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云南民族地区行政制度的发展规律:渐进整合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云南民族地区行政制度发展规律:分别为调类调构规律———中央与云南地方行政制度间相互冲撞相互选择时期;异类同构规律———云南民族地区模拟中央王朝行政结构建立地方政权组织;同类异构规律———中央王朝在云南建立了大一统集权统治,并建立了相异于其它地方政权结构;同类同构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四个具体特殊规律体现了渐进整合律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三种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根据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文章认为,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可以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集权式的财务管理体制,二是分权式的财务管理体制,三是集权与分权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分别对应于所谓U型结构、H型结构和M型结构三种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决定一国立法体制的因素是该国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由政体决定的各国横向立法权限划分的模式有立法机关优越、三机关平列制约、行政机关优越、立法机关至上等类型。由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的各国纵向立法权限划分的模式有中央完全集权、地方完全分权、分权———集权、集权———分权等类型。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构形式决定的。《立法法》在遵循 1 982年宪法确立的立法体制框架不变的基础上 ,使我国立法体制在立法事项、授权立法和法律渊源等方面得到具体化、明晰化和定型化。其运行的总趋势将是 :横向立法权限将从行政机关向权力机关集中 ;纵向立法权限将从地方向中央集中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一五六年——前八七年)是我国西汉中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武帝接位时,西汉王朝巳建立了六十多年,他执政五十四年。大约占西汉历史的四分之一时间,是一个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继承了秦始皇和汉高祖所积极推行的法家抗战路线,组织和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反侵扰的正义战争,为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新兴封建制中央政权,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场空前规模的反侵扰的正义战争,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观,是法家爱国抗战路线的胜利。今天,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认真研究和总结这场战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前认  相似文献   

5.
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内部结构及运作机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学良时期东北最高行政机关,所以研究该会对研究张学良政权具有重要意义。该会内设一厅六处,下辖七大类数十个机关,组织体系甚为庞大。该会组织领导体制实行民主集权制,民主制包含委员合议制和主席决策制;集权制包括垂直管理体制和二级管理体制。该会的权力运作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在张作霖去世后奉系政权的瓦解,保证了张学良时期政权的团结和巩固,并为日后奉系充分利用东北资源东山再起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和领导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钢铁集团下属关联子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37家单位的问卷调查,从母子公司两个层面探究绩效管控影响因素与子公司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母子公司产业关联度高,加强集权管控、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组织结构的复杂性、集权性、形式化三个维度均对组织绩效有显著影响;人员开发与培训、晋升与发展对绩效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组织学习中的团队学习对组织绩效有显著影响,员工学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贾谊(公元前二○○——前一六八年)是西汉初期的一位青年法家,他是著名的政论家,又是有名的文学家,在西汉初期儒法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贾谊二十余岁,就被汉文帝刘恒选拔到朝廷当博士和太中大夫,参与了中央政权的政治活动,为汉文帝实行法家路线出谋划策。贾谊极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复辟,为巩固西汉初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在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贾谊的思想及其主张加以研究,给贾谊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分析总结贾谊积极参加的汉初“削藩”斗争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政坛出现三大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俄罗斯政坛出现三大趋势,一是强化国家政权,实行总统集权;二是改变政党格局,形成一党为主;三是规范民主生活,走向"可控民主".目前,普京总统集权的局面已经形成,令西方国家为之担忧.但这种情况符合俄罗斯的历史传统,符合俄重振大国地位的现实需要.由于时代条件已截然不同,俄罗斯不会再回到苏联时期和沙皇时期,普京的"集权"模式也不可能变成"极权"模式.  相似文献   

9.
1948年建立的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准中央政权的实验。华北人民政府之生成实践对中央政权生成提供了借鉴范本,华北人民政府为中央政权奠定了组织基础,提供了制度先导。厘定建国初中央政权建设的华北因素,这对于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元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西汉北方最强大的敌对势力——匈奴政权,在其头领呼韩邪单于的率领之下,投靠了西汉朝廷,呼韩邪单于亲自率部众朝见汉宣帝于长安甘泉宫。对此,汉宣帝喜出望外,对归降者予以殊遇。回忆往昔,宣帝感慨万  相似文献   

