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非导向、非径向且规模报酬可变的窗口MinDS超效率模型测度各省份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全局莫兰指数检验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然后使用变异系数、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进行σ收敛、β收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为0.7499,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差异较明显,依次降低;10年期间东部、中部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有降有升,而西部则基本上稳定上升;省域工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全国与分区域均未出现σ收敛,但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本研究明晰了各省份的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为缩小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距、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R&D效率的DEA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区域不平衡性严重,自主创新支撑能力与环境约束是影响河南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聚类分析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达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类别划分,并进行单项指标比较分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经济发展的技术策略选择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突出,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现状成为阻碍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因素。 要提高我国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造就企业 技术创新人才;有效规避技术创新风险;完善技术水平创新服务网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合作; 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了19个影响因子2010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区域创新驱动因素进行提炼,得出R&D投入与产出是西部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此外,人口整体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对西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加大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增加R&D经费政府支持力度、加快产业结构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衔接,积极融入国际区域经济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竞争力一直是研究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IMD认为区域竞争力有三个直接竞争力因素——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涉外竞争力。西部开发以来,企业的发展是各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各省区的企业竞争力是其整体竞争力强弱的最直观表现,也是区域竞争力最坚实的基础。对企业竞争力强弱评价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各省区的企业竞争力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测度,在整体排序之后对各省区的排序结果进行了说明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到各省区的企业在最近几年中的发展状态,并提出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手段来进一步提升各省区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安徽、山东等六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河南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构建了以技术创新潜在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实施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四项指标为基础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进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是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无论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省区及陕西省都为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 ,陕西一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投资力度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加大工业改造力度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陕西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地方保护造成的市场分割为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提供可能.文章利用1999-2012年中国省际工业行业数据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和西部各省工业资本配置效率普遍高于中部;东、中、西部地区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表现出区域差异;政府财政支持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对东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西部由于政府政策性投资推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存在一定程度高估,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其虚高的资本配置效率具有修正作用;银行业金融发展对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股票交易规模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保险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不显著,股票市值仅对东部工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积极影响,对中西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产业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是衡量区域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选取23个原始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使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西部地区10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如何提高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节能减排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在我国2000~200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节能减排效率进行测算发现,我国节能减排效率TFP年均降低1.9%,其中东部地区降低4.7%.西部地区降低0.7%,而中部地区却提高了0.1%.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指标变量的投入冗余最高,西部地区最低,并且从更小的区域划分来看投入冗余结构具有区域相似性.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效率要推进耗能企业的节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实施节能减排目标监督.  相似文献   

13.
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年度专利申请数衡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之间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金融深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发现,股票市场的发展比银行信贷的增长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确定投入、产出及环境变量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环境及随机误差因素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影响显著;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规模及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提升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省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A-Tobit两阶段法分析中国各省区1990年至2009年间竞技体育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合Malmquist指数考察各省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效率是比较低的,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效率也在逐渐提升.竞技体育效率的地区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效率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应该重视竞技体育行业规模的提高,进而有效地提高竞技体育的综合技术效率.东部地区应该特别注重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效率.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对民族地区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现状呈现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具有优势要素区域的工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东西部地区间工业发展差距在继续扩大、工业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特征。加入WTO给该地区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西部民族地区工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 ,就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西部12个省市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除四川省和陕西省外的各省份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均不足,且区域差距很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差距较大;西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应增强区域经济总体实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科研服务水平,以全面提升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重介绍国际贸易组织(WTO)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即TRIPS条约的主要条款,以及我国加入WTO后这些条款可能对我国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WTO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TRIPS中主要条款及其对我国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区域纺织企业经营效率DEA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世后我国各省份各种类型纺织行业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加剧,利用DEA模型衡量了全国各地区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三大类纺织企业的综合经营效率,指出了东部地区各类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外商投资纺织企业经济效率的区域差距也日趋明显,并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提高各类纺织企业经营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型绿色流通是提升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流通体系需要对流通业的真实运行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模型,在剔除了环境噪声和随机干扰后,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流通业效率的真实水平,并基于此探讨了我国流通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规模无效是导致流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环境变量对流通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开放程度与流通业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干预度与流通效率负相关。考察期内,流通业综合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流通效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