(1):56-56
南存辉把温州正泰集团做大后,很多企业都想成为他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当中,也不乏有我认识的。其中,有一家企业领导人问我:“如何才能认识南存辉,打动南存辉?”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9,(7):136-136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已飙升到了256亿美元。次贷危机深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触手可及。然而,研究发现,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相似文献   

17.
设想一家企业两年未进行任何培训会怎样?企业会走下坡路吗?会倒闭吗? 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很多企业在成长初期可能在前5年或10年内都没有任何我们所说的培训,它们不仅没有倒闭反而成长壮大了。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企业大规模裁员、降薪.应该说这是防御风险的正常反应。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同一行业的企业.一家是举步维艰、濒临破产.而另一家却如火如茶,产销两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王荣平 《领导科学》2006,(18):10-11
“十五”以来,扬州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第一方略”,全市上下形成了“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共识,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三次“大跨越”: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市工业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但企业规模普遍偏低,航母型、领军型大企业大集团缺乏,这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跨越发展的“瓶颈”。大企业大集团在众多企业中虽只占少数,但正是这些“关键的少数”,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与中坚。因此,尽…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2006,(4):130-130
10年前的三星电子是一家靠廉价竞争销售低端电子产品的韩国企业,而今天它是一家四大主业(半导体、液晶显示、手机、数字家电) 均居世界前三位的跨国集团。10年前三星的市值为35亿美元,它的竞争对手日本索尼的市值为184亿美元,而今天三星的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