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已成为高校人数较多的特殊群体,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从认定体系、资助体系、思想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体系,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出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遭受社会排斥的形式表现为经济排斥、同群排斥和心理排斥。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高度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融合状况,国家资助政策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合的有力途径,应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  相似文献   

3.
经济困难学生目前已成为高校人数较多的特殊群体,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从认定体系、资助体系、思想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构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体系,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产生的背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类型、特征及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从经济资助和思想工作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些年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诸多经济资助的背后,正在衍生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人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性问题,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舆论的标签和炒作、家庭和自身成长中的劣势、精神和文化关怀的缺失等无形中把这个高校内普遍存在的群体孤立化、特殊化和边缘化,透析其现状,剖析其成因,注重物资解困的同时,找出精神帮扶的路径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在日益提高,国家和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提供了很多帮助,然而在资助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不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爱的缺失等问题,影响了资助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但另一方面高校“交费上学”政策以及收费标准逐年提高,又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群体规模逐年扩大,随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及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应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尤其是高校学费制度改革的实施,家庭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从贫困生认定、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学习帮扶、经济资助、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进人高等学校学习,但另一方面高校"交费上学"政策以及收费标准逐年提高,又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群体规模逐年扩大,随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及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普通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已基本形成合力,共同关注高校中的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职责、职能也在不断改进,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学育人"更是高校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的最好平台?文章通过文献法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从资助、育人角度,对当代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就如何培养构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的大学生活特征及其应对贫困的策略是发展性资助支持体系构建的基础。通过对14位贫困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贫困生的大学生活不仅有经济的压力,还有非经济的压力和发展的限制;而内倾、反思和参与是贫困生应对困顿生活的基本策略,与此相应的是贫困生走出困顿的3个阶段。基于这一发现,认为发展性资助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对贫困生的大学生活持有综合的视角,同时要与贫困生的应对策略相切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测量工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442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其客观支持分在不同贫困等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方面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与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之间存在着线性回归关系.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立足性别主义的视角,关注并构建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新资助政策体系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安徽理工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资助政策,为做好资助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资助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开展资助工作,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备的助学制度体系,构建了六位一体的资助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对资金评审发放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了零投诉工作目标,学生资助工作坚持"五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经济资助、能力助升和人文关怀等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学校社会工作在贫困大学生支持系统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的贫困生支持系统尚不完善,主要是经济资助为主,这种资助模式存在着很大局限性,忽视了贫困生的主体参与、心理健康及综合素质提高等重要环节,与帮困助学的现实需要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亟待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将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引入高校贫困生的支持系统之中,可以弥补当前资助模式中存在的许多缺陷与不足,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特困生在承受着物质贫困的同时,也承担着心理压力,出现了心理贫困现象。在高校特困生中一定程度上广泛存在着虚荣心理,这不仅直接影响了特困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痛苦和危害。因此,给予特困生心理解困,克服虚荣心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对特困生虚荣心理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可以找到主要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台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并结合大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建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资助局面;提高资助水平,建立"高水平、广覆盖"的资助体系;转变资助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助人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深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加大勤工俭学力度、扩大资助范围,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的建议,以更好地实现资助政策的资助目标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分为济困型、扶志型、强能型三种类型,各种模式有着不同的资助理念和资助体系,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资助功能,但都不能独立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物质、精神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贫困问题.我们应该坚持"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资助理念,将上述三种资助模式有机整合起来,通过多元的资金渠道、多维的励志策略和多样的能力培训等途径来构建全新的"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资助模式,从而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资助效益.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帮困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分析安徽省高校资助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对于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促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