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峥 《城市》2012,(1):35-39
一、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城市是具有一定空间形态的经济集聚体,人口和产业集聚是城市的基本特征.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经济社会对空间集聚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空间城市化是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集聚效应的过程.而集聚效应的产生又依赖于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一般而言,最优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将可以产生最大的空间集聚效应.相比小城镇发展模式而言,从集聚形式、规模经济、"增长极"作用的角度来看,大城市、城市群发展能够发挥集中集聚优势,代表着空间结构演变的发展方向,在规模经济方面优势明显,更是现代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空间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俊杰  王雪颜 《城市》2021,(3):14-26
笔者选取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6年~2018年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不同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拥塞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从整体视角看,非农产业集聚在当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拥塞效应大于集聚效应,在滞后期集聚效应相对较大.从分行业视角看,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效应不显著,服务业集聚的动态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显著,制造业集聚每提高10%,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为0.77%.将服务业细分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是消费性服务业集聚的1.72倍,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加大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李俊杰  王雪颜 《城市》2021,(7):3-17
笔者选取我国十大城市群2007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实证分析产业的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形成集聚和拥塞的综合效应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的影响.整体上看,非农产业集聚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在当期拥塞效应大于集聚效应,滞后期则相反.产业集聚提高100%,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综合效应提升0.02%;分行业看,制造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与非农产业集聚动态效应的方向一致,且专业化集聚对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的综合效应是多样化集聚的3倍.相反,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动态效应更加显著,尤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公共性服务业集聚为主.因此,要增强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布局,有效嵌入服务对象企业间,促进城市群层级空间分异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5.
刘淼 《城市》2015,(1):68-72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和经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我国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由于工业化与信息流、创新流逐渐共享、交融,产业结构受到很大影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区域产业的空间分布往往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密切,这其中最具效用的是集聚效应.它是不同或相同产业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向一个区域不断迁移靠近的过程,最终形成在空间上集中、相互支撑的产业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天津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建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是天津工业发展的目标,毗邻港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天津带来了巨大的优势.笔者侧重对天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行分析,找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下,选取粤港澳大湾区2007—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主要研究指标,运用重心分析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产业的重心变化轨迹及发展差距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湾区几何中心点在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2007—2009年高技术产业重心位置一直位于东莞市虎门镇,2010年重心位置移动到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2011—2017年又返回东莞市虎门镇.大湾区高技术产业重心一直偏离几何中心,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珠江东西两岸的差距,南北相对均衡静止的状态,东西方向也是湾区高技术产业重心主要变动的方向,2007—2010年主要向西变动,靠近地理几何中心,东西差距逐渐缩小,2010—2017年则向东位移,东西差距又逐渐拉大.变动轨迹呈现向右倾U形轨迹,表明大湾区高技术产业城市间差距先缩小后又扩大.其主要原因是港澳自改革开放以来发挥不同的扩散效应,以及珠江对香港向西岸辐射阻隔效应及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7.
