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柏坡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中国的伟大理想,也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企求洗刷百年屈辱,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社会的顽强信念。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精神在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集中体现,深刻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政治情怀。西柏坡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文化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包括开拓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民主协商精神。铁道兵精神本质特征主要包括牺牲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创造精神。西柏坡精神和铁道兵精神彰显了中国精神的特质,是中国革命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凝练和升华,西柏坡精神是孕育铁道兵精神最重要的精神源泉。弘扬西柏坡精神和铁道兵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支撑,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王玉平教授是河北省中青年优秀社科专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她独辟蹊径,勇攀学术新高峰,开了我国系统、深入研究西柏坡的先河.2007年6月5日,笔者就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关于西柏坡精神的新的研究视角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西柏坡精神的教育资源等问题采访了王玉平教授.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19-21日,“第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数十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30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60年”,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是大学生的安身立命之本.目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状况,令人担忧.西柏坡精神中蕴含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给予相当重要的指引和关怀作用.弘扬西柏坡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西柏坡精神研究的深入,关于西柏坡精神的研究有了许多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凡方面. 一、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西柏坡精神的思想是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紧要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命运,因此,受到学界普遍重视.目前学界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以下观点:认为它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体现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党魂.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其核心是谋划建立新中国的成功实践。将西柏坡经验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是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实际举措,也是企业管理理论本土化的时代需要。西柏坡经验蕴含的"成功之道"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提供了前提,实践证明西柏坡经验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政府、理论研究者、企业家和企业经理人要各负其责,积极宣传、研究、运用西柏坡经验,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井冈山从中国革命的摇篮发展为举世瞩目的旅游休闲胜地,茨坪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长为现代化的区域旅游城市。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从井冈山的交通与通信网络、产业结构变迁与旅游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当地民生的改善与提高等3个方面考察新中国井冈山60年的变迁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井冈山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中的问题、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践,是使二者正确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曲折后进入成熟时期,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0.
陆仁权 《中华魂》2008,(8):51-52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中心话题。西柏坡精神就饱含着党的关注民生的传统和精神。今天,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大力弘扬和实践西柏坡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总结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留学教育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留学苏联热、文革期间留学教育的中断、改革开放之初的公派留学到80年代末以来大众留学和新时期回国热的变迁历程。留学教育在充实留学生的生活和改变其命运的同时,也深深地记录着新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脚步。建国60年来,留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变革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梁柱 《中华魂》2012,(21):6-9
我们党是从西柏坡走向全国执政.开始了接受新的严峻而持续的考验。忠贞不渝地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永远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真正做到为民执政,保持人民政权永不变质的前提条件。这在今天具有更加现实、更加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弘扬“西柏坡精神”加强高校师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等精神实质在新时期仍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高校应通过弘扬“西柏坡精神”,提升教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师德,培养学生勤于学习、敢于创新的优良学德,提高高校管理干部求真务实、科学管理的优良政德,进而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的确立,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理想和追求的必然;新中国走过的60年,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60年,是爱国主义得到极致弘扬和升华的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理想与追求的硕果和实现的形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3篇文章分别考察了新中国60年的普希金研究、莱蒙托夫研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新中国60年普希金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将60年的普希金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1958年至“文革”期间—缓滞期;1976年至2010年—复兴和繁荣期。《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新中国60年的莱蒙托夫诗歌研究大大超过旧中国,新中国的后30年较之前30年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比起诗人的祖国俄罗斯来,比起中国对俄罗斯其他伟大作家的研究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60年的中国陀氏研究成就不小,尤其是最近20年,不论是视野还是深度,主题分析还是艺术性研究,都有很大推进,逐步由现象评述向本质挖掘深入,陀氏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不断被揭示出来,与此同时问题也不小。  相似文献   

17.
3篇文章分别考察了新中国60年的普希金研究、莱蒙托夫研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新中国60年普希金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将60年的普希金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1958年至“文革”期间—缓滞期;1976年至2010年—复兴和繁荣期。《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新中国60年的莱蒙托夫诗歌研究大大超过旧中国,新中国的后30年较之前30年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比起诗人的祖国俄罗斯来,比起中国对俄罗斯其他伟大作家的研究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60年的中国陀氏研究成就不小,尤其是最近20年,不论是视野还是深度,主题分析还是艺术性研究,都有很大推进,逐步由现象评述向本质挖掘深入,陀氏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不断被揭示出来,与此同时问题也不小。  相似文献   

18.
3篇文章分别考察了新中国60年的普希金研究、莱蒙托夫研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新中国60年普希金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将60年的普希金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发展期;1958年至“文革”期间—缓滞期;1976年至2010年—复兴和繁荣期。《新中国60年莱蒙托夫诗歌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新中国60年的莱蒙托夫诗歌研究大大超过旧中国,新中国的后30年较之前30年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比起诗人的祖国俄罗斯来,比起中国对俄罗斯其他伟大作家的研究来,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新中国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之考察与分析》认为,60年的中国陀氏研究成就不小,尤其是最近20年,不论是视野还是深度,主题分析还是艺术性研究,都有很大推进,逐步由现象评述向本质挖掘深入,陀氏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不断被揭示出来,与此同时问题也不小。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精神之为一种时代精神,就在于它内涵着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认知和实践的统一,是社会主体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律、开拓创新、不懈进取的永恒动力.其时代价值是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实现其时代价值的实践途径是:将政治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将精神文化转化为理想信念;将思想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将弘扬西柏坡精神落到实处,提升其精神"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汝霞 《山西老年》2011,(7):19-19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彻底的反封建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