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研究PAHs在我国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环境因素对PAHs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到中国部分地区大气、水、土壤PAHs的含量情况,发现环渤海西部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水系中长江、淮河流域污染严重,北方土壤污染高于南方,北京、天津土壤处于严重污染水平.PAH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受煤矸石、有机质、温度、p H、离子强度以及颗粒物粒径六种理化性质的交互作用,煤矸石的堆放与周边环境PAHs含量分布呈正相关;有机质通过吸附对低环PAHs有着较高的富集性;温度影响PAHs的累积、迁移和降解过程,温度越低,PAHs含量越高;增加或减少p H值可以促进PAHs纵向迁移,在碱性条件下土壤PAHs的纵向迁移行为更加明显;离子强度的影响作用存在争议;颗粒物的粒度越细,对PAHs的吸附量越大,浓度影响颗粒物吸附能力,浓度增加,吸附能力降低,总吸附量增加.因此,了解中国多介质环境中PAHs的分布情况,可以为深入了解PAHs在我国的污染状况以及迁移转化行为做基础.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和特定范围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或同一性,但一旦超出特定范围,二者之间就有不可忽视的质的差异和区别。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从属于地域文化,而游牧文化则从属于经济文化;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的分布与草原地带的分布则不尽相同;从其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从其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相似文献   

3.
草原饮食文化出现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距今50万年前.草原饮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在游牧民族诞生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草原饮食文化在内涵上呈现出草原区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属性,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北方草原地区除了主体上的草原生态环境外,还有农业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又导致文化的多样发展,产生了草原饮食文化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小修、不完全预防维修和更换策略的特殊可修的多状态退化系统.假定更换策略服从一般连续型分布,利用补充变量法和广义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建立微积分方程组,得到了系统状态的概率密度函数及系统的可用度、可靠度等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回顾新疆近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可以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是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二是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使新疆脆弱的生态系统向逆行方向发展,并已开始影响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正负影响,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相得益彰,成为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这是新疆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和生态环境 新疆存在着冰川、森林、草原、绿洲、荒漠、沙漠生态系统,并呈现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结构状态。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8.4%,其高山冰川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森林、草原、绿洲从高山到盆地边缘依次展现,呈带状垂直分布;在盆地的水平分布上,戈壁荒漠漫布于沙漠与绿洲之间。森林、草原、绿洲、荒漠和沙漠五个生态系统分  相似文献   

6.
论耕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耕地法律保护的概念和特征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与核心,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这种固有的统一被人为破坏了,耕地生态系统就要受到“生态冲击”而失调。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然要开发利用耕地,否则人类的生存就不能继续,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停顿了。但在开发利用耕地时,必须认识耕地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按照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利用耕地,并在利用中保护耕地,使之供应绵延不绝,永续利用不衰。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认识和利用方式的不同,耕地保护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内蒙古境内几个典型沙地边缘区土样进行粒度实验的基础上,借助MATLAB分析软件对每个样品用三次方程式插值和线性插值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分析所需的数据,并进行了有关统计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利用不同步长的粒径分段区间计算所得的粒度参数值间存在着差异,并且利用各种插值计算的参数间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粒度参数的离散情况与分段步长存在正相关;分段区间数是影响矩法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通过对包头市北郊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铅背景值的调查取样,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铅进行检测,获得研究区的土壤铅含量结果,然后依据国家<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2007-02-01>)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7,土壤质量属于清洁级.经过详细分析认为,在研究区种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和蔬菜等,都没有安全风险.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影响和农用土地资源与环境适宜性评价奠定了基础,对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原、荒漠、森林、草甸及沙地等天然植被,在过度放牧、砍柴、挖土取石、旅游、营造人工林等人为活动影响下,出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现象,也引起植物区系贫乏化和旱生化,并向广布种、一、二年生杂草和半灌木增加,群落原优势成分、特征种及狭域分布种减少的方向发展.植被类型、所处地带及破坏方式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变化结果,但趋同现象比较明显.因而加重了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力度,从而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草原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纵观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史 ,古代游牧民族更偏好草原产权内在制度的设计、完善和创新。因为它唤醒和培育了人类内在道德自律系统 ,进而在保护、管理、利用草原资源方面 ,更具长期性、普及性和低成本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及其证券化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堆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现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实行土地证券化是顺利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一种最佳选择。但是应当注意在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证券化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现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 ,实行土地证券化是顺利推进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一种最佳选择。但是应当注意在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证券化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3.
开放土地金融 搞活土地资本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金融制度是欧美市场经济国家一项基本制度。本文分析金融业的特点,指出发展土地金融业的必要条件,阐明了中国发展土地金融业必要性、可能性及发展前景;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围绕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目标需要,提出了中国土地金融制度创新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产权、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产权权能不足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从而抑制了农村金融发展,导致农民在农村和城市中的双重贫困.在土地所有权改革存在意识形态刚性束缚的情况下,大力提高土地使用权权能,可以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缓解农村金融贫乏.含有土地抵押信贷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土地使用权权能的增强,可以通过土地金融机制带来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当前我国农村可以选择的土地金融模式按照金融化程度依次包括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融资租赁和土地证券化.在土地使用权权能提高后,这些土地金融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在农村农业经营用地流转的基础上的又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在土地要素跨城乡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把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内部矛盾从更深的层次上展现出来.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将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土地制度中的军功授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功授地是美国土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国会(包括联邦国会)先后颁布了上百个军功授地法令,依据此类法令,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处理掉近7000万英亩国家土地。退伍军人们并未从军功授地中得到多少实惠,大多数土地落入土地投机者手里。但其总体效果促进了西部的迅速开发。  相似文献   

1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否意味着土地的私有化呢?这是一个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为用益物权,不是土地私有化性质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转移的是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部分权能,而不转移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目的是在农村土地用益物权制度下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而不是实现土地私有化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兼并型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和允许多种形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将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权性质得益彰显,但不体现土地私有化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满足"三个不得"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土地流转依据的分析,得出在相同的人力资本投入下,其他行业的产出效益大干土地上的产出效益,土地流转就会自发的进行,并直到两者边际效益相等才会停止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提出了构建多级、多层次的农地制度,即"国家或集体农地+个人得以生存提供保障的土地"并存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好个人生活保障所需最低限度的土地面积核算、土地的收归以及国有或集体所有土地的经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土地发展权及其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发展权是一项重要的物权,对此国外已有较成熟的实践。考虑到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应在土地权利体系中创设独立的可转让的土地发展权,通过将土地发展权制度引入征地实践来保障农民的土地产权和保证国家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并整合整个制度环境,提升土地征收制度的绩效。  相似文献   

20.
"土地出让金/土地房产税收"之间的比率可作为地方财政非正规化程度的一种度量。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内部的"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收"的相对结构在1999—2013年的历史演变趋势说明,地方财政收入的波动主要是由土地出让金收益的波动造成的;中国地方财政中土地出让金占比领先于房地产税收占比的现象只是发生于2003年之后的10年里,地方财政对于"狭义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只是一个大概10年左右的过渡现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均GDP水平、三产在GDP的占比(即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和外资在全部资本中的占比这三个变量,是地方财政尤其是土地财政正规化程度中稳定、显著的决定变量。地方财政结构转变的根本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