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张永义 《中州学刊》2023,(12):130-136
人河伦理关系史依据历时性进路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依序分别为工具维度的历史论证、文化维度的历史论证、自然维度的历史论证。工具维度的历史论证视河流为极具可用性的工具性资源,关注人际、国际、代际间河流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正义问题;文化维度的历史论证突破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之局囿,强调河流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量化以诉求对河流文化及其载体的保护与尊重;自然维度的历史论证立足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肯定河流的自然生命和主体价值,赋予河流独立的道德地位,试图开启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史向度。建构完整的河流伦理图式,需要三种历史论证进路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义 《北方论丛》2015,(2):1-15
鲁迅研究突飞猛进,同辈的和新一代同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当我们回顾几十年的鲁迅研究,当我们携带着古今贯通的知识结构,重新返回鲁迅研究的时候,依然觉得鲁迅研究还存在不少可以深入开垦的思想、知识、精神文化的园地和土层。面对如此博学、深思、特绝的鲁迅,笔者以为,研究鲁迅应该在“五个维度”上用力,即更深一层地疏通文化血脉,还原鲁迅生命,深化辩证思维,重造文化方式,拓展思想维度。这五个维度存在鲁迅思想和形式的原创性,以及这种原创性的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通过疏通鲁迅文化血脉,而不仅仅徘徊于接受外国思潮的研究,可以超越“半鲁迅”研究,回归“全鲁迅”研究。  相似文献   

3.
恶搞是当前十分流行的网络文化。通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和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从内、外两个维度分析了恶搞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内在维度看,恶搞运用戏仿的技巧,体现了浓厚的狂欢色彩;从外在维度看,恶搞运用了拼贴的手法,表现的是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但是,无论狂欢还是抵抗,都仅仅是一种仪式而已,网络恶搞的实质是在解放的旗帜下宣泄生命的冲动。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即个人维度、政权维度和社会维度。在个人价值维度,生命教育守护个人的自然生命、启迪其精神生命、引领其价值生命;在政权价值维度,生命教育建构政权的伦理基础、推进政权的统治教化、维护政权的治理权威;在社会价值维度,生命教育通过追求人类自身的价值实现和消弭政治国家的膨胀以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未来人类的生命和生活状态将更多地在闲暇中度过,休闲已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察了人类休闲的历史,休闲与人的生命质量的内在联系,在文化精神的维度上对人类传统的休闲进行了反省与批判,并试图通过对休闲文化的界说找到新时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汇合点,建构一种新的休闲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活理性维度的实践及其超越中形成生命信仰;在日常生活情感维度的实践及其超越中形成生命信仰;在生理成长、社会生活和自我完善的意志维度的实践及其超越中形成生命信仰,对于我们立足生命现象的社会实践本质,从理性维度、情感维度、意志维度三个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构建"此岸"生命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目标可向三个维度展开。人生维度旨在以学生客观、正确认识生命及其价值,从而敬畏生命为基本要求;人文维度以生命责任为载体,探寻生命意义,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精神维度以激扬学生的精神生命,实现从个我化的人生观到类我化的人生观转变。在三个维度的相互作用下,教育方能达到目标,学生才能学会尊重生命价值、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建立类我化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区域文学史的重新书写,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逼近历史情境,挖掘文学发展演变中复杂的历史脉络.<江西文学史>抓住了江西文化发展的嬗变过程,以多种脉络交织的空间维度配合着历史叙述的时间维度和文学精神体验的维度,构成了一种多维度的、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文学史图景,打捞着历史的文学碎片,寻找着江西区域文化的价值认同,展现了江西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区域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原貌,从而揭示了江西文学本身的生命特质与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9.
克隆人技术的出现,是宏观层面"力量型"科学的路径依赖作用的必然结果。从生命哲学维度审视,克隆人技术使得生命价值直接受到挑战,启迪人们对生命真谛的原始领悟;从科技伦理维度考量,克隆人技术涉及到现代化浪潮中"人权"理念的价值诉求,敲响了"责任伦理"的警钟。鉴于科学范式转换的理论和现实诉求,应对支撑克隆人技术发展的人文理念进行新的文化战略选择,建构和谐的"科技—文化生态",统领克隆技术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提升公民文化自信的标志和途径并非仅仅是传承本民族的古典传统艺术。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并且承担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公共艺术教育的古典性维度致力于使古典文化传统成为活的资源,使古典艺术中富有生命活力的创造性元素在当代公民生活方式中活起来、融进去并创新质。现代性维度要求重视开掘中国现代文化元素中的传统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化是融入外来文化元素转型再生的创造性产物,其目的在于创造出中国文化新传统。外来性维度表现为按当代需要及其价值标尺去引进外来艺术并使之成为创造中国新艺术的活的资源。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需要在上述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上同时用力,以古创今、以今通古和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1.
