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阿尔都塞对青年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解读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和曲解;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抽象的人道主义”,而是“实践的人道主义”;它区别于近代启蒙传统,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青年马克思向成熟马克思的过渡变得顺利成章;成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同样有人道主义意蕴,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人·实践·历史感──简论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特征蔡函甫马克思哲学诞生以来所产生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但同时对马克思的误解也是最严重最惊入的。马克思是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者,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于马克思以前或以后的人道主义者们的理...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地认为贯穿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的中心线索是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在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现行制度展开深入批判时,法兰克福学派揭示了启蒙精神所确立的理性主宰地位在现代社会的独断运用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继承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批判传统法,并充分发展了马克思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面世,许多学者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解读,从中引申出很多自己的独特的异化理论。当代的异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从绝对贫困下的异化理论与相对贫困下的异化理论、当代异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异化理论在当代的发展3个方面对当代的异化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当代异化理论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联系表现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当代异化理论有启发、两个时代的异化理论对异化劳动有着共同的批判、两个时代的异化理论对商品拜物教有着共同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思维方式所开敞的生存论视阈中探讨马克思哲学的生态伦理意蕴 ,认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是通过对现实的异化实践和异化理论的批判 ,昭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存理想 ,从而显明了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和人对自然的应然的实践态度。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原则和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巴黎写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而异化劳动理论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则是这一著作的基本思想。对于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我国学术界尚有较大的分歧。有的论者认为,这一思想虽然包含着某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但就其基本点而言带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和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遗迹,尚属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本文着重想就以异化劳动为基础的“实践人道主义”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意识形态,是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的形成中的唯物史观,是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根本对立的新历史观。它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性变革,是马克思思维着的和形成中的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对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学术界纵说纷纭。国际上有一股将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根本对立起来的思潮,认为晚年马克思的思想是青年马克思的衰退,特别是抬高马克思的早期劳动异化理论,认为异化思想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重要派别的源泉。国内主要存在着对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的不同估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否定劳动异化理论,认为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不成熟的著作中提出来的,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出发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没有  相似文献   

8.
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不少学者往往把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等同于其异化理论的全部,从而忽略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进过程。与异化理论相对应,马克思的哲学观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向:从黑格尔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从人本主义转向实践唯物主义,以哲学观变革为背景能够使人们更加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异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理论范畴,自马克思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异化理论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物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弗洛姆则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结合,从文化工业影响的角度描述异化现象。马克思、卢卡奇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都关注社会中人的生存问题,但侧重点不同。通过对三位学者异化理论的梳理分析,能够对我国当前人的生存样态分析提供参考,并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异化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一生思想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话语敞开了异化理论的日常生活之维,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和资本主义批判的不竭理论之源。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实现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超越,形成了实践性、科学性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主要对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思想进行比较,说明了马克思异化思想对前者的超越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思想影响到马克思早期关于自由、异化、实践和社会理想的看法,对传统"人的本质"理论的批判推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解答"历史之谜"的有机组成部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赫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形成都有所影响,但赫斯是德国第一个将人的本质与共产主义相连的人,他对马克思早期的政治经济异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开启了对理性化资本主义的批判,沿着马克思理性批判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异化劳动理论,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延伸至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中。在当代视野下,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工业社会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等方面,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都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质。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主要来源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爱欲论"、韦伯的"理性观"以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马尔库塞从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机制入手,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虚假意识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辩证学习、批判和借鉴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利于深入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居于经济学与哲学的二维空间内进行理论批判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诞生地。其中,马克思以现实的对象性的人及其实现自身对象化本质的劳动为立脚点,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精神劳动”论题的合理形式,并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现实状况出发,发现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存在方式。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虚伪性以及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非批判性,指出两者均妄图将现实异化绝对合理化。而马克思则以现实的、历史的、批判的眼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现象理解为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必然生成却又只具有暂时性的特殊的物质生产形式。并且不同于黑格尔力图在主体思维范围内解决这种异化的幻想,马克思提出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异化理论为基本依据,以马克思的彻底批判精神为宗旨。简要地概述,对现代性的批判起始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经由法兰克福学派的支配理论,最终以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为"典型"模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是马克思对现代性诊断和反思的继承与拓展,继承着人类最可贵的批判和超越精神。这为我们理性考察当下的现代化进程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的过程,由起初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异化理论发展到成熟的唯物史观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总的说来,这一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青年马克思时期,该阶段提出了抽象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第二阶段是初步形成比较成熟的唯物史观的异化劳动理论;第三阶段是唯物史观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三个阶段之间是一脉相承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这几个阶段之间的历史联系,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着重探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问题。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反映出它对人的本质的扭曲。在当代,资本全球化的存在使人们仍深受资本的影响,存在异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也存在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