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现状,从吸引与凝聚作用、稳定和谐作用、连接与平台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构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王虹 《职业时空》2008,4(7):44-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村体育运动既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篮球运动在河南农村具有深厚的基础,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主要运动形式。有效地发挥和利用农村篮球运动的作用,对提升河南农村人口素质,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教育承担着培养构建与创造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有责任为此做出自身的贡献,其中艺术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是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了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如何进行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村历史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扎根在农民这个特定群体中,融入到农民血液中并成为其意识形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优秀的农村文化意识形态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对农村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诠释了农村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其次剖析了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最后探讨了构建和谐农村的文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为实现这个社会理想,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就要寻求一条合理的治理路径,即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作为治理形式,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协商民主在实践中培养的公民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行,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与正义提供成长的土壤;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谐校园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文化、智力和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翠瑶 《现代妇女》2014,(1):159-16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社会公平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迫切关注和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探究社会公平的内涵,到当前我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的主要表现,分析产生不公平的原因,从而得出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2004年9月19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在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教育问题。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沿海和内陆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大等社会现实,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人格的和谐完善和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因而素质教育怎样更好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我国在"十二五"发展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也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享有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老年人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共享者。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老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京须  柳靖 《职业时空》2008,4(9):185-18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方针、目标和内容,而教育又起着维护和加强政治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与经济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职业教育表现得尤为明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这一论断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追溯职业教育发展史更能深刻领会发.辰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3.
信访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部门与群众联系,群众与党政机关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信访条例》,标志着我国信访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同时,也使法律服务介入信访工作,为走信访与律服务结合之路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苟清华 《职业时空》2008,4(9):73-73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的功能主要是对人类的二维发展的影响,即:“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影响。体育的主要功能是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体质。群众参加体育的过程既是不断改善身心、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改进思维方法的过程,又是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说群众体育丰富了人的文化生活内涵,同时也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在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发挥群众体育的作用和影响,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有两个重大理论贡献,一个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个是提出社会建设这个概念和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三个大的理论,第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二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符合中国的传统,跟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陆勇敏  杨莉 《职业时空》2008,4(5):13-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社会责任,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政府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全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日益为后人所珍视的执政理念。如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反对官僚主义、惩治腐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等,无不闪烁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光芒。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科学、持续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不科学、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观会造成社会、经济、文化的畸形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消费观是关系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否和谐生存的关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存在内涵和诉求上的一致性。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定背景和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力量的双重规求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