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相似文献   

2.
书斋名趣析     
文人好读书,好读书的文人更会为自己的书斋取个与众不同的雅号,或直抒胸臆名之,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惜字庵"、当代史学家陈垣的"励耘书屋";或以所处之地称之,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园";亦或以主人的名号冠之,如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3.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浙江钱塘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法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的著述很多,《宋史·艺文志》录其著作有二十二种,实际上有四十余种,《梦溪笔谈》是他晚年写成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这部书是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典籍,受到国内外科学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书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我国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内容涉及了天文、  相似文献   

4.
关于指南针和指南车的历史,曾经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最近刘洪涛同志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十分新颖的见解。他认为“指南针是汉代发明,汉以前的指南车是在车上立表杆靠测日影而指南的”。笔者对刘洪涛同志的这些结论和论据有不同看法,特撰此文与刘洪涛同志和其他同志商榷。一、汉代发明了指南针吗? 刘洪涛同志认为“指南针是汉代发明”的,这就是把文献(北宋沈括的《梦溪笔  相似文献   

5.
北宋卓越的科学家沈括在其晚年隐休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时期,共撰有科学技术著作四种:《梦溪笔谈》、《梦溪忘怀录》、《良方》及《茶论》.《笔谈》今存,《良方》原本虽佚而保存在《沈良方》之中.《忘怀录》和《茶论》已失传,而《忘怀录》之逸失,尤为可惜,乃古典科学文献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椭园截面近似相交园截面分析了该金属地中的模结构,并获得了该波导中的模为Hermit-Gauss分布。  相似文献   

7.
卡里尔·菲利普斯《最后的通道》和《一个国家的独立》虽在题目、人物性别和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流散视阈中看二者堪称“家园”书写的“连环册”。《最后的通道》中雷拉的流散方向是从“移出国家园”到“移入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出国家园”。《一个国家的独立》中弗朗西斯则从“移入国家园”到“移出国家园”,随之又指向“移入国家园”。二人迁徙方向首尾链接后呈现出“连环册”式的“家园”书写特点。通过其菲利普斯思考了流散群族的命运问题。同时他还就英殖民统治的特点和英国加勒比黑人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北宋大学者沈括晚年定居润州京口(今镇江市),除去著述了一部在当时属于世界第一流的科学杰著《梦溪笔谈》外,还写过若干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与诗歌.散文如描写梦溪园中景物和自己的生活感受的《岸老堂记》、《萧萧堂记》,俱收入他的文集中.由于今传《长兴集》已不齐全,(后来有人补缀,已非本来面目)其诗歌创作只散见于他人著述、地方志书和《笔谈》的一些条文中,尽量搜罗,也只有十数首而已,真是可惜得很.  相似文献   

9.
王素蓉 《金陵瞭望》2009,(11):90-90
江宁区东山街道现有街管幼儿园5所,社区办园(班)点5个,共有47个班级.教职工146人.在园幼儿人数1503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55%.近年来.街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幼儿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园条件.使全街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东山、建设高质小康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互动仪式链的基础和核心是互动仪式。在情境中参与者通过互动仪式来建立彼此的情感连带,进而形成群体共享符号,产生集体认同感与归属感。幼儿入园焦虑可通过情境、情感、符号体现互动仪式链。因此,从以上三个层次出发,深入探析幼儿入园焦虑之“源”,并从情境的适应、情感的联结、符号的塑造三方面提供纾解幼儿入园焦虑之“法”。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戏剧《鸟》和英国现代作家奥威尔的小说《兽园》分别通过鸟国和兽园这两个乌托邦的崛起和堕落,对世态人情作了切中要害的嘲讽。虽然在《鸟》中难以找到作者对雅典政治作出预言的依据,但由于《兽园》发表于冷战风云骤起之际,其政治寓意则被无限扩大,甚至被一些西方批评家比成一枚原子弹,旨在摧毁苏联这个“政治目标”。如今冷战已经成为历史,《善国比理应从那种对号入座式文学批评的禁锢之下解脱出来。事实上《鸟》和《兽园》这两篇动物寓言,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境界的眷恋,其中的讽喻都是对人类社会的普遍弊病痛下针砭。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园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区分文化园和文化产业集聚园入手,对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基本要求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园建设中存在的各种违背产业集聚发展规律的问题,指出了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园效率的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与用典,对三山五园概念的来由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代社会认同,确定“三山五园”的范围,并就当前形势,提出了对“三山五园”整体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文化的感知程度究竟如何影响其工作投入,这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幼儿 园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自编问卷,对四川100所公立普惠幼儿园876名教师的调查表明: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文化的 感知程度可以正向地影响其工作投入程度;敬业精神可以中介园本文化感知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投入的效应;职业倦怠越低的幼 儿园教师,其敬业精神就越容易影响工作投入,表现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为了增强幼儿园教师对园本文化的感知,激发幼儿园 教师的工作热情,“明示复习”是基本的应对策略,“精神引领”可以增强幼儿园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克服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5.
文献记载表明,计成与阮大铖曾经交往过一段时间,并为其扩建了一座园林.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文献,因此,学者们对这座园林的名称、位置、设计者、建造时间、扩建时间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作者进行了文献查阅以及相关考证,结果表明:阮大铖在家乡怀宁建造了集园、百子山庄、石巢园、俶园.俶园的位置在怀宁县城,主人是阮大铖的父亲,俶园前期修葺的设计者是来自南京的张鸣玉,时间为崇祯元年(1628年)以前.咏怀堂是俶园中的主体建筑.计成为阮大铖扩建的园林是俶园,扩建俶园的时间大致为崇祯六年(1633年).  相似文献   

16.
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重视幼儿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势,阿坝州学前教育应注重改革办园体制,促进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在人口集中地区试行集团化办园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园本教研是提升幼儿同教育质量的基石,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调整教研组设置,实行层级管理,倡导专业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开拓练兵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等措施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水准,提高办园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巴金《憩园》自问世以来,它的接受可以分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建国后至新时期前、新时期以来三个阶段,可以说,对《憩园》的评论几经起伏和波折。对《憩园》的分歧和争议主要表现在主题、人物和线索三方面,新时期以来,视野的开阔、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及思维模式的变革丰富了《憩园》的接受视野。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而园所整体形象设计的方法,为园所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点,新的视觉表达方式。对于幼儿园这一特定行业,其整体形象设计是一种目的性很强、方向性十分明确的活动,有其科学的方法和一整套程序。紧扣办园宗旨和本园特色这个主题,设计园所环境,这样就把园所管理纳入科学化的体系,使园所管理系统化、明确化,从而可以避免园所视觉形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对幼儿的视觉修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从幼儿睡眠、如厕、进餐、穿脱衣物、语言沟通、主动表达需求、洗漱、整理物品等八个维度设计问卷对幼儿的独立性进行调查,发现城区新入园幼儿的独立性发展不是很好,存在着不少问题,会导致幼儿出现入园焦虑,造成幼儿入园适应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