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移民的政治参与: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秀林 《社会》2010,30(1):46-68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来自乡村的移民进入城市,城市移民群体在城市社区中的社会融合与公共事务参与,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与社会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上海地区“2009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调查”, 本文采用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实证地验证了社会网络对于城市移民政治参与的效果。结果显示:“拜年网”的规模对于城市居民(包括上海户籍与非上海户籍)的政治参与具有负向的效果;“讨论网”的规模只对城市移民群体(非上海户籍居民)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 “社会参与网”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城市移民群体的“社会参与网”比上海户籍居民具有更强的正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深圳农民工调查的整体网络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包括实际支持网、情感支持网、社会交往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包括婚姻讨论网、生育讨论网、避孕讨论网和养老讨论网)的凝聚子群结构。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网络中普遍存在子群现象,且子群之间有较大程度的重叠。农民工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子群重叠结构既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区融合,也有利于新的婚育、养老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福平  黎熙元 《社会》2008,28(5):41-57
在西方社区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 “社区失落论”、“社区继存论”和“社区解放论”三种不同观点。而这三种观点的核心实际上是讨论了社区的地域与社会网络的关系问题,更进一步说,是讨论地域性的亲密关系如何发生变迁的。本文试图从当代社区的实际形态出发,通过对三种观点的补充和发展,对于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阐释,从而提出一个实现其二者如何在社区空间内实现系统性互动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全国11个省份1137位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从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3个维度考察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老人社区治理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老人的社区治理参与,且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村域社会网络、村域信任和村域规范对农村老人社区治理参与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年龄和政治身份的群体差异,特别是村域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仅显著影响了非党员群体的社区治理参与,而对党员群体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进一步发现,村域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公平感提升和支持获得状况改善影响农村老人的社区治理参与。要发挥村域社会资本的作用,须打造社区参与平台及空间,为积累村域社会资本提供土壤;还须通过培育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促进村域社会资本的积累,延续村域社会资本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理论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社会网研究是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 ,是一套分析方法和技术。社会学从创始以来 ,社会结构一直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在《群体联系的网络》(1992)中第一次在社会学研究中使用了“网络”一词 ,并把社会想象为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二、三十年代 ,英国人类学家发现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社区与其他社区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社区的界限并不象主观判定的那样清楚。在这种背景下 ,社会网分析就应运而生了。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 -布朗(Brown)…  相似文献   

6.
李辉 《社会》2008,28(1):97-97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城市社区选举中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分子?这个群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特征?他们在社区中的行动逻辑是什么?通过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以楼组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积极分子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报酬,社会报酬的获得程度决定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追求社会报酬的积极分子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黄荣贵  桂勇 《社会》2011,31(6):1-21
“社会资本的后果”是社会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倾向于认为,中国城市社区中的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都具有多个维度,两者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基于2006-2007年在上海收集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使用多层次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集体性社会资本对三种类型的社区参与(抗议型、体制化与公共型参与)的影响。统计结果证实了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之间复杂的联系。此外,对多层次模型的方差成份分析发现,社区社会资本可以解释60%或更多的社区间的差异。这说明,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居民的个人特征,还取决于居民所在的社区特征。  相似文献   

