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调也是调",在大众的潜意识中,借调被归为调的范畴。当这两者画上等号时,在外人眼中,借调也就成了颇为荣幸的事情。但事实也许并不总是充满阳光,每一次不同的工作、每一次新的经历、每一次从零开始,难免产生了有些累、有些疲惫的"厌倦"感。尤其是那种"无助的无奈",很难忘记。而在借调的荣光背后,是借调人员无法确定的未来。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借调人员心灵上的  相似文献   

2.
"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钱钟书《围城》里的这句经典名言,用在借调上竟也是如此适合。一方面是在约定俗成中形成的上升阶梯,一方面是冷暖自知的借调生活;一方面是想搭上借调便车的普通公务员,一方面是想尽快结束等待的弱势群体,"城"内"城"外显然两重天地。  相似文献   

3.
借调现象在政府机关普遍存在,一直没有形成正式的人事制度。本文从分析借调现象的特征、原因和内在动力以及存在的负面影响入手,试图探索出借调的出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着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工作也更加多样化,因此就催生了对外借调的现象,借调人员的加入既给行政事业单位带了很多的帮助,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弊端,因此如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对外借调现象的约束就成了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借调的日子     
1999年2月4日中午,准确地说,是主持完初二76班的学期休业仪式后,我被借调到了镇政府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大嗓门、身着草绿色上衣的书记见,着我便喊:“小王”以后就辛苦你了!”  相似文献   

6.
根据不同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借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借调有利有弊,要慎用,更要防止其泛滥。借调弊端的防控措施有: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编制的调控作用;畅通人才进口和出口,关注被借调人员身心健康,多举措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考核机制;接纳高等学府学生的社会实习,拓宽志愿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中国,很多人认为领导干部"很危险"。危险何在呢?我以为,险就险在我们的干部日益疏远群众、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领导干部的"再生父母",领导干部如果脱离了自己的"再生父母",能不危险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干群关系恰似鱼水关系。战争年代,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党的军队,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在一起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党的  相似文献   

8.
群众公认,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公认"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公认"的客体是党的各级各类干部.因此,只有是广大群众参与的、对领导干部客观公正评价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群众公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反腐败持续推进,党风政风正能量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纷纷点赞。但在少数干部中也出现一股"暗流",认为要求严了、标准高了,干事就容易出事;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为官不为,消极怠工。这种认识和行为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干部不干事的错谬在哪里?干部不干事,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行政资源建立在税收和国家财政的基础上,当然要用之于民。但有些干部位置占着、工资拿着,却不肯  相似文献   

10.
跟许多借调干部一样,我也兴奋、焦躁、不安过,甚至许多次梦中惊醒,有次梦中哭醒,梦到自己一起借调过去的干部转正了,而自己却不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姜洁 《决策探索》2013,(9):34-35
一名干部,如果在任上创造了很多显赫的"政绩",但一旦工作调整,原来的"政绩"多半成了"半拉子工程",这样的干部算不算好干部?与之对比,有的干部在任上虽然没有拉升太多GDP指标,但却为当地民生做了很多实事,为了保护环境阻止了重污染项目的上马,"政绩单"也许不那么炫目,这样的干部算不算好干部?答案显而易见。因此,要用好干部,就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考察干部,注重  相似文献   

12.
加强干部监督,是关心爱护干部、确保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必然要求,是规范干部言行、确保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坚定不移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的新部署,是对党的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权力提出的新要求,是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增强干部监督实效寄予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好干部"三问"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好心态是好干部的核心素质之一,好心态既靠组织培养引导,又靠自己修养提升。如何才是好心态呢?我以为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一、光明心。人们看待客观世界应当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要坚信我们党的事业越来越兴旺,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越来越幸福;坚信这个世界会越变越好,这个社会光明面占绝大多数;坚信真理战胜谬误、公平战胜偏私、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坚信耕耘就有收获、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各地对干部考察、交流、选拔等工作非常重视,探索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举措,但有意无意间,对干部调整后的工作交接重视不够,调整后迎来送往忙忙碌碌,辞"旧"迎"新"熙熙攘攘,随后一切归于平静,新一轮工作重新开始。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干部交接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有的工作从头再来,有的干部从头再干,造成了资源、时间、人力等方面的巨大浪费。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好干部工作交接呢?  相似文献   

15.
在机关里,借调干部吃尽了能吃的苦,经历了之前难以想像的辛酸,在希望和失望中苦苦等待着结束借调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为人民服务"这一指导方针落到实处,顺应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国纪检监察干部就应当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将政治理论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应当优化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肃清党风政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7.
<正>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主体在干部,只有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标准,从严从实管理好各级干部,才能将践行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干部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每一位党员必须牢记在心、付诸行动的根本准则。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的历史特点",赋予干部标准新的时代内涵;"伟大斗争",需要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三个重大命题做出了科学阐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怎样是好干部?好干部要信念坚定,因为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各地对干部考察、交流、选拔等工作非常重视,探索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举措,但有意无意间,对干部调整后的工作交接重视不够,调整后迎来送往忙忙碌碌,辞"旧"迎"新"熙熙攘攘,随后一切归于平静,新一轮工作重新开始.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干部交接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有的工作从头再来,有的干部从头再干,造成了资源、时间、人力等方面的巨大浪费.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好干部工作交接呢?  相似文献   

20.
正CT式干部考察,有助于全面了解干部整体状况,及早诊断思想之病,检查精神钙质是否流失,有无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尽早发现病灶。如何使干部考察变得更加科学公正、全面客观,并有及时预警功效?对此,人民日报11月14日刊登题为《"CT式考察"让干部更透明》的文章指出,从以前沿用多年、重程序重形式的"X光式"平面化考察,变为重实效重内容的"CT式"立体化考察,无疑是选人用人技术层面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