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福利国家制度陷入了危机.为了改革社会福利制度,英国人吉登斯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吸取"第三条道路"思想中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荣珍  孙然 《中国劳动》2007,(11):29-31
社会福利制度,或称社会保障体制,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政策措施的总称。各国具体的社会福利制度虽然千差万别,但从社会福利的发放原则、福利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照顾责任的对象的角度笼统说来,则要么属于选择性福利模式,要么属于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都是一项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最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这项制度大至影响民心向背、社会稳定,甚至政权更迭,小到事关百姓的饥寒冷暖、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因而备受政党和民众的关注.正因为如此,全球160多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一些国家社会保障支出更是高居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国民提供了从出生到坟墓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4.
"居者有其屋"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公民的居住权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现代福利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国情和发展状况,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住房保障体制。在总结介绍美国、德国、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阐述了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为了扭转社会保障财政面临的困境,持续进行社会保障财政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百年为周期制定抑制社会保障支出总量的长期计划,缓解少子老龄化问题带来的财政压力,寻求社会保障财政收支平衡。第二,进行社会保障财政管理改革,在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之间建立合作和互相监督机制,重视各级政府之间事权的划分和责任分担,而不是强调维护各自利益,以此降低管理成本。第三,逐步开放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对股票市场与海外市场投资的限制,推行专业化以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基金的增值。  相似文献   

6.
福利多元主义是近年来研究社会政策新的理论研究范式,倡导打破政府垄断,由多个主体共同提供社会福利。我国的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经历了国家-家庭到国家—家庭—社区—市场—社会组织多主体参与的过程,但各主体之间存在职责不清等问题。建议对养老服务主体职责进行重新定位: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市场职能、扩展社会组织职责、加强社区职能、扶持家庭职能。  相似文献   

7.
一、留学生"双创"的三种模式 美国有关机构近期发布的一份全球创业年度报告显示,在政府政策对创业影响的排名中,中国位列62个监测国家的第3位.这说明中国各级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这也是众多留学生萌发在中国创业的热情的基础.目前,留学生创新创业主要有三种常见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徐忠淑 《劳动世界》2011,(11):23-25
扩张型财政、货币政策是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工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对社会保障事业的影响,为行政部门提出并实施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盛凯 《劳动世界》2017,(21):20-21
福利国家经过一段"黄金时期"之后,便迎来至今无法摆脱的"危机时期".造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制度问题、经济状况、全球化角度来研究,笔者认为危机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才是福利国家危机的"罪魁祸首".本文分析了福利国家建设的理论渊源及批判,论证意识形态与福利国家危机的关联性,认为只有超越旧意识形态,转变福利观念,才能指导福利国家走出困境,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福利模式前进.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工作与国家财政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管理工作,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国家财政是社会保障分配的主体。社会保障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和健康保障的一种形式,其各项基金的收支和投资运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个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都将产生直接影响。而国家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枢纽,是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各项分配关系的"总管家",直接控制或间接制约着社会保障分配的总量和结构。从预算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预算已成为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福利社会,除完全积累的强制性年金等制度外,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针对老年人的公共养老金(国民养老金)和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家庭福利、对学生儿童的优待、针对失业者的失业保障与求职服务、全民医疗、房租津贴、疾病津贴、工伤保险等。总体上,澳大利亚为低收入人群建立的严密的基本保障网,统一的统筹层次以及整合高效的经办体系等都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旧农保之间存在着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新农保更好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福利经济学分析模型,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析在实施新农保制度前后社会的福利变动情况.社会的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减去政府财政补贴成本,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总福利增加,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总福利损失.分析发现其需求弹性对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成本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着社会总福利,因此我们加入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新农保制度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旧农保之间存在着筹资方式、覆盖范围、给付待遇的差异。新农保更好的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养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福利经济学分析模型,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分析在实施新农保制度前后社会的福利变动情况。社会的总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减去政府财政补贴成本,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总福利增加,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总福利损失。分析发现其需求弹性对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成本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需求影响着社会总福利,因此我们加入弹性指标,进一步分析新农保制度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作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作为"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代表国家,深入研究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背景、基本运行模式、基本内容,深入研究英国社会保障模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并将美国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政策支持下的一项制度安排,具有明确的政策性和准公共性,受政策影响很大。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影响体现在企业年金制度运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缴费环节、积累环节和领取环节。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先后经历了两个代表性模式,即前端征税的TEE模式和后端征税的EET模式,每一种税收优惠模式的选择都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结构形式具有紧密联系。财政社会学视角下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模式选择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企业年金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社会安全阀"的功能,进而从深层次理解大力发展企业年金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的现代福利制度是在二战后随同国家建设和社会重建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从形成路径来看,大致经历了济贫性国家福利的构建、从国家福利向社会福利转化以及从社会福利向社区福利深化三个逻辑转移阶段。根据东京大学武川正吾教授的观点,日本社区福利制度发展可以划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福利协议会主导时期(1970至1980年代),社区福利服务主要是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社会经济的有序性,使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有机体得以持续、稳定、均衡、协调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具有稳定作用的"安全网"与"稳定器",是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这一制度还具有保障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福利社会,除完全积累的强制性年金等制度外,澳大利亚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针对老年人的公共养老金(国民养老金)和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家庭福利、对学生儿童的优待、针对失业者的失业保障与求职服务、全民医疗、房租津贴、疾病津贴、工伤保险等。总体上,澳大利亚为低收入人群建立的严密的基本保障网,统一的统筹层次以及整合高效的经办体系等都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奕男 《劳动世界》2017,(11):19-20
不平等导致社会分层,甚至出现阶层固化,阻碍了社会的正常流动.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群众的基本需要都难以满足.社会保障制度再分配的特征理论上应体现为减缓不平等,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正义.但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呈现的城乡碎片化特征不仅没能促进社会流动性,反而造成了福利分层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所有阶层的需求.本文意在说明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避免因社会资源分配导致的福利分层现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怎样的理念指导,进而实现其社会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耿一铭 《劳动世界》2009,(11):27-30
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只能通过能力越来越有限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来实现,往往一次风险就可以把农民一辈子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全部赔进去。通过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就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民福利,缓和家庭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特别是随着老龄化、城镇化、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革,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受到严重威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加强社会管理和控制,维护农民权益和相关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建立社会安全网。建立和推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势在必行,要让社会保障真正成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