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智"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德目,这一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具体体现。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智"包涵"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两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追求两种理想人格:"知者"与"仁者",因此"智德"与"仁德"并列成为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两种德行,两者相关但是不等同。仁智兼备就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在道德修养上追求仁智双修的路线。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仁道理想、独立意志、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真、善、美统一的人格 ,而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反求诸己、情感体验、主体实践、自我超越来实现。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现实价值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重视德育思想有助于坚持德育首要地位;儒家塑造理想人格思想有助于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儒家“仁爱”思想有助于坚持德育原则;儒家众多道德条目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具体化;儒家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方法的完善;儒家严明律己道德修养思想有助于搞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儒家身教示范思想有助于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人们多从佛、道两家进行挖掘、开发,实则儒家思想中亦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比之于佛、道,儒家的"有限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于今更富有契合性。不过,由于先秦儒家的生态思想乃是根植于"仁"之德性之上,通过"仁"心之存养、拓展逐至展开。这无疑使得儒家的生态思想带有一定的隐晦性。在先秦儒家中,孔子、孟子、荀子可谓儒家思想的代表,挖掘儒家生态思想于今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就德性,培养理想人格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儒家哲学性命一贯的道统思想,从心体立论,以立志成圣为宗旨,把"良知"作为成就德性的先天依据,使其具有普遍性,树立起了他心中的德性观,并以"知行合一"的思想作为成就德性的路径与方法,在知与行的互动中最终成就完满德性,这对当时乃至今天的社会现实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在追求德性人格的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特性。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反求诸己、情感体验、主体实践、自我超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思想是良莠兼有、优劣并存,具有明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人格批评是中国诗学批评重要方式之一,贯穿于中国诗学的整个历程.先秦两汉诗学的"人格批评",尚处于孕育和萌芽阶段,这表现为诗家一方面自发地建构人格精神典型,另一方面较为理性地将"人格"批评意识渗透于诗学批评,初步完成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格思想、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格思想、屈骚文化人格思想以及"游侠"文化人格思想的建构,在诗学创作和批评中已经蕴透的模糊的人格批评论思想.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线,在吸收先秦法家、阴阳五行等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汉代儒家今文经学的伦理教育思想.董仲舒将伦理教育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主线,其所主张的“三纲五常”“德主刑辅”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以及其教育原则和方法成为儒家伦理教育的典范.其思想既是对以前学说的继承,又有其自身特色,对西汉之后儒家伦理教育思想与人们的社会道德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内圣外王的视域看,先秦儒家包含主体的自我创造的理想人格和主观的自我认同的理想人格两种类型,即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内圣外王。汉代儒家把主体的自我创造局限于纲常名教之内,对于主观的自我认同的道德修养也持戒备态度。宋明新儒家在理想人格上呈现出由主体的自我创造向主观的自我认同转变的趋势,并进一步强化内在德性及其超越依据。现代新儒家重视内圣外王,在理想人格的论述上受时代影响表现出推崇主体的自我创造的倾向。确立个体的独立地位,主体的创造与主观的认同相互为用,是儒家理想人格实现现代转化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先秦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及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先秦儒家人文精神的确立.先秦儒家的人文精神,为技术思想提供了可知论并促进技术主体的能动性;先秦儒家重视生态整体性的人文精神,为技术思想提供生态伦理意识,为技术思想提供了合理的人文规范,体现出先秦儒家人文精神与技术思想在人与自然层面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乐教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王船山继承并对儒家乐教思想加以新的阐释.他从形上追求、社会进化、当时社会现实等层面分析了建立乐教的必要性.在他看来,完满人格精神的培养,离不开乐教的教化.他认为乐教能引导和改善人性,使之具有德性;夯实道德和情操,完善人格培养.深入挖掘王船山的乐教思想对于我们培养和造就健康、自由、理想的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先秦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德育的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道德教育更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从先秦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探讨入手,分别就先秦儒家的道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意义等进行了分系统论述,旨在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对人生境界的道德设计和理想追求,是先秦儒家人生哲学的核心。到了宋代,朱熹作为新儒学集大成者,在重建人的哲学中,系统阐述与发展了儒家的人生境界观和价值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德性人格学说。本文仅就朱熹的“心与理一”的人生境界观作一扼要论述。一“心与理...  相似文献   

15.
先秦思想家对乐教与情感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我国古代独特的乐教育情的人文教化思想:乐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体现了自然、社会的和谐规律;乐通人情伦理、通政教;乐教在使人"成人"、确立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方面有独到的作用。因而,它是提升个体德性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以自然情感为基础,以德性情感为导向,以愉悦的潜移默化为主要影响方式,与礼教相互为用是乐教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先秦是儒家忠德发展史上的整合与创建时期,主要代表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从德性伦理学角度来看,先秦儒家把忠德整合为"德之正也"、"令德"、"全德",使忠德成为众德之基;二从政治道德角度来看,先秦儒家把三代以来上对下的"忠"发展到了忠德在实践上具有平等性、互惠性的层面;三从忠德实践角度来看,先秦儒家认为忠德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17.
朱熹为了使人得到“气象近道”的人格境界,对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扩展.朱熹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儒家“诗、乐、艺”教思想和道家山水育人观念,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富有创见的审美教育的方法论.具体表现为:“学”“践”“养”“化”“熏”等五个方面,形成了具有完整性和互动性的中国古代化育体系,丰富了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理论,对今天的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自省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省思想是儒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修养方法 ,它要求人们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 ,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 ,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儒家认为 ,善于自省是“圣人”和“君子”的美德之一。自省的内容主要有德性和学识两方面。对于人的一生来讲 ,时时自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它需要非常严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自省的目的在于塑造理想的人格。剖析、学习儒家的自省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学说自其创立之时,就以理想人格的成就为旨归,此理想人格即是君子和圣人。但儒家并不以君子人格的养成为最终目的,而是进一步指向了政治生活的实践维度。我们通过对《论语》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孔子使子路问津”和“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三章的文本诠释,来凸显儒家德性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指出“天命”为君子人格提供下学上达的形上根据,并奠定了理想人格的逻辑基础,提示儒家君子人格走向政治生活的必然性(天命的召唤);孔子与隐士对政治生活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儒家理想人格的现实追求;圣人“无为而治”一方面呈现了理想人格的治世方式,另一方面也突显了德性在政治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以"仁"、"义"、"礼"为核心,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 (1)国家意识.先秦儒家历来以"治国、平天下"为个人修身最高目的.按<论语>的记载,孔子把战事、祭祀和疾病三者并列在一起,认为它关系邦、国、家、身的生死存亡,从而战战兢兢、谨慎之至地把它作为大事来看待,所谓"子之所慎:斋战疾".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所倡导的家国观念与我们在青年学生中努力弘扬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