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各省份工业企业R&D效率的DEA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有助于正确认识各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效率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优质的人才储备,不仅可以提供高技术产业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所必备的资金和人才资源,更可以将科研成果大规模地投入到生产实践之中。笔者分析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DEA模型进行R&D效率评价,给出提高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效率、行业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国内创新投入和经济发展责任,但该文通过DEA方法的研究结果却与这种期望有很大差异.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近年来R&D效率提升不明显;行业间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较大;多数行业处于投入规模递减阶段.在对R&D效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效率的各因素,研究发现,对提升行业的效率来说,适宜的行业规模、充分的政府资金和金融贷款,以及适中的劳动者素质是有利于R&D效率的提高的;而技术引进和境外投资的增加对R&D效率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利用非参数DEA方法对2006-2010年全国30个省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再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分析各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的形成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由于技术退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表现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为了防止区域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了19个影响因子2010年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区域创新驱动因素进行提炼,得出R&D投入与产出是西部区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此外,人口整体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对西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加大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增加R&D经费政府支持力度、加快产业结构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衔接,积极融入国际区域经济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2005~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37行业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考察了行业R&D投入与技术效率间的内在关系,并按照“效率—增长率”相关关系划分工业部门,研究了各部门行业的特征及差异.研究表明,R&D对行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行业平均技术效率随着R&D投入的逐年递增而稳步上升;划分的工业部门具有明显聚类特征或差异性特征.据此,对各部门分别提出增加R&D投入、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学研共生体系建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8年经济普查年鉴,探讨了我国不同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发展变化的原因。首先运用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各地区R&D活动,结果显示R&D活动差异与R&D基础投入、R&D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等三个方面有直接关系,从R&D政策、环境及投入等多角度寻求变化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归纳,抽象出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模型。运用2005-20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首先测度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平均生产效率达到59.89%,尚有近40%的可提升空间。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检验了市场化进程、企业R&D投入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企业R&D投入和市场化进程中介效应显著,即要素市场扭曲以企业R&D投入和市场化进程为传导抑制了工业企业生产效率,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导向是通过加快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企业R&D投入,提高市场化水平,提升工业企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韩东林  张琼芝 《南都学坛》2012,32(5):118-123
基于2010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R&D投入产出现状和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企业R&D投入产出差别比较大,东部地区明显超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很多。另外,总体上我国各省、市、区的企业R&D投入产出效率并不高,平均综合效率值只有0.76。而且,DEA有效的省、市、区只有8个,50%的省市区处于中度DEA无效状态。为缩小企业研发效率的区域差距,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注重创新性人才培养;利用区域优势互补,促进企业R&D效率整体提高;强化企业交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选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产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经济增长与R&D投入生产弹性、产业结构的关系,结论是:研发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研发创新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中型工业企业正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阶段,而第三产业仍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拉动,但第三产业的规模及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配合协同都对经济产出的生产弹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引导社会投资投入到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同时还应加快和引导第二产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继续增大R&D投入,以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来源和基础,实现不同产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18个市2000-200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及其因素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河南各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十分强劲,年均达14.7%,且落后地区具有明显的追赶趋势,但近几年下滑趋势明显。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则是制约TFP提升的瓶颈因素。因此,要遏制全要素生产率的下滑势头,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2011-2020年的数据,以降维后的污染指数为非期望产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浙江各市总体上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优于研发阶段,城市间发展差异较大;整体TFP指数均值为1.121,其提升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和研发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U型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新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与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完善过程基础上,认为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然的和无奈的选择;农民对粮食统购并非一直不满,统购统销政策改进和完善后,农民是理解、拥护和支持统购统销的;实行包产到户后,国家对农民的粮食统购政策仍在执行,但粮食产量却迅速大幅度增加,说明粮食统购统销限制价值规律、压抑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消极作用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测算河南不同时期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的结果表明:四个时期河南资本投入保持了非常高的产出弹性,而劳动和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出现较大波动,河南省的就业结构以及科技创新的实力都有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调整不能过度依靠政府对某一产业或企业的政策性投入,微观基础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文章探究了产业组织的微观基础及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介于市场关系和层级关系之间的企业网络是产业组织的重要特征,企业网络有助于实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区域资源整合,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应积极采取措施扶植企业网络,同时还必须注重培育企业异质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城市,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该文重点从技术支撑体系、融资服务支撑体系、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创新政策支撑体系、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支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国际经验表明.通过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广东龙江家具产业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发现.由于融资环境不完善、人力资源缺乏、法制环境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产学研联系不紧密等原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且动力不足。当务之急要通过构建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法律体系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分析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实践,得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升区域能源效率是完成国家节能降耗目标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方法测算河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的能源效率,通过1阶N变量的灰色系统模型(GM(1,N)模型)分析区域能源效率演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和湖北省的能源效率呈现先下滑后上升的演化趋势;广东省能源效率在考察的3个省份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呈现平稳发展的演化态势;对河南省和广东省能源效率影响最大的正向促进因素均为工业结构,对湖北能源效率影响最大的正向促进因素为城市化,而经济结构则是河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能源效率提升的最突出制约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