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分析了2011—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与1998—2018年制造业集聚的空间与时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截至目前尚未出现从集聚再到扩散的过程,整体集聚水平仍在缓慢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制造业。就集聚水平而言,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城市整体集聚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就集聚特征而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整体较低且呈现分布不均匀现象。文章提出应加强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发展并加大扶持力度,企业也应发挥比较优势吸引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分析,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等3个指标对2014年福建省九地市制造业20个行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发现福建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显著,但存在优势产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且整体集聚水平较低,以及区域之间产业同构化严重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同时,进一步选取2005-2011年福建省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对制造业集聚水平影响因素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因素对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不同。基于此,提出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水平提升的相关建议:(1)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集聚,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2)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引导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提高主导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率。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推动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对2014年福建省各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的测算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呈现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征,除厦门外,多数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产业协同集聚模式、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城镇功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途径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2-2012年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产业集聚度与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就全行业样本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样本而言,在低或较低的产业集聚度区间内,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在高集聚度区间内,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负。而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伴随着集聚度的提高,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正面作用则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时,伴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正向推动作用变得不显著;在对外开放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开始出现负向作用。这就要求合理引导、控制产业集聚度,并根据行业特点通过自主创新等措施以适应不同的对外开放水平,从而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地理集聚是普遍的空间经济规律,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集中体现。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了内蒙古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研究表明:内蒙古制造业集聚度普遍偏低,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总体来看,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为此,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应发挥战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摆脱资源依赖,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演化这种地缘现象的必然产物,其通过正的外部性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以辽宁省为例,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组合的方式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测度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指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存在但水平较低,且在省级和市级层面都是很不均衡的,其发展滞后于制造业,找到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改进的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对2011-2015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情况及两者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旨在为福建省产业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福建省制造业的企业集聚程度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反之,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企业集聚程度和区域集聚程度最高的行业;泉州市、龙岩市分别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最具专业化优势的地区;福建省的产业协同集聚程度呈现"平缓-低速"的下降趋势,各设区市协同集聚程度差异明显且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协同集聚程度最高、最低的地市分别是厦门市与三明市,形成了沿海高值片区包围内陆低值中心的"OJ"双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产业集聚的指标体系,对重庆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作实证分析,并研究了其与重庆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重庆制造业集聚规模较大但专业化优势不显著,主导产业的集聚优势明显,总体来说,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1—2007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指数HHI表明,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由于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已比较高,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已变得缓慢起来;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区,由于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力度逐渐加强,使得这些地区呈现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增强态势。而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看,中国地区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然,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邮电基础设施的增加、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也都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正面的影响,表明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本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财政分权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作用。结果表明:(1)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产生了扭曲效应。(2)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挤占财政科教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引发土地财政扩张等路径实现的。为了缓解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扭曲效应,本文提出优化现有地方政绩考核机制,转变地方"重生产、轻科教"支出偏好,有效约束地方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建立健全地方土地管理体制是实现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12年广东省地级市制造业数据,本文以技术进步为视角,在分析区域间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研究制造业产业外部性效应与产业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制造业在空间布局变化上有显著的"中心-外围"特征;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多样化和竞争外部性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增长具有积极效应,而其余地区则以专业化外部性为主;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优化了制造业的空间规模配置,其在促进内生技术因素投入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人均资本存量的投入产出比。最后,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运用区域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测度江苏省2001—2015年制造业集聚的状态及其演变特征,通过产业重心、区位熵与产值分别测度制造业重心、优势产地与主要产地及其省内转移的过程,且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江苏省制造业省内转移的机理。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集聚状态表现为先集聚后扩散的“倒U型”特征,在集聚与扩散阶段江苏省制造业重心分别在向南与向北转移;制造业优势产地变动较大,多数产业部门的优势产地由苏南转移到了苏北,但主要产地有着较强的“黏性”;制造业产业在集聚阶段的转移强度低于扩散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先于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经济转型、承接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与政府政策是影响制造业省内转移的4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4.
物流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现有物流产业集聚测算方法进行改进,运用区位熵法、改进区位熵法和空间基尼系数三种方法,从整体水平、区域视角、行业视角多维度对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评,得出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本省其他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相对于沿海发达省份稍差的结论,并提出加速辽宁物流产业集聚的建议,如促进辽宁省物流业和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影响巨大,但随着房价上涨,不同地区房价差异增大,各地区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也受到影响.以34个大中城市2001-2015年面板数据为例,利用两步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房价区域差异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的制造业集聚发展具有区位粘性,已有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会影响当期制造业集聚进程;无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分区域层面,房价区域差异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即平均房价在一定范围内上涨能促进制造业的集聚,当房价上涨超过一定水平时会抑制当地制造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国县域尺度28个制造业行业的生产函数,从产业生命周期特征分析、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析、产业生命周期对集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集聚经济的产业异质性和动态性,结果表明:1制造业总体存在逆成长型、成长型与稳定型三种生命周期演化模式,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之间具备显著差异,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年轻化、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稳定化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熟化特征;2产业的专业化随成熟度增加呈倒"U"型分布,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3地方化经济呈现"U"型分布,城市化经济则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初期和后期的地方化经济大于城市化经济,中期的城市化经济大于地方化经济。1  相似文献   

17.
用2004-2019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利用区位熵和SBM-DDF模型,测得高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两产业协同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两产业协同集聚显著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两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且大部分省份位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促进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累积循环效应,两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两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作用,中部地区具有正向作用,还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分行业来看,高新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协同集聚对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划分标准,采用熵值法、集聚能力评级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利用ArcGIS 软件对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分异展示。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群,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城市群和城市群内具体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已经形成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其内部的城市总体呈现出“领导—跟进”式发展,具体表现为发达城市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城市群内包含的城市协调发展并非同步,金融集聚效应与产业集聚效应在不同城市发挥的作用不一致,第二产业占比越大的城市,产业集聚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6-2015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变系数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异质滞后效应、异质交互效应以及异质短期波动效应。研究表明:多数行业的产业集聚显著地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部分行业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产业集聚并不是在所有行业都表现为规模效应,部分行业的拥挤效应超过了规模效应。从滞后效应来看,每个行业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表现出异质性的变化规律:正(负)向效应逐渐增强、逐渐减弱、先增强后减弱、先减弱后增强、一直不显著等。从交互效应来看,企业平均规模越小的行业越容易从产业集聚中获取正向效应;大部分行业的国有产权和资产专用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集聚的绿色生产率效应的发挥产生了抑制作用,但少数行业与之相反,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国有产权和资产专用性反而发挥了正面效应;在短期内,大部分行业的产业集聚并不能有效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只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的短期效应显著;从长短期效应的对比来看,大部分行业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因此,政府在制定集聚政策时不应该忽略不同行业的差异,对所有制造业行业采取"一刀切"的集聚促进措施,而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规律和所处的集聚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动态调整的集聚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区位熵指数测度中国八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对城市群的空间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八大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采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总体差异及其来源后发现,珠三角-关中平原城市群间产业协同集聚差异最大,八大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总体差异主要源自城市群间的差异。同时,八大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水平不存在σ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