论香山文化的表征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社会科学》2006,1(9):156-163
香山文化于近代横空出世,引领了岭南文化的方向,影响着中国的命运走向和社会转型。作为岭南文化的奇葩,它承沿于传统文化,又在时空上逾越了地域与血缘之(?);从历史地位来看,它跻身于近代政治文化的前沿,肩负起引领时代潮流的使命;以现代文明价值审视,它在承传中超越历史,自尊自觉,将文化资源内化为文化资本,为中山的文明建设乃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探求文化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语言学中的典故词语的多寡,往往可以作为测量该民族该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尺,并标志着其历史文化宝藏的丰富与否。汉语典故词语所具有的凝缩性、经典性、融合性、国俗性等性质,将典故词语与其他词语有效地区别开来,而典故词语的概括式、缩合式、截取式、复合式、藏词式、飞白式、序换式等构成形式对我们认识、掌握这一语言瑰宝,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古典音乐“天人同构”艺术精神的文化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关学思想精髓可谓是从现实生活立足的、具有实用体征的、内容与形式融合贯通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注重艺术理应遵循于特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规范。可以说,“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潜质”,也是华夏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成为艺术精神流变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始终渗透于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的诸多时空。因此,中国古典音乐崇尚“天人同构”的自由、和谐、恒定、隽永的生命状态,并成为东方艺术苑囿中一朵靓丽的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政治史观着眼于过往政治和权力博弈的成败得失.在其观照下难以获得对历史充分、公允和客观的认识.其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持久性,难以为当今社会管理提供"资治"之用.而以文化史观去观照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将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才能提供一个更为宏观、系统、公正、普适和长久的历史评判视角.从政治史观走向文化史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史学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养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错位”现象。从表面上看,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深层次依然保持着古老而沉重的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传统生活的经验主义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文化障碍,影响着真正的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生成。从根本上修正这种“文化错位”,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16.
王福友 《学术界》2002,(4):154-158
殖民化是一个政治学术语 ,能否用在文化领域值得探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学 ,对内面临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种文明阶段间相互交织和融合的现实背景 ,对外面临着发达国家强势文化、语言以及大学模式的冲击 ,这种特殊的境遇使我国大学面临着转型时期的特殊挑战。我国大学对此作出了有意识的积极适应 ,保持并发展着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因为怕“文化殖民”而使得我们自己的大学不敢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先进文明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宗教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国情和文化传统。宗教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的渗透和持续的影响。中国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其根源就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及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在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大转折时期,必然会发生深刻的文化危机并导致深刻的文化转型。从人的生存矛盾的角度着眼,文化转型的机制大体上可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的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中所包含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的矛盾;二是自觉的文化和自在的文化层面之间的互动。从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之间的两种基本的关联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转型的两条不同的路径:当自觉的或自为的文化同自在的文化之间形成必要的和恰当的张力或冲突时,这一文化的转型会采取内在创造性转化的途径,即采取文化创新的方式;而当这两个文化层面之间缺乏必要的张力和冲突时,这一文化的转型只能采取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途径,即采取文化整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秦国伟 《理论界》2014,(6):90-92
五四时期"中国梦"的双内核是富强和文明,这是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果。五四时期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新青年"。五四时期追寻中国梦的偏差有:以文化改造文化,文化为政治买单;对待传统文化武断粗暴;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过于理想化。  相似文献   

20.
邱晔 《学术探索》2012,(11):5-9
生物羊演化为文化羊,形成一种羊文化现象,这是物质与意识交互最具代表的产物。梳理羊文化的内生机理和历史源流,以生物羊为载体的物质属性和以羊性为特质的社会意识十分紧密。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化历史从哲学视阈考论生物羊到社会羊、文化羊的嬗变,探求蕴含其中的文明因子和文化内涵,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