11.
尹湾汉简的《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所记载的兵车器数量庞大,种类齐全。弩是汉代技术最先进、用量最大的主力武器。西汉在长安和洛阳、北边郡、内郡都建有储存军事装备的武库,直属中央管辖。集薄所记武库是西汉政府建在内郡的直属中央的国家武库。武库有充足的经济保障。西汉对中央和地方武库的严格掌控,是强化中央集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郎官制度是西汉的一项重要制度.郎官作为皇帝的宿卫和谋议之臣,对皇帝和中央政府有重大的影响,其既能升迁中央官吏,又能外调地方令守,是西汉政治达到上下通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西汉政府选拔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收复瓜沙后建立的张氏归义军地方政权奉唐为正朔,不断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相抗衡。第二代实际统治者张淮深为巩固权力,曾对唐朝廷的封赏充满期待。至第三代张承奉时,于唐朝灭亡的特殊情势下,建立了西汉金山国政权。该政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僭越性,但一定意义上又与中原王朝根脉相连,是中原王朝在河西地区力量的延续和汉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载体。  相似文献   

14.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承秦之制"着手重建政治体制,其中包括了最重要的财政体制。经过汉初的努力,西汉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比秦更加完善、完备。两汉财政机构,特别是财政职官体系,实际上代表着统一的封建王朝初期财政职官体制状况,也成为封建社会中期和晚期财政职官体系的雏形。《汉书.地理志》作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地理志,它为我们研究西汉史提供了许多重要史料,其中记载了大量地方财政职官的设置情况,如铁官、盐官、工官、服官等。研究《汉书.地理志》所记职官,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汉财政职官的组成、发展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两汉侯国的动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素银 《南都学坛》2007,27(5):6-11
侯国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县级行政单位,封侯而设,侯免则废。西汉时期,侯国经历了从直属中央到从属汉郡,从遍布王国到尽归汉郡的变化;西汉有侯则有国,东汉有侯则不一定有国。从侯国的变化不仅可以看出两汉间列侯地位的下降,也可以看出汉中央在利用侯国赏功的同时,成功地利用侯国来削弱王国。侯国的设置是人为的而非经济发展的结果,其设置与废除为汉代地方行政带来不良影响,为纠正此弊,东汉政府采取了省并县邑及乡、亭侯不立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周与西汉的老人特权现象有着三大差异:其一,西周老人特权的赋予,是西周统治者因俗而治的结果;而西汉老人特权的赋予,则是西汉统治者治弊更俗的历史性选择。其二,德行导引之师,是西周老人的主要特权身份;而被救助社会群体,则是西汉老人的主要特权身份。其三,对于老人特权的保障,西周以礼制规约,西汉多以政令开道。  相似文献   

17.
西汉私营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西汉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但长期的北部边患和地方割据势力却未曾稍减。西汉武帝因应前朝政治,直面内忧外患,一反西汉初年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为扩充中央财政,北据匈奴,削弭地方豪富割据势力,断然推行系列化,制度化的抑商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转变,不但巩固了汉室中央集权,而且"重农抑商"为历代封建统治所争相效法,对后世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半两钱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由秦国铸造,早期工艺原始,钱币上的文字古朴苍莽,钱体形状、大小不一。秦王朝建立后,中央统一铸币,铸造工艺改进,半两钱钱文规范,钱体规整,制作精好。秦朝后期由于社稷动荡,半两钱出现变小变轻的现象。汉承秦制,西汉早期也铸造过半两钱,但整体风格已无秦半两之霸气,钱体较薄,钱文笔划较平浅。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汉朝中央政府行政部门太常寺的组织学分析,指出汉九寺行政体系各部门职能交叉,存在着组织目标不明确,机构冗散问题。太常寺设官渊源悠久,组织机构庞大,列于诸寺之首,但行政功能分散,不担当重要政务,后沦为清水衙门。  相似文献   

20.
东汉时期是实行什么样的盐铁政策?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学术界有较大的分歧。细考史料,我们认为东汉初期仍实行的是盐铁专卖政策,只不过由于诸多原因而使政府对盐铁专卖的控制有所放松,而且民间也有大量非法的私营盐铁商存在;直到章帝时期,汉政府又全面加强了盐铁的专卖政策,民间私营盐铁商遭到严厉的打击;自和帝起,汉政府废除了盐铁的专卖政策而实行民营征税制度,但政府专卖也仍然存在,一直到东汉末年。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继西汉之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