笔者利用产业集中度指数对1998年~2018年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引入其他控制变量,研究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集聚可相对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由此,笔者提出辽宁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及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贺传皎  李江 《城市》2007,(3):15-18
近些年,在我国许多地区,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如果忽视了产业集群在高强度物流下隐含的大规模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那么集群就难以持续发展.随着"十一五"的到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逐步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力求减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就对产业集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降低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破坏,以科学的发展模式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杨叶 《职业时空》2009,5(1):9-10
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表明,集聚不仅是区域主导产业形成的途径.也是高科技产业的区位特征。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机理,分析了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焦聚的特征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经济改革对其城市的规模、型式、繁荣和未来的各方面,对城市郊区,甚至都市化的所有区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创新,附加高生产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正在创造着一个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进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推动了美国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经济增长.1999年,美国潜在核心通货膨胀率为1.9%,是美国自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高技术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的贡献率达到了1.5个百分点.因此,高技术产业既是推动美国长足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又相对决定着遍布全国的都市化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空间集聚存在不同的尺度,城市区域作为当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空间组织是一种大尺度的集聚。经典集聚理论、模型以及相关扩展性实证研究为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提供了方向性的暗示。这种集聚在本质上是聚集力和分散力动态组合的一种空间结果,其中,分散力的增强对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区际运输成本的降低,核心区域-外围区域间共享的区际外部性逐渐增强;核心区域的拥挤效应进一步加强了经济活动向外围转移的倾向,最终促使部分经济活动突破地区边界,在地理邻近的地域之间形成更强的空间依赖,呈现出大尺度的经济集聚。城市区域尺度集聚的经济性为发展城市群、促进区域一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也遇到很多障碍,这对政府在打破行政割据、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加强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发展方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猛  梁雅昆 《城市》2021,(3):40-50
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分工.笔者基于产业集聚和城市专业化两个维度,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和产业结构差异指数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内部分工加以测量.笔者根据研究发现: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内部分工水平低于北部湾城市群,表现为前者的产业集聚水平、城市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后者.两大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水平趋于上升,且关中平原城市群增幅大于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专业化水平较为稳定,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则有上升趋势;产业集聚水平、城市专业化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在产业或城市间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上述结论为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内部合理的分工体系构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产业集聚一直以来都是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Marshall提出,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在于获得外部经济,即同一产业内厂商的集中布局和专业化分布,可以有效提高集聚区域内厂商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将"冰山"运输成本等空间因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产业空间集聚研究获得快速进步。但大量文献主要以工业或  相似文献   

14.
查婷俊 《城市观察》2021,72(2):21-36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互补机制,对于寻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根据测算的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升级进行理论逻辑分析,其次通过对比粤港澳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的结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利用产业优势互补作为区域内部的产业升级驱动力,最后,利用动态集聚指数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2009—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从实证结果看,尽管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集聚情况都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但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角度看,这些城市和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空间,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可以进一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杨郑鑫  吴昊天 《城市》2016,(5):54-57
目前,全球经济正进入创新竞争阶段,产业发展进入向信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时期.在“创新”浪潮下,我国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试验.笔者以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当前,滨海新区面临着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承担着优化产业、服务区域的重要任务.在自主创新方面,滨海新区应进一步深化发展定位、促进产业转型,培育良好的创新空间环境,并预判新的创新增长点,以真正实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和对区域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对冀中南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分析功能对其进行村落集聚度分析,得出冀中南传统村落呈"大集中、小分散"的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的结论,并结合文化价值、交通现状及区域资源进行片区式保护可行性分析.进而依据相关政策、村落集聚度及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对邢台区域进行片区划分,以王硇片区为...  相似文献   

17.
崔凯 《城市》2021,(12):25-33
发展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为区县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笔者选择从县域视角切入,以山东曹县为个案进行分析,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逻辑,即电子商务兴业的演化逻辑、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共同发展的内容逻辑以及有为政府的推进逻辑.基于调研资料,笔者指出数字经济在创业就业、产业转型、空间效应和技术引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力驱动县域发展.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应积极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在重大项目牵引、产业配套支持、数字人才培育、土地利用优化和政府服务改进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持续释放数字红利来实现产城协同,加快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8.
刘会 《城市》2012,(10):48-51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及商品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航空运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场不再只是航空运输的节点,而成为集聚和辐射人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航空口岸,其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也随口岸建设和发展有所改变,进而演化成经济高度集中的区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临空经济由此产生。临空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王双 《城市》2012,(9):38-41
一、引言目前,天津市处于后工业化的转型发展时期,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其形成和规模扩张都呈现加速态势,且产业集聚特征较为明显,集中表现为增长特征、竞争特征、空间特征、要素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尤其是增长特征最为突出,较好地带动了周边产业基地的形成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与成长,并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加速流动与集中,提升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借助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转型。笔者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天津市产业集聚的上述特征,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天津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多个主城副中心来联动区域及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笔者对津滨城市副中心所在地区的发展基础及资源禀赋进行深度挖掘,研究论证其产业发展方向,进而在区位、 时代及市场三维坐标系内推演津滨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继而通过对副中心所在地区的资源条件、 发展驱动力及空间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宜副中心的发展空间,使之更好地承接副中心职能,激发城市发展新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