8.
卢露  麻雯婷 《社科纵横》2023,(5):138-144
易地搬迁社区兼具“农村”和“城镇”的特征,社区搬迁户的异质性与管理的复杂性使得社区治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社区治理研究更为迫切。以广西L县易地搬迁安置Z社区为例,以社会组织参与为切入点,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探究社会组织参与易地搬迁社区治理的现实梗阻及优化路径。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参与重铸了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的社会资本,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供信任基础、参与平台及规范约束,有效推进了搬迁社区治理。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信任断层、网络脱嵌及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在搬迁社区后续治理中予以优化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家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家庭是儿童异常的最早发现者,同时也是寻求早期干预的核心力量。而调查表明,当前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存在总体水平偏低,家庭内部支持严重不足,支持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应当通过早期家庭干预、家庭公共政策倡导、社区人文关怀开发、亲朋网络建设等措施构建一个由家庭内部支持网、家庭亲朋支持网、家庭社区支持网、家庭社会支持网构成的自闭症家庭支持网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参与程度常常受到非正式制度的深刻影响.立足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视角,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非正式制度嵌入性问题.结果显示:第一,"社会认同""意识形态"对社会组织参与机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文化传统"对社会组织参与机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社会认同""意识形态"对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习惯习俗"对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第三,网络—认同机制是非正式制度对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影响机制.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就必须以非正式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升社会认同度,增强社会信任,重塑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1.
刘娜 《社会工作》2009,(16):41-44
当前的城市社区建设迫切需要重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信任、规范和网络。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个体合作,产生共享价值,滋生信任观念。作为社会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公民参与网络和在公民参与网络中培育的公共精神也是城市社区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迁老人是指与进城子女一起生活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群体。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闲暇时间利用、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情感和心理认同等方面描述老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发现该群体精神生活单调、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度低。要改善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必须通过社区融入的方法,组织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扩大老年人社会交往的范围,帮助他们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社交网络,从而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3.
公共精神与城市社区建设——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城市社区建设迫切需要重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信任、规范和网络。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个体合作,产生共享价值,滋生信任观念。作为社会资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公民参与网络和在公民参与网络中培育的公共精神也是城市社区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需要,其突出表现在:一是相当一些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二是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尢以老年妇女为多;三是居民的参与内容主要局限于出席居民会议及楼院卫生清扫、文体健身等一般性社区活动。本文就这一问题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杨竹  陈鹏  章祖平 《社会工作》2011,(6):53-56,88
随着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廉租住房住户作为一个特定聚居群体逐渐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是他们维持日常生活、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廉租住房住户社会支持网主要由非正式支持构成,在经济困难解决、情感宣泄和社交支持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群体社会支持网较脆弱,网络规模小、结构单一,部分住户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支持。这样的社会支持网现状难以有效地化解日后生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生活危机与困难,这既无益于个体生活状况的安定,也无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廉租住房住户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策略,即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服务组织和社区工作者为依托,以赋权理念为指引,以廉租住房住户需求为基础来帮助他们建构多类型、多主体介入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珍宝 《社会》2003,(9):48-53
近些年来,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 热门话题,在政府和学界两方面的合力推动 下,对社区的研究,愈来愈为学术界关注和重视,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不断拓展,成果众多,堪称近期中国社区研究中最蔚为大观者。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研究的有关成果、方法及其问题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7.
选举动员的框架整合:银杏居委会换届选举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荣 《社会》2010,30(1):22-45
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研究的“文化和建构主义转向”凸显了框架整合作为微观动员机制的重要性。但是现有文献很少把这一过程置于自上而下的集体行动领域中来考察,同时框架分析在中观层面上的动力机制的认识上尚待深化。本文通过上海市社区居委会选举的个案考察,探索了选举动员中的框架形成和整合过程。研究发现,选举委员会及其所联系的积极分子网络,形成了一个包容性的动员结构。这一特定的动员结构在各个动员环节中,策略性地把国家的政策话语和居民对选举的不同感受衔接起来,整合了民主权利、邻里怀旧和社区认同等阐释框架,由此激发了更大尺度的共鸣和参与。这表明,框架整合与动员的社会结构密不可分,框架化过程实际上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网络社区”或“虚拟社区”的提法最近越来越多了 ,在我看来 ,虚拟只是假象或表象 ,网络赋予社会或社会成员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再真实不过的了。“社区”这一概念在社会学领域本来就有很多不同的界定。中文的“社区”是从英文的“community”翻译过来 ,原意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通常我们在社区研究中 ,指的是一种区域性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 ,网络社区只能是虚拟存在 ,因为它不具备物理空间上的地域特征。基于此 ,从人文区位意义上 ,讨论人口的空间分布(区位)也十分勉强。但一定的人口及其互动关系 ,以及由此带来的情…  相似文献   

19.
韦朝烈  黄炳境 《探求》2011,(6):62-70
城市社会管理离不开居民的社区参与。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业主居民"通过业委会与居委会两个载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差异性及其原因来探寻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业主居民通过业委会参与社区重要公共事务的自治;通过居委会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具有"假性参与"的特征。导致上述参与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业委会比居委会更能代表和维护业主居民的利益。研究指出:中国城市社区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居民参与意识差,而在于参与期望与自治权缺失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自治的关键在于把自治权力还给社区居民及其组织。  相似文献   

20.
合作式治理是印度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本文从社区服务的视角分析了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以及运作机制,进一步讨论了合作式社区治理凸显出来的几大问题:政府责任稀释、社区隔离强化、合作内卷化以及合作网络构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期弥补社区研究中印度经验的缺失,并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治理